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且行且吟”郑忠如斯说之115导师刘骁纯博士

时间:2019/6/11 14:29:58  来源:江海子 新意象水墨

  下午带作品拜会老师才是此次三亚之行的宗旨,十数天前,将《海韵系列》新作图片发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刘骁纯博士,发了之后,就象给老师交完作业本的小孩子,心中七上八下,能入老师法眼吗?老师会如何写评语呢?

  为了老师两年前的一句话,我琢磨了两年,“废纸三千”,这中间也有多次发作品图片,老师均回复“还不够理想”,这次?未几手机响了,一看老师回复到“大有长进”。心花怒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本想立刻到老师北京的家中携画请教,老师说在三亚,于是约了时间,千里走单骑。

  在老师家中请老师看画,再聆听他的教诲一个半小时。

  从老师三亚寓所海云阁回到酒店,心中还是萦绕着深深的感恩与说不清的感觉,两个高龄、身体虚弱的老人从北京客居三亚,相依为命,只因为这里的空气,因为“老师到三亚居住,药都少吃2/3。”(师母原话)

  老师是吸着氧气袋看我的近作与我谈画的,我真是诚惶诚恐,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又极其认真聆听,生怕遗漏一句话。

  两年前在他通州的寓所老师面授机宜,这不看微信上的图片与看原作毕竟两回事,老师说:“哦!原作色彩这么好看!图片上是黑乎乎的,而原作是这样好看的蓝色调、虚实相生、星际空间……引人入胜!”

  老师还打开微信,找出我发他的图片一一对照、评价。

  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往往是一句客套话,然而我与刘骁纯老师结缘的二十二年,每隔几年我带上一卷画请老师点评、指导,然后再回去消化、创作,过几年又是如此,七、八个回合矣!我艺术创作生涯的背后有一副历史老人的睿智的双眼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何幸乎!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从1997年我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上邂逅一对儒雅的中年伉俪,他们边看画边提出一些问题,我感到很震惊,心想“来者是何方神圣?如此洞察力?”,陪他们看了展览作品,赠送画册给他们请教名字,才发现我太幸运了,与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骁纯结缘,刘老师还留了电话,于是乎总是格外有幸能带着作品隔一段时间到老师府上请刘老师点评提意见,每次总是收获满满,心有触动,意有所归,卯足了劲再面壁反省、观自在,将感动的一点点灵光慢慢融化在创作中,如此反复如切如搓如琢如磨己届二十多个寒暑矣,尤其通微信以来图文相传,刘老每信必复,仿佛函授,而今天则是面授了。

1999年在北京红庙刘老师寓所带作品请老师把脉、指导。

  想起三年前在微信上我们的一段对话内容

  郑.老师好!发几幅近作请您一看!祈望指正!

  刘老.郑忠:我已无力撰文,只能谈点个人看法。你这几张肌理结构和章法结构都不错,但需再攻攻色彩结构。有水墨情结的中国抽象画家,极少有人能解决好墨色关系,大多脏乱差,全无色彩结构。前人经验成功者大体三路:1、金碧,墨退居次要,或仅为墨线,或偶尔衬墨;2、使用強色时墨色分离,齐白石即此;3、墨色交蚀时,降低色彩強度,如黃宾虹,用淡赭、淡青、淡绿、淡黄,且色中含灰。你可以有新的创造。供参考。

  刘骁纯

  刘.这几张中的青绿色很有品质,既然你喜欢青绿色,能否以此作为你的基本色,然后考虑如何与墨及其它颜色配合。这几张图还未解决好。

  郑.谢谢老师赐教!昨夜失眠,在思索您的指点,我做过六年的丝绸图案设计师,正在琢磨!

  刘.张大千泼彩也没有解决好墨与青绿的相互污染,希望你能解决。

  刘.图案设计能否提供点可用的经验?

  刘.畅游天地的生命激情,这是你的魂魄。解决方法不能离精神之轴。

  郑.是的!当时设计丝绸图案是根据不同的面料、质地,用不同的色彩、花形来体现面料视觉美感,那时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靠我们设计师的一支笔画出"花稿",每一张主色调还要配四幅不同的色调,我们的设计稿是工厂生存的"命脉",当时很拚命!很熬心血。

  郑.谢谢老师!在微信时代能得老师如此赐教,令我想起二十年前在中国美术馆我的个展上您的指导,以及后来在美院读研带画到您家中您给我评点画的美好时光!很受教益!

  郑.是!我有六年海军潜水员生涯海底的漫溯、行吟和心灵感应!有六年的设计师的生活启验,还有五个版画版种的身体力行。如何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属于世界的"东方彩墨艺术",是我面临的命题,是老师给我这两天微信上赐教的开示!

  郑.正如当兵、上美院、做设计师、工程师、版画家是个过程,百径灌河汇入大海,当年文学梦的延续、理想者的行脚会将这生命浪花藉著"当代彩墨画"而彰显出自己此生的意义和使命感!

  郑.老师早上好!听了您有关色彩结构的指点,与我之有切切,昨下午专门找了3幅作品拍了照片,是我曾经的思索所致!请您看看!

  刘.中间蓝紫调的那幅最佳,另两幅色调也不错,但暴露你另一个问题:大面积泼墨时染中无骨,疲软轻浮,最好以你复杂流淌的肌理构成主调,以掩藏大面积泼墨的弱点。

  刘.张大千也有泼染无骨的问题

  郑.太好了!谢谢老师的肯定与指点,这是九年前的作品,其时对水墨画的认知还是肤浅,积累到现在,己经有诸多手法,我会按您指引的方向、用"从事科研"的工艺流程来控制、随机生发,我相信这将会是超越古人前贤的创举。

  郑.很受触动,在老师的金玉良言下,才发现了郑忠水墨的主攻方向,色彩结构与肌理的共颤,控制色相、明度、纯度音乐般的旋律,墨色在于辅助,总之要形成气势辉宏的色彩、韵律、节奏、光影的交响乐!

  刘.说得好!

  郑.老师好!

  您的赐教给我很深的反思,从版画"无师自通"开始(1991年处女作《米字格之一》获全国版展银奖、美国廖氏版画奖),然后相继到南艺、浙江美院、江苏省版画院、中央美院进修,是一个求证阶段。

  20多年版画家生涯一言以蔽之,是"从工艺中去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正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

  有别于美院版画系传统的教学方式。

  刚开始是发乎自然,发现、探索,通过不断的进修,一个内在的我苏醒了。

  而后来2008年入驻观澜版画村,与几十个国家的版画家交流,对自己更有了充分的自信。

  而一个忘年交发了一则短信"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菩提树下打坐的我,有所领悟,才慢慢摸索出我的水墨语言。

作品名称:谷音系列之一

尺寸:180x97CM

材质: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2009

备注:2017年入选香港全球水墨画500强大展

  什么样的版画在历史的长河中能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我20多年己经给了美术史提供了一份答卷。什么样的水墨画和水墨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代表我们正处的变革的时代?我想一定是最具创造力和学术影响力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现象。

  刘.看了微信很感动。有多方面才能,体魄又好,那就一步步攀登吧!你雄心大,但做起来是很难的。目前问题还挺大,比较好的《异境系列》也刚及格。

  大方向咱们已经讨论过了,一点点做吧!

  有个方法很有益:换一种方式看自然、看图像。下面这张图,色调和纹理不就挺好吗?

  郑.是啊!简与繁,疏与密,轻与重……的关系再梳理一下,要开始做减法了!

  郑.将版画的空间关系、言简意赅、象征性……应用于水墨画的关系上。

  刘.千万不要抛掉你的繁茂,但万法归一,大局至简。

  郑.明白了,谢谢老师赐教!

2016年在北京通州区刘老师寓所

  刘:我说说原创。原创是这个意思,你一定要有你自己独特的地方,所谓原创就是独特的地方,不要说大了,大的原创现在可能性很少了,你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独特的地方也就是突破点,突破点也就是原创点。

  刘:你再往前发展其实还有几个可能,一个将来和你的丝网版画两个东西怎么能够结合起来?融在一块,把它融的非常绝妙,实际上也是一种方法。另外我刚才说的深背景,我给你提一个参考意见,你研究一下莫兰迪,你知道他的画是吧?灰的,他的灰特别好看,灰大部分比较浅,你要把它变成深灰,按照他的思路,那么漂亮,那么好看,把它变成深灰,做你背景色,不要乌七八糟的颜色,都是那么讲究的,都是那么漂亮的深灰,黑色问题解决不了,就不解决,解决得了再说。

 大体就是这些想法。(摘自雅昌艺术网“郑忠与刘骁纯对话录”2019年5月22日于三亚)

  关注郑忠艺术22年的灯塔!

  一位融中国人文精神与中国当代美术使命感的中国国宝级的大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刘骁纯博士。

刘骁纯艺术简历

  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1973年-1979年在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任美术组的美术干部。

  1979年-198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先后攻读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1985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已发表论著、论文、评论200余篇(部),计300余万字。

  代表作品

  1.《致广大与尽精微——秦俑艺术略论》,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秦俑研究文集》、《秦俑艺术论集》、《秦俑学研究》。

  2.《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1988)优秀科研成果奖,收入“文化哲学丛书”、《中国美术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等。

  3.《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收入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研究系列丛书”,于1993年10月出版。

  参加国家级活动

  主持、策划和参与的国家级大型美术活动有: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美术史》(1982-85)

  “当代中国美术发展趋势国际讨论会”(1988)

  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

  第三节中国油画年展(1995)

  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3、95)

  张力与表现水墨展(1994、95)

  文化部庆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1997)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1999)

  文化部赴巴西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2001)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2001)

  “开放的时代”综合艺术展(2003)等

  传略辑入英国《有成就的人》、《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18

尺寸:138x35M

材质: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2019

品名称:海韵系列之19

尺寸:75x73CM

材质: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2019

品名称:海韵系列之21

尺寸:75x73CM

材质:纸本水墨

创作年代:20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