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大土三阳:为山川造化写真

时间:2019/11/18 10:47:12  来源:北京松云堂画廊

  大土三阳 《东江晨曦图》

  为山川造化写真

  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至今,画家们共同面临着三个重要课题:一是如何解决山水图式从抒写传统格趣转而承载现代精神;二是如何将山水画的核心笔墨体系,即对于山、水、树、石的具体处理方式转化为画家的个性化语言;三是如何在宏大的山水面貌中建构出一种趣味或取向,并推向现代大众。在这些课题的研究与推进中,如果以代群作为划分的标准或逻辑,那么从“50后”至“70后”的几代画家都已具备了各自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他们一方面继承了诸位先贤名家的理念与智慧,另一方面也从各自所处的地域性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大土三阳即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其作品面貌已然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

  大土三阳 《黄山雪霁》

  无论从创作实践的展现,还是绘画理论的研究,都可看出大土三阳是一位学者型画家。他对于传统的画论、文论、诗论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这一点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他在山水意境的营造和作品题跋的书写两个方面。另外,大土三阳也把敦厚温润的儒家文化和超脱旷达的道家精神相互融合,试图在笔墨语言与山水程式中有所表达与展现,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宋元以降传统山水画脉络的理解,以及对整部山水画史梳理与研究之后的概括和选择。由此,大土三阳能够从传统的画史、画论进入,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功夫。

  大土三阳 《天道神韵画朝晖》

  大土三阳深厚的用笔能力是其个性面貌中最为凸显的一点。首先,他在格调上能够把宋代山水的精微气象与元代山水的松灵韵动融为一体。而折射到他的作品中,具体表现为对古树的描绘与刻画。例如,他笔下的古树常有若干枝干下垂,但其“蟹爪枝”的画法又不同于北宋画家郭熙、范宽,而是以细致精微的描绘为基础,再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融为一体,尤其是在表现山石的解索皴与牛毛皴技法中,既做到了相互融合,又带有“抱气”的形式感,以致在画面中完美地呈现出了精微和浑茫的对照。与此同时,在大土三阳的画作中也显现着元人绘画的松灵之美,例如他在表现树石、汀岸的方法上,受到了元代画家赵孟頫及“元四家”的影响。

  大土三阳 《东江晨曦锦绣色》

  大土三阳在山水创作中没有执着于山水图式的探索,而是努力构建出一种明确的语言,例如在笔墨和意境的处理上,便是综合了先贤的经验与智慧,演化出了独树一帜的个性风格,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标识性。事实上,许多当代画家都曾经历过专业艺术院校或名师大家的指点与教化,因此在传统绘画的研习上能够达到一定高度。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画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传统水墨绘画之中,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最大难题却是,如何在当代山水画的建构与脉络中“打出来”。

  大土三阳 《寒林雪景图》

  从大土三阳的论画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独到的理解和心得,特别是对于山水、树石等本体物象的理解上,提出了“五韵”学说(神韵、气韵、点韵、线韵、墨韵),其中点韵和线韵在树木和山石的表现中,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于点线轨迹和穿插构成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在线性图式如何与笔墨本体的相互结合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绘画理论。

  大土三阳 《秋风凝霜润无声》

  这一经典的“五韵”学说,不仅体现了大土三阳在意境营造中形而上的虚灵格调,而且是以点韵和线韵确立了独具代表性的风格语言。包括大土三阳在树法中运用的干、湿皴法,也成为了一种意笔工写的独创技法。虽然我们从树法中看到的笔墨整体是书写的味道,但画面又在局部显露了笔毫之间的精确感,从而传达出一种对于自然造化的写真精神。为山川造化写真,其间流露出他对于“写”和“真”的深刻理解,是大土三阳在笔墨技法层面的贡献。

  大土三阳 《西域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其次,从创作实践上来看,大土三阳的绘画衔接了两脉传统:一是清代石涛以来的古代传统山水绘画,二是近现代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江苏省国画院的绘画文脉。大土三阳在树石法的运用上,受到石涛及明清以后山水画家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从整体格调和运笔用墨的表现上来看,则更具有傅抱石的味道与气息,可见这种特点与大土三阳成长于江苏南京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有着内在的关联。但他与傅抱石不同的是,在强化笔墨浓淡、干湿对比的同时,也强化了视觉中心,进而拉开了笔墨之中黑白灰色调的差距,从雄浑博大之中透露着秀润精审的意趣,且当结合某些特定题材进行多元化表现时,进一步凸显了他的个性语言。因此,大土三阳立足于传统绘画,以笔墨格调作为创作重心和努力方向,不仅把地域文化的接力棒接得很好,而且在山水画笔法的理解上进一步向前推进。

  大土三阳 《雪岭松风图》

  整体来看,大土三阳的山水作品既有大山大水的宏大气象,也有小桥流水的温文雅致。他一方面能够做到从景观图式上由近焦到远焦的伸放自如,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据不同的题材营造出不同的笔墨氛围。例如在作品《江山如此多娇》(2012年)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殿堂式、群山式章法的理解与认识,又可以看到十分精微地为山水写真的表现风格。

  大土三阳 《林栖相悦图》

  另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大土三阳的笔法比前人更加重视线性的轮廓,尤其是在近景树石的描绘上,尤其擅长凸显树的造型和结构,从中既可以看到他对明代浙派画家戴进、吴伟作品中刚劲风格的延续和强化,又能体会到他在突出墨线的视觉感受上,向宋代画家李成作品的汲取和靠近。也就是说,大土三阳对近景物象的肯定式描绘,以及对远景物象的虚化处理,形成了虚实之间的强烈对比,从而既成为他对于当代山水画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成为其绘画风格的显著特征。

  大土三阳 《晴峦秋霞欢乐中》

  实际上,大土三阳强化物象的轮廓就是在强调近焦的实像,从而提示了特写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图式。虽然他的山水作品在整体来看是相对写意的表现方式,但他的写意既是“工”与“写”的结合,也是写意与写真的结合。因此,无论春、夏、秋、冬各色景致,都具有强调轮廓和笔线的特点。这便是在大土三阳的诸多作品中,雪景绘画之所以备受大家关注和喜爱的关键原因,强调笔线即是在强调造型,雪景绘画更加突出了树的结构和硬度,一方面彰显了他的深厚笔法;另一方面,他通过奇伟的树石造型与脉络显露了个性的理解。

  大土三阳 《烟花三月北固楼》

  但即便是雪景,大土三阳的山水作品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李成《读碑窠石图》式的极尽荒寒和千古寂寥,而是蕴含着一种王诜《渔村小雪》般的温情。这一点可以从画面中描绘的山路、亭台、民居等代表着“人间烟火”的精确物象中找到对应。所以,在他的雪景山水作品中,仍有一种细笔活泼的灵动,让我们感受到南方人看到雪景时自然流露的珍惜之情。因此,当大土三阳把雪景山水作为主体来描绘时,就会演化成为一种轻快的、温润的、饱含人情味道的情绪表现。

  大土三阳 《云山新风冼雨后,满目苍翠镜湖明》

  除了雪景,大土三阳在其他题材的山水作品显露出独具的优长与特色,如夏景中葱茏的植被,同样是在突出结构的基础上,把松枝、藤蔓、树丛、灌木作为笔墨结构和山水走势的重要部分。另外,大土三阳在对于远山的塑造中较少单纯地运用晕染和铺染,取而代之的是用轻快的墨线勾勒出来,既避免了笔墨和景物之间的冲突,又表现出对笔法的自信把控。大土三阳的书法题跋与写真式的山水格调非常般配,而且从很多题跋中看到他对于山水绘画的理解,以及对于创作时笔墨情韵的真知记录。因此,在大土三阳的笔墨语言以及他对于自然造化的个性化理解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他对自然万物的主观理解,并非完全是从《芥子园画谱》中照搬一套古人程式化的技法。所以,当他在表现不同地域的山景时,往往会突出当地景致的面貌与性格,做到“千山千面”的特点。

  大土三阳 《云山远流碧空清》

  从笔墨的精微到对自然造化的尊重,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大土三阳一方面把注意力聚集在近景中精微的树石,尤其擅长局部景致中起承转合的描绘,另一方面又放宽视域,把虚实推展到中景和远景,将深远和高远同时呈现在他的山水境界之中。

  文|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土三阳,字笑辉(孝回、晓辉),号大土三阳。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