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凝”杜培菲个展

时间:2019/12/4 12:49:23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9-10-31 - 2020-01-17
  展览城市:台湾 -
  展览机构:丽宝文化艺术基金会-彩云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台北市内湖区新湖三路270号
  协办单位: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展览备注:学术支持:雕塑杂志社
  展览介绍

  凝眸–杜培菲的仕女雕塑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鈎。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乾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这首词中的“凝眸”,是幽怨,是离愁,是孤寂,是思念,是中国古代仕女们无可主动抓取也无法切确掌握属於自身情感运途的无奈。杜培菲以《凝》作为她本次古典仕女人物雕塑的个展主题,颇有遥相呼应之感。中国古代的女文学家与当代的女雕塑家之间,於此似乎有着跨越历史时空与艺术疆界的相同关注。

  初见杜培菲此一系列以中国晚清时代的仕女形象为表现主题的雕塑作品,目光直接被其生动的人物姿态及表情所吸引之余,随之也产生了些许好奇。毕竟於当代艺术语境的主流意识下,具象雕塑的基本姿态往往是对“和谐”、“沈静”、“优雅”、“庄严”等古典审美价值,抱持着一定程度的冷漠或批判。一位八〇後的女性雕塑家选择以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传统仕女形象作为刻画及表达的主题,确实显得独特。

  杜培菲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选择以紫砂这个工艺性色彩浓厚的材料来作为其主要的雕塑创作材质,因此她必须厘清工艺性与雕塑性边界的问题,增加作品制作的困难度与复杂性,以及材料、时间和人力的投入。虽然借镜工艺的材料与技术应用到当代艺术中虽早已不是新想法,但是真正能如工艺家一般投入劳动与实践的艺术家事实并不太多。

  在杜培菲的作品中,可以看见她付出追求所获得的珍贵价值。在她所刻画细腻、描绘生动的每一件紫砂、彩铜和瓷盘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遇见当代艺术里久违的单纯、安静与详和感。因此,我们很难不对杜培菲的创作姿态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其作品其中所一意追求的中国传统古典之美感到醉心动容。毕竟身处在当代艺术的时代大潮里,随波逐流的聪明人比比皆是;逆势独行的固执者寥寥无几。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专任副教授杨北辰

  创作理念:

  《凝》系列作品是以中国清时期的女性老照片为创作灵感,小脚女性为创作主体而展开。

  选择清时期的女性为创作对象,缘起于多年前偶然间看到的一张清代女性的老照片。那一刻,照片中那凝望着我的眸子,被时光定格的优雅、含蓄、神秘,让我深深的为此着迷。

  “循着你的眸,模糊了我的眼,点一根香烟,划破时间。”

  “一百年前,你还是你,不言不语。”

  将定格的画面经过雕塑的手法,把凝结的美真实的照进现实的空间,感受着她的美丽与哀愁,触摸着她的思想与真实,表达着具有古典的女性美。

  黑白的老照片勾起着我儿时的记忆,村中的老人们,踮着三寸小脚,摇曳着肥硕的衣袍,走在过去的时光里。在昏黄的灯光下,外婆捋着长长的白色布带,一圈再一圈,好像永远裹不完……孩童的我就杵在那里,盯着一层层裹脚布抖落后的小脚,直至落在姥姥凝视着我的眼睛。

  工艺与材料:

  作品大部分是以紫砂为创作材料,以泥片捶打工艺,围片塑造成型。紫砂这个材料自明代开始为文人雅士做茶事所用,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沉着的文化底蕴。其材料取自天然,浴火重生,有素雅不争的文人气质。以清代女性为创作对象其实是在2012年,但因材料问题,经历了翻制、损坏、修补诸多周折不得不停下,直到2017年的夏天遇见紫砂,这个系列就像被赋予了重生的力量,其素雅气质与中国古典女性美的恰如其分的得到契合。

  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对《凝》系列作品的协助,讲述了很多她孩童时的所见所闻,才能使我更真实的触及到白露成霜的凝静、水凝成冰的坚定、抟土为凝的能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