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康熙瓷画上的“浔阳江头夜送客”

时间:2019/12/1 12:28:41  来源:收藏快报 胡剑明/江苏南京

  在收藏品市场上,笔者淘瓷片多年,知道像这样较完整的山水故事瓷画都价值不菲。藏友的这块清代康熙后期的“浔阳江头夜送客”(见图),也在三千元以上,真是“物以稀为贵”!

  这个画意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白居易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诗人命人摆酒叫她上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而诗人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语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题为《琵琶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诗人结合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使画面更加感人。诗人在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艺人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通过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画意与诗韵一样明快,发色浓淡,映衬点缀。通过瓷画给出的意境,我看到了“浔阳江头”两岸青山,“夜送客”我看到了天上的月牙一弯,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的夜晚,浔阳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市,江边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瓷画的气氛描绘得都很好,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压抑感。虽然看不到琵琶女,我一样“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态势,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来自船上,一下子让笔者也一同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

  这幅瓷画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工匠在笔下倾注了对诗人与被歌咏者尊崇的感情,绘景物、写人物手段都极其高超,线条疏密结合,气氛一致,使画面浸沉在一种空寂、悲凉的氛围里。几笔点缀出的人物形象生动,简洁灵活,有很强的概括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诗句,也是古瓷工匠的一笔感叹。

  著名画家俞律先生说,清代瓷画更多地完善了釉色技法,为瓷画在审美范畴内增添了“逸”的概念。这种具有时代特点的审美时尚,虽然有之外的社会原因,但却因为这一契机在山水画意境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标准,后来的工匠艺人则将此逐渐推为最高的准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