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新春特辑 NO.1 | 复盘2019:艺术圈子狭小,但从来不是孤立的

时间:2020/1/21 9:28:44  来源:ART POWER 100

  2019年是值得不断回看且不断复盘的一年。全球经济政治不断撕裂、下沉的局面,以及新形态文化和新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开始凸显。在这样背景下的艺术行业生态,最强烈的感受同样是分裂和变化。

2019年度ART POWER 100 学术评审委员会

  该如何看待过去的2019年,我们准备了20个问题,抛给2019年度ART POWER 100的9位学术评委,用他们的角度和观察,开启这一份ART POWER 100的2019年度盘点。

什么改变2019

  2019,除了经济增长放缓让国内艺术领域原本存的诸多问题再次凸显之外,“国际化”和“新科技”是艺术行业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新问题。

  在日渐扁平的全球一体化下,国际化无疑是艺术行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国际艺术大师和当代艺术家不断冲击着国内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就连作为艺术教育的展览,国际大师相对传统艺术都更具优势,大量留学回国的年轻艺术家也希望借鉴国际惯例改变国内生态环境。

  国际艺术市场的介入,则以博览会的形式将上海推到中国当代艺术“桥头堡”的重要位置,甚至有取代北京这个过往“当代艺术中心”的趋势。全球化的冲击下,自我身份和文化意识再次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自我学术梳理,还是本土市场结构的重整,中国艺术行业从业者都在扪心自问,并且已经行动起来。

  科技普及程度的超乎想象,人工智能、3D技术的应用,甚至传播媒介的改变,都在影响着艺术的形态,就连滞后的艺术市场,都不得不面对新事物。

01

    作为2019年度ART POWER 100学术评审,从您的角度观察,最终产生的100榜单提示了哪些重要信息,反映出什么样的生态现状?

 

隋建国 

2019年ART POWER 100轮值主席

著名艺术家

  从投票结果看,榜单所反映的是2019年当年信息加近年印象的一个综合。

 

贾方舟 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每年一度的ART POWER 100榜单基本上立体地呈现出这一年度的艺术生态的发展状况,由于它不是个人视角,而是多方位、多视角观察,虽然难免遗漏,但基本上呈现了当代艺术的最新动向。具体到今年的最新动向,我以为就是新媒体(多媒体)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鲁 虹 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除了一些优秀艺术家在继续推进外,有两个方面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方面是年轻的艺术家登上了艺术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是新媒体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向 京 著名艺术家

  经济增长放缓,让原本并不够完善的艺术生态受到一定影响,某种角度讲也是给予行业机会放慢脚步,能更健康地生长。艺术家层出不穷,展览遍地开花,这是行业生机勃勃的地方,同时策展、理论力量的匮乏、民营美术馆第一轮冲刺之后慢慢洗牌,这些都是行业内部一向的窘态。画廊业处境最为尴尬,一级市场始终难以发挥作用。整体行业都在慢慢崛起更新的人才,但环境、局势暂时看来对年轻力量的孵育还不够良性,表面的繁荣还是在人多势众的假象里。艺术圈子狭小,但从来不是孤立的,一定是一个时代所有问题的回声。这些年各种原因,我们向外观望的眼光往回收了,建构自我语境、自洽生态的需求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使命。希望艺术权利榜每年都能反映这样的努力。

 

甘学军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

  这次评审结果反映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生存韧劲和重振再生的欲望!这主要表现在艺术新生代的活跃及其呈现的多样性,而主流艺术家的活动仍然占有重要的比例。

 

张晓刚 著名艺术家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评审委员不再同样参与被评审的活动,当然作为艺术家可能也同样失去了某些被关注的机会,但这是一个起码的专业要求。这样的评审工作更能客观地去观察和体验,当然是否会有遗漏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公正,还需要更科学细致的工作,需要来自更多的专业监督。

 

李 磊  著名艺术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首先在艺术呈现的完整性和思想的完整性上,评委是有比较高要求的。在评选的过程当中,一些成熟的艺术家还是比较能受到大家赞许,这也反映出大家对艺术的成熟度实际上是有要求的。也有一些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反映出艺术在思想和创作方法上的锐利以及独特性。这次评选中,反馈给我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在今天艺术和传播是结合在一起的,传播也成为艺术构成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艺术创作和艺术传播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因为艺术最终还是要给人看的。

 

栾 倩 OCAT美术馆群原总馆馆长

  从榜单看,北京上海的艺术活动集中信息及时全面,而西南、中部、华南等地虽然活动多质量好,关注的媒体还是相对较少。比如深圳、广州、成都、武汉、长沙等,美术馆、艺博会、艺术家都很活跃,开幕时艺术圈、媒体也很关注,但榜单却体现不足。这说明榜单的基础数据有待完善,这些城市在艺术方面持续影响力也需不断提升。

 

杨 玲 著名策展人、博物馆学者

  很高兴能够参与榜单的评审工作。评审整体设计组织方面有很多进步,结果也是各方面综合情况的反映。似乎绘画作品还是占了主流,雕塑、摄影、装置等其他综合艺术形式似乎关注度仍然不高。

02

     2019年有哪些事情的发生,让您觉得是对未来十年有深远影响的?

 

向 京

  特朗普类型的政治家的非典型治国、中美贸易对决,肯定会影响未来中国的各项决策,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华为事件、香港台湾,某种角度都和这样的整体格局有关。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被击毙、以及美国和伊朗的对立加剧,令人不安的各种冲突,这些都印证着我们体感强烈的不同价值体系的撕裂。

  从2018年底开始、持续到2019年头的法国黄背心运动,从组织形式到运动性质都说明了这是和以往不同的革命,和互联网、信息革命对我们的改变有关,某种角度,新形态的政治行动,也是对经典的民主文化以及普世价值的一种颠覆。新一轮的一些恐怖活动,包括渗透到欧美世界内部的恐怖主义、包括章莹颖被杀的极端犯罪,等等,都显现着新形态的文化对于个体的异化和改变。

  在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强势生长下,传统媒体整体崩塌(欧美大概还有一些权威媒体在缓慢的颓势中),自媒体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认知结构,社会结构不断重组。这其实意味着知识精英逐步失去了曾经牢牢占据的话语权,时代慢慢向“普通人”露出笑脸。

  中国当代艺术这么个小小的生态,都还没来得及建构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已经需要思考未来艺术何为?还需要以同样的模式转换其社会价值吗?

 

杨 玲

  也许5G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新技术的出现,对未来会有很大的影响。

 

甘学军

  中美贸易战引发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将是影响未来十年的最大因素!

 

隋建国

  上海现当代艺术平台的涌现;国际艺术机构及国际大牌艺术家的展览进入中国。

 

张晓刚

  2019年西方艺术大师继续占据国内重要美术馆的黄金档期,并演变成为网红展览。这种影响已波及到一级市场的画廊、博览会等展览方式,也许起到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缩短、互进共生的良好作用,但未来对艺术的学术性的深入研究探索会有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另外,2019年也是国内资深艺术家回顾性个展最多的一年,从中也反映出国内长期对艺术家个案研究的欠缺和短浅。

 

贾方舟

  影响未来艺术走向的可能是近年兴起的、在偏远的村镇出现的大地、田园、乡野等艺术展,这类展览随着“乡村建设”持续,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发展态势。

 

李 磊

  上海作为一个视觉艺术的大码头,正在崛起,主要表现在硬件和运营平台上的凸显。从硬件上来说,上海今年大概又增加了十几个美术馆,其中民营美术馆仍然是主力。美术馆作为公共艺术、艺术教育和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机构,在上海比较集中的出现,对未来城市的发展也好,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好,是会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从运营上来说,上海当代艺术的市场化趋势和国际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上海ART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还有photo shanghai等,这些具有非常强的市场性的平台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这些平台也对接了国际化这个很重要的趋势。当下的“国际化”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扮演一个外来文化接受者的角色,中国的当代艺术具有更大的胸怀,是一个世界性的包容者。在呈现艺术的时候,不太特别在意是国外艺术家还是中国艺术家或者在地艺术家,而是越来越多的放在同一个平台和同一个标准下去看待,这个是中国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也说明中国艺术从被选择的角色,逐步地进入到一个主动融入和主导一部分国际艺术潮流的角色。

 

栾 倩

  2019年有很多可能影响未来的事情,比如5G的出现、中美贸易战等,但对于我们深圳人来说,国家《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可能会是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部署,从2019年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现代化创新型城市;从2025年到2035年,深圳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其中,包括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对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无限的想象。

 

鲁 虹

  这个问题带有预测的性质,我不一定能回答好。我认为,我在第一个问题里提到的两个现象对未来十年会有深远影响。

谁的时代

  就像中国的当代艺术用短暂的三十年经历了西方当代艺术的一百年一样,中国的艺术家也用浓缩的代际实现着西方艺术的更迭。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了包括谷文达、张晓刚、隋建国、周春芽、陈丹青、谭平、孟禄丁等多位重要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这些个案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学术梳理重要部分的同时,也代表着时代对过往的某种选择。

  “80后”、“90后”艺术家越来越多成为展览主力的同时,也在创作媒介、展览形式和艺术关注点上不断颠覆过往。年轻艺术家的“新”,永远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但残酷则在于,大多数人期待年轻人闪耀光芒的同时,却选择忽略其背后的生存环境。

  这到底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越来越取决于某个艺术家个体自身背后的资源能量,而与时代无关。

03

  未来十年,会有新的中国艺术家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面孔吗?

 

张晓刚

  一定会的。中国艺术家不会永远满足于做学霸,做国际秘书的。

04

    怎么看待女性力量在艺术领域的崛起?

 

向 京

  这是个伪问题吧?

05

     怎么看待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和生存状态?年轻艺术家的生存空间正在变窄吗?

 

向 京

  资本主义是个可以吸纳一切的系统,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每年不断被提出的所谓女性问题、青年艺术的问题,其实都和这个运作机制有关。

  我认为现在年轻艺术家的处境不妙,但艰难大概是正常状态吧?第一二代的艺术家非常幸运,但确实这种幸运已经被我们用完了。如果大家愿意正视这个现实的话,需要给予耐心去慢慢做一些不能即刻套现的工作,比如说支持艺术写作(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支持当代艺术的研究工作,建构起学术价值的评估系统,然后,艺术生态的商业评估系统也可以更健康。年轻人的生存是建立在这样的土壤之上的。

  2019年,北京的改变是无法令人回避的,种种政策让原本艺术家的乐土变得越来越不适宜生存;另外一个角度,艺术家分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四处开花的各地文化生态,也许也是一种新的利好,权力不必过于集中,曾经的逻辑、经验都可以作废,理想地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发展不同的可持续的文化实践,多样性,以及祛除掉精英化,也许才是文化应有的形态。

 

隋建国

  我觉得,每一个艺术家都不得不从年轻走过,没人敢说轻松话。

 

张晓刚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各种“饥饿感”,不患得患失是最宝贵的创作动力。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没有可比性,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去面对和解决。回顾历史虽然说艺术生涯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但往往一个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常产生于青年时代,之后就是突破或深入的问题。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时间表,奖项无法决定命运。近年来工作室大量的被暴力拆迁,严重影响了艺术创作的环境,也宣告了中国艺术家集体租用大工作室创作的时代结束了。

06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理想的创作环境是什么?

 

李 磊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以及资金上能够有保障的环境肯定是较为理想的,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基础条件,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家自身的问题,不完全是社会外在环境的问题,外在环境很恶劣的时候,依然会出现非常优秀的艺术家。

07

      怎么看待科技对雕塑的改变?3D打印最终会代替雕塑艺术家吗?

 

隋建国

  科技影响雕塑会先从技术的改变入手。比如,从工程学的角度看,3D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几乎是无限的放大与复制的可能性,仅仅十年的时间,已经干掉了与中国现代雕塑伴生的人工雕塑放大制做这个职业。鉴于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作为艺术家的雕塑家不会被3D技术所取代,他们需要做的只是驾驭3D数字技术,深入理解3D技术的原理而且不限制自己对于3D打印材料可能性的想象。

展览黄金期

  排队、赶场看展览,大概也是2019的“新日常”。

  看展览,已经不再是艺术人士的“特权”,变成大众的日常生活。而展览,也越来越突破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的常规空间,进入商场、城市公共空间,甚至乡村和荒漠。

  国际化在展览层面同样影响深远,国外艺术大师不断被“请”来做展览,且每发必中地会引起轰动。艺术普及缺失,在梵高、毕加索依然傻傻分不清的情况下,紧随而至,是马修·巴尼和安尼施·卡普尔又是谁的认知需求,展览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催生了艺术教育的黄金时代。

  旺盛的展览需求,为艺术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但策展无疑也因为观众的不同而面临改变。在人人都可以是策展人的时代,对策展的要求,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08

  2019年,旺盛的展览需求,意味着艺术开始跟大众发生关系了吗?

 

杨 玲

  美术馆的商业展览市场发展迅速,这确实离不开大众的追捧关注。网红展览观众的年轻化值得关注,这即是小众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大众的。“艺术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政策的支持引导和美术馆的公益自觉与机制建设。

 

贾方舟

  近两年,许多美术馆引进国际级大师的展览成为热点,在客观上起到了引导艺术消费的效果。但大多还是停留在商业运作层面而非真正的如西方美术馆策划的大师回顾展的学术层面。

09

     艺术普及教育类展览,以及互动型展览的骤增,对策展人有什么新的挑战吗?

 

鲁 虹

  此类展览增多显然适应了广大观众的多元化需要,由于相关展览和我所理解的艺术展览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挑战。不过,相关展览注重和观众的互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贾方舟

  我不知道“艺术普及教育类展览”指的是什么展览。如果是指那些引导观众参与,与观众互动、甚至带有游戏、娱乐性质的作品或展览,这是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一个趋势,不止策展人,也包括艺术家在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10

  2019年各大博物馆内容活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杨 玲

  我认为对博物馆藏品的深入研究、理解是最重要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文物的解读需要非常高、非常全面的学术素养。博物馆传统展览的策划,与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有很大区别。使用历史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概念甚至一个标题。

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批评和梳理是一种缺失的状态吗?

 

鲁 虹

  这样说显然是言过其实了,因为,很多批评家、艺术史家,还有学者一直在做相关工作,但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贾方舟

  “在场”是批评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批评”必须在场,而对批评的学术梳理是进一步的工作。40年来,批评家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观察者,而且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不存在“缺失的状态”。

12

  中国的美术馆正在沦落为国际艺术大师的展览馆吗?

 

栾 倩

  现在确实有这种趋势,因为这类的展览可以最便捷最快速地实现商业收益,扩大观众的影响力,实现展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短期的效益一定不是中国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定”海神针

  按照西方的传统,美术馆和博物馆是艺术生态链条的终端,美术馆生态可谓是艺术生态的定海神针。如此看来,2019国内艺术领域最欣慰的事,当属美术馆和博物馆力量的崛起。

  2019年被称为民营美术馆的第三次发展浪潮,仅上海西岸一年之内就有包括油罐艺术中心和西岸美术馆在内容的多座美术馆成立,值得期待的,还有陆续将在2020及未来落成的广州顺德和美术馆、北京的泰康美术馆、X美术馆、美凯龙艺术中心、南京德基美术馆、金鹰艺术中心……而像UCCA、央美美术馆这样的品牌大馆,则向多城连锁的模式发展,尤其UCCA在2019年开设秦皇岛阿那亚沙丘美术馆分馆之后,将在2020年进军上海。

  当然除了数量之多,美术馆在数量众多的同行竞争下,对自身定位的要求,也推动了展览质量的提高和对学术梳理的强调。而对于艺术市场来说,美术馆尤其是私人美术馆收藏或以私人美术馆为代表的企业收藏,也正在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诺亚方舟”。

13

  美术馆在艺术生态中的作用(展览、教育、出版等)在2019年有怎样的改变?

 

栾 倩

  展览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雷同,教育功能明显有所加强,而出版严重不足,因为出版是需要时间的。

14

  2019年,对于企业支持的民营美术馆而言,在经济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整体运营状况是否变得更加艰难?有没有利好政策出现?

 

鲁 虹

  虽然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不是很景气,但是,中电光谷和黄立平先生对合美术馆是非常支持的,目前我们在运营上还没有出现什么困难。希望相关方面能够有利好的政策推出。

15

  公立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两个体系的美术馆有无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李 磊

  我不主张过分强调区分公立和民营美术馆发起属性的不同。美术馆是有特定文化含义和功能的,这个功能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而这个标准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对整个社会进步能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公立美术馆也好,民营美术馆也好,它们大的方向都应该是一致的,这个也有利于今后中国的艺术机构、博物馆和美术馆健康全面的发展。

  公立美术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教育和文化平台,做的可能更多是普及性的基础工作,而民营美术馆会更多的突出它个性化的特色。至于这两类美术馆展览的合作,只要是目标和和运营上有一致性,就有合作的可能性。这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互动的。

  但是艺术机构存在的价值是在于独特性,现在上海的美术馆有80多家,做的比较好的美术馆,都在拉开彼此的距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玩法,这个现状挺好的。所以有人问我,说上海这么多博物馆会不会形成一种恶性的竞争,我觉得不会,只要你做好自己的特色,就不会,而且会非常繁荣非常好。

16

  如何看待近年国内新一波民营美术馆浪潮?中国民营美术馆运营当下面临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栾 倩

  民营美术馆的兴起,对政府、对社会、对艺术发展都是好事,可以弥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不足,对艺术教育也是有效的补充,给艺术家、艺术从业者更多的机会。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有些民营美术馆学术方向不明、定位不清晰,名家设计的建筑,大空间内容不足。所以我觉得民营美术馆开馆前最应该考虑清楚的是学术定位、功能特点,以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和模式。

17

  中国博物馆界整体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处于什么现状?

 

杨 玲

  应该说整体变化不大。博物馆与当代艺术美术馆收藏展出方面的专业分工在国际上也是存在的,也是需要的。我觉得根本性的差别还是全民艺术素养的问题,在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之外的人和群体甚至行业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么多年博物馆有没有当代艺术,他们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差别和必须。这是现实,是观念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可能人们更关心古人创造的价值吧。苏州博物馆十几年坚持举办当代艺术展览,实数难能可贵。

谁在买艺术品

  减量,是2019艺术市场的关键词。受制于整体经济的下行当然是关键因素,但艺术品交易未来服务于谁,或许才是市场转向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从拍卖市场来看,或许2019春拍KAWS的天价案例带有市场运作的成分,但其背后代表的年轻艺术家和藏家群体的潜力在接下来的市场中越来越凸显。而更让人兴奋的是,年轻一代有着在手办和潮玩市场一掷千金的消费习惯。

  伴随着艺术市场减量的,是一级市场的艺术博览会在2019年几乎达到了巅峰,平均一个月一场的参展量并没有为画廊的销售带来多大的效益,但博览会本身却成为各个城市最受欢迎的艺术展览。

  “艺术本身的价值,被展览的价值取代了”。或许正是当下艺术市场困境的关键。

18

  与过去十年相比,2019年艺术市场的整体表现如何,艺术市场的总量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甘学军

  与过往相比,2019年的艺术市场形态上发生着变化:市场形态由高速火爆转向迟滞和理性。由于这种转变,市场体量一定是大幅缩减的。

19

  就当代艺术的拍卖市场而言,2019年市场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甘学军

  就当代艺术拍卖市场而言,2019年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新生代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市场在重启的蓄势之中。

2020

20

  2020年这个有点魔幻的开年背景下,您对自己的工作或者整个艺术行业有怎样的期待?

 

鲁 虹

  希望我们的整个行业,也包括我自己的工作,能够在以前的基础上向前稳步推进!

 

向 京

  特别希望行业能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对行业内的薄弱环节做有效的孵化和更长久的计划。暴利时代真的过去了,对于动荡莫测的现实,我们应该弃绝好大喜功的陋习,抓紧一切可能的喘息之机,建构生态。

 

贾方舟

  艺术的发展有赖于各项事业的欣欣向荣,在被告知准备过紧日子的背景下,我对“有点魔幻的开年”并不乐观。

 

甘学军

  存活或重启 !

 

隋建国

  总体来看,近些年一直呈碎片化的艺术生产和展览现场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张晓刚

  对艺术家的日常性工作而言,每一年既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继续。2020年期待国家继续开放,艺术更加自由,艺术市场早日复苏。

 

李 磊

  整个社会环境太复杂,变化太多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不是单一的。我个人来说,这种不确定给我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所以我会在这一年当中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媒体来做艺术。我今年8月份会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做一个展览,是纪念中国和列支敦士登建交70周年的展览。下半年我还会做一个关于“诗瓷”的展览,用瓷写诗。所以上半年主要集中精力创作。我还会在创作中涉及人工智能和艺术的结合,目前还没有成型,在做一些构思前期计划。

 

栾 倩

  希望自己在艺术公益方面多做一些实事。目前我任职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和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副主席,希望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和创新方面做些探索和实践,在城市的设计与艺术领域可以做一些激励年轻人创意创新的工作。

 

杨 玲

  在这个“零”年起始,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机制、政策鼓励促进艺术发展;同时我认为中国目前全民艺术教育、艺术素养培养提升非常重要。

  2019年度ART POWER 100榜单,将于2020年2月22日盛大颁布。本次榜单由学术评审委员会9位专家,对组委会递交的由全国80家媒体初评、复评产生的入围名单,进行了全天两轮次的讨论与投票产生。评审详情点击上方图片跳转查看

出品人 / 马继东

主编 / 尹菱

——

执行/ 刘霞

编辑 / 阿爽、来红兵

实习设计 / 李芷君

——

专题策划 / 刘霞

特约撰稿 / 黄梅(欧洲驻地)

——

监制/ 舒剑

首席运营/ 李海虹

——

官方网站   www.artpower100.com

栏目合作/ 项目咨询   media@artpower100.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