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选修III:眼中体/桥下树

时间:2019/6/15 11:59:08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9-05-11 - 2019-10-11
  开幕时间:2019-05-11 16:00
  展览城市:河南 - 郑州
  展览机构:西雨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纬三路18号
  策 展 人:原志阳
  展览介绍

  “选修III:眼中体/桥下树”艺术展是由郑州西雨艺术中心主办的一次学术性联展,本次展览邀请国内青年策展人原志阳策划,旨在向社会推介国内和中原的优质青年艺术家,展现他们多元且充满思想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内容。

  “选修”是策展人原志阳2011在北京提出的一个展览概念,从“选修I:互动·看图习像”艺术展到“选修II:绘·制作的艺术”再到“选修III:眼中体/桥下树”艺术展,共历经了9年的时间,向社会推介了大量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选修”展览于2011年11月在北京酒厂艺术空间举行,当时邀请了蔡磊、周铭、徐明皓、谢莉斯、王海龙、秦蓁、刘玉洁、刘伟涛、刘朋飞、胡柯、董宇山、赵勇12位青年艺术家参加;第二次展览于2017年10月在郑州西雨艺术空间举办,邀请了杜亚璇、巩固、李蓓蕾、刘伟涛、刘永康、苏晓佳、吴涛、吴小琛、王海龙、钟永诗、郑建辉、赵津毅12位青年艺术家;2019年“选修III:眼中体/桥下树”作为“选修”系列展的第三回,将邀请白致源、高山、黄珂、黄向前、贾靖、李啸非、刘永、刘峰、潘苗、吴涛、游雯迪、杨中伟、杨华、张文荣14位青年艺术家参加。

  “选修”是我们在学校、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较为耳熟的一个词,是视觉主体对物体对象的一种自由性择取与习修,最终的结果是“有或无”。当“选修”进入一个社会场景中的时候,学科、行业以及大众人群间的选修性便会放大,特别是将当代艺术与社会大众进行一种选修化的设定后,我们通常会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选修对象,但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

  有时候在思考,当代艺术的观看人群是哪些?或者说草根乡民具不具有当代艺术审美能力?而这些问题其实都要溯源于我们的视觉体验过程,进一步即是本次展览预想表述的“眼中体/桥下树”,当主体与对象进入多维可视的环境时,即可提供视觉捕捉的环境,而后刺激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这也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对一个古松的三种态度”,因为观看主体职业和知识的不同,他们“识别”后所产生的想法也不同,有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其实,这种建立在日常共性经验下的“遇松、观松、思松”即完成了一次“眼中体”的设定过程。但如若我们将这种“眼中体”的过程移植至当下的空间当中,移入一条高架桥之下,即现在的社会语境之中,即可完成一次新的不同于朱先生的“三种态度”。实则,无论“移植”,还是“移入”都是一种文论中的假定,都不及现实发生,“桥下树”的实景与“眼中体”的当代发生是笔者2014年在一个城市坐公交途径至高架桥旁发现的,而这种桥下及定而立的眼中体物,让我似惊似危。故而将这种体验生成“选修III:眼中体/桥下树”一展,与众人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