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清华美院“爆破展”首次走出校门,呈现“灵感的轮廓”

时间:2019/6/25 9:21:13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灵感有轮廓吗?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北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举行的一场学生作品展就把这种表达灵感的过程呈现出来。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北京朗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主办,经过六届“材料节”和八届“爆破展”学生作品展的举行,此次”爆破展“首度走出校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拓宽作品的传播空间。

   “爆破展”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的一个传统,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与毕业展不同的是,它更多展现的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本次展览以“灵感的轮廓”为主题,旨在透过作品表象,为观众展示学生创作思维的过程。展览共收录来自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优秀学生作品78件(41个系列),其中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纤维、玻璃、服装、首饰、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传统工艺的再探索,又融合运用新媒体等多元技术实现跨界,充分体现了清华美院学生对艺术的思考和创作的活力。

   展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各专业学生不再局限在本专业内,材料的跨界、学科交叉的现场越来越多。如交互装置作品《The Cloud》就利用脑电波观测技术,记录观众在冥想过程中的微妙变化,通过云的形式表现出来。雕塑作品《秋逝》则用树脂材料变成一种浅浮雕,营造一种视觉空间和独特的纵深感。而纤维作品《中式景观》则把悉尼海岸线上岩石肌理通过用丝织物进行拓印、印染、折叠凳技法转成视觉图像,而整体的呈现效果更像是一件雕塑作品,在光影配合下呈现出一种山水意境。

   正如清华美院副院长杨冬江所说,“展览主题‘灵感的轮廓’很恰当地映射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与解读方式,即认清自我,突破传统束缚,展现真实个性,这也契合了学院的教学方向。同时,部分展品体现出的跨界、学科交叉也让本次展览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得到提升。”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表示,展览不局限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作品效果,在这里,轮廓既是物理意义上的范围与形态外,也是无形的、尚未挖掘完整的思维可以抵达的场域。在这一主题下,不同专业领域的创作灵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学生们内心思想的表达和对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得以呈现。昆泰集团董事长韦平表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办学生作品展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结合,清华美院是艺术新星的培养摇篮,昆泰集团也意在挖掘、吸纳艺术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双方之间的合作必能携手推进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本届爆破展还选出了“灵感的轮廓”学院奖及优胜奖名单。学院奖由李秋江《思维》、王伟《中国最后的驯鹿部落》、赵峰《原?觉》获得,优胜奖作品为刘晓书《工业革命》、柴鑫萌《田园?白菜》、周凯斌《初晴后雨》、付少雄《逍遥游》、武素素《WE?MAN》、季源《失落的尊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