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跨越文化 实践艺术 纽约华人艺术家新作集群呈现

时间:2019/5/13 11:00:59  来源:纽约艺术观察

     ↑ 策展人和部分艺术家合影

  《跨文化的实践:纽约华人艺术家近作展》由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艺术史助理教授的钱志坚博士策划。该展特别推出的华人艺术家群体,自1980年代以来先后移居或客居并工作于大纽约地区,均以其跨文化的艺术实践而受人瞩目。

  这些参展艺术家包括:陈向东、陈一涵、方媛、郭桢、黑子、蒋维宪、蓝巧茹、李消非、林延、林璟、刘水石、吕美、牛碧薇、沈忱、宋昕、汪洋&漆贞贞、魏涛、吴建楠、徐进、徐唯辛、张蕾、张温帙、张馨予、周士凌、朱峰毅等。

  本次展览,艺术家们的作品采用广泛多样的媒材、技术、方法和手段,展现了他们在与高度国际化的纽约大都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中,对于传统、自我、身份、价值和生存状态等主题的多重层面的探讨。

  展出作品形式多样,包括雕塑、水墨画、油画、丙烯画、宣纸集成、剪纸拼贴,以及多媒体作品、互动装置、视像艺术、数码作品和现场行为表演。作为跨文化的经历者和实践者,这些艺术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凸显了各自的成就,富有哲思与新意。

  这次展览作品中与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的教育使命最为贴切的,是很多艺术家把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丰富多样的创作,引导观众去体验现代高科技对社会、文化、传统和身份的重新认识。

    跨文化的实践:纽约华人艺术家近作展  

     展览时间:2019年4月5日至5月2日。

    展览地点:纽约市立大学科技学院 New York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CUNY

      策展人:钱志坚博士 Zhijian Qian, Ph. D.

      策展助理:潘晓华 Xiaohua Pan

      赞助机构: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跨文化的实践:纽约华人艺术家近作展》

策展人钱志坚博士答问

1.【纽约艺术观察】祝贺钱博士策划的展览《跨文化的实践:纽约华人艺术家近作展》隆重开幕,并已获得艺术界及社会的很多好评,开幕式更是热闹非凡,吸引了纽约众多的艺术界人士参与。请钱博士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策划的原因。

  【钱志坚】首先非常感谢媒体多年来对我工作的一贯支持。这次展览因为所推出的艺术家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纽约地区的几代华人艺术家,并且作品在创作方法和手段、媒材和技术上非常的多样,加上现场的空间非常高大,让很多作品大放光彩,所以吸引了不少的注意。尤其是开幕式得到了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各方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以及艺术界和新闻界的积极响应,还有众多朋友们的捧场,所以【2019年】4月5日开幕式当晚虽然外边下着雨,但新学院综合大厦里却是气氛热烈。前前后后观众来了将近300人。大家都非常开心。

  美国华人艺术家群体一直是我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先后做过不少的展览。这次在理工学院新建成的教学大厦举办这样的展览,起初还是我们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Justin Vazquez-Poritz博士和人文系主任Ann Delilkan 博士在今年2月初的提议。我在考察了新大楼的空间之后,意识到这个大楼的空间虽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画廊空间,但恰恰适合展示装置、雕塑、行为、视像等作品,部分空间经过调整之后也适合展示绘画作品。这正好符合我一直希望相对全面地展现大纽约地区华人艺术家创作现状的想法。所以从2月中旬开始才正式筹划这个展览。先是根据展览的主题确定一个意向性参展艺术家以及他们作品的名单,然后邀请部分艺术家到现场看场地,其中宋昕、张蕾和吕美的作品就是特地为这个场地而创作的。学院这次只能提供空间,却没有任何的资金支持,所以我从3月初开始到处筹集资金。幸好得到了中国银行、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和私人的慷慨资助,得以支付作品的保险、部分运输、画册、开幕式等等费用。

  这次展览的策划得到了策展助理潘晓华的得力协助。她是中央美术学院宋晓霞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今年在理工学院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访学研究。她也是从事当代艺术研究的,这次参与展览策划,对她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研究机会。这次展览的整个策划过程,还得到了我们人文系主任Ann Delilkan,我的艺术史同事Michael McAuliffe 教授,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Justin Vazquez-Poritz,校长特别助理Stephen Soiffer,学院法律顾问Gilen Chan,新学院综合大楼剧场管理主任Adam Walker以及学院很多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 前景为朱峰毅作品

2.【纽约艺术观察】纽约华人艺术家人数已经有数百,人数也在流动之中,请问本次展览如何遴选参展的艺术家?

  【钱志坚】 我长期以来特别关注的华人艺术家群体,主要是在中国大陆出生并受到过艺术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从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最多的时候曾经大约有500人左右。到了1990年代后期,特别是2000年代,因为大陆艺术创作和市场条件的迅速改善,一大批艺术家先后回国发展,只有很少的一批一直坚守在纽约这个艺术大都市。但是最近10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又有一大批年轻一代的艺术学生到美国求学,现在几乎每个艺术类学校都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留学生。这是史无前例的。单是纽约的几所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每年就聚集了数十名年轻的艺术留学生。这当中有相当一批的年轻艺术家在毕业后选择长期留在美国特别是纽约,继续他们的艺术创作。近几年又有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批回国发展的艺术家频繁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之间,而又有一批在国内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移民美国,这几批艺术家都为美国的华人艺术群体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活力。这个群体的具体数量难以知晓,也很难统计。估计如你所说,有数百人吧。如果把在读的留学生计算在内,估计超过了1990年代中期的最高人数。

  我为这次展览选择艺术家,出于多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代表近些年华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的高水准。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次所展出的作品,无论在艺术家所思考问题的深度,还是在技术的层面上,都呈现出了很高的水平。第二个是多样性。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年龄、性别和社会阅历上,更在于他们所探讨的问题和创作手法上。第三是作品在媒材和呈现方式上的多样和丰富。这次展览空间的良好条件使得这几个方面的考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 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教务长Bonne August致辞 

 ↑ 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Justin Vazquez-Poritz致辞

3.【纽约艺术观察】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跨文化实践”,展览中的哪些作品您认为在跨文化探索中最突出?

  【钱志坚】作为跨文化的经历者和实践者,这些艺术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凸显了各自的成就。郭桢、林延、周士凌和陈向东,在以水墨和宣纸为媒材的作品中,力求用不同的手法去强调中国艺术传统的延续性,同时重视以现代的面貌去面对不同语境下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宋昕以现代都市生活为内容的剪纸作品、蓝巧茹融入刺绣的平面绘画、吕美以佛塔为语汇的绘画和雕塑,都强调以新的呈现方式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彰显传统的魅力。而蒋维宪的黄铜盆景和张温帙的陶瓷山水,则以三维的图像和新颖的手法体现山水和园林的意境。徐唯辛在他绘画作品中、李消非在他的视像作品中明确地展示出他们对于中国不同阶层生存状况的人文关怀和视觉回忆,这也是新近移居纽约的很多华人艺术家所一时难以忘怀的。与此同时,更多的艺术家则更加投入对于当下多元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探索,其中包括吴建楠以纽约地铁世界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沈忱的抽象绘画作品、刘水石具有哲思性的油画作品、徐进新表现主义色彩的热情奔放的作品、张蕾思考普泛身份和价值问题的装置和方媛充满激情的抽象表现性绘画。这次展览的作品中与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的教育使命最为贴切的,是很多艺术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丰富多样的创作。黑子的绘画和雕塑对于当今人们沉迷而忘情于虚拟世界的现实进行了具有幽默感的讽刺和批判,林璟和张馨予利用多媒材手段创作的互动性装置引导观众去体验高科技时代的各类社会、文化和身份话题,朱峰毅的装置和陈一涵的现场行为表演让观众领略现代科技如何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和传统价值,汪洋和漆贞贞、魏涛和牛碧薇的视像和以电子设备为媒材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新的感受,更由此而引导观众去思考高科技的加速发展给全球化世界带来的新的挑战和对新的人文环境的影响。 

  ↑ 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人文系系主任Ann Delilkan 致辞

↑ 策展人钱志坚博士接受记者采访

4.【纽约艺术观察】本次展览除了著名的老艺术家,也出现了一些正在就学或刚刚工作的新兴华人艺术家,这方面麻烦您介绍一下。

  【钱志坚】老一代和新一代华人艺术家的明显区别,就在于他们在艺术观念、创作手法和媒材技术上的很大不同。这与两代人成长和发展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老一代华人艺术家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移民美国之前,国内的艺术环境与国际艺术世界的现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来到纽约这样的世界艺术中心时往往会遭遇到在文化、艺术、心理、生存等等方面很大的落差,对文化、传统、身份、族裔等等话题常常十分的敏感,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而年轻一代艺术家,他们在移民美国之前,成长于一个逐渐加入全球化运动的新时代环境,对当今世界的文化、艺术、技术有着及时甚至是同步的了解,加上他们在经济上和语言能力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优越性,所以他们来到美国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了老一代艺术家们的窘迫和困惑,因而他们思考的问题、创作的方法、利用的技术,都具有鲜明的当代感。这使得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融入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代艺术家在纽约的出现,华人艺术家社群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华人艺术家的创作将会逐渐得到更多的展现和认同。

 ↑ 策展人钱志坚在为华美协进社会员讲解展览作品

5.【纽约艺术观察】钱博士参与艺术策展及艺术批评已经很多年,从中国横跨到美国,近年来钱博士策划的展览非常活跃,能否介绍您自己作为策展人的策划理念。

  【钱志坚】我策划的展览大多围绕着跨文化这样的主题,主要是为了探讨从中国文化背景中走出来的艺术家如何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环境中做出各自独特的贡献。比如我在2006年做的两个展览《文化之间的行者》(新泽西视觉艺术中心)和《东方植根于西方》(凯恩大学),就是以徐冰、谷文达、张宏图、费明杰、林延、崔斐等艺术家的作品,去说明他们对于跨文化的经验、理解和视觉呈现。2010年在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策划的《此地此时》则以艺术家们在纽约的特殊环境为基础,探讨他们与不同文化传统的离合关系。最近几年的展览,特别是《艺术中国汇》中的几个“跨文化的对话”展览,以及2017年在纽约室内设计学院的《对话中的抽象艺术》和2018年在康州学院策划的《开放的书页》,则通过华人艺术家与美国和世界艺术家在对话式的展览语境中,探讨跨文化的多方面问题。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有所不同的是,华人艺术家不是特别刻意强调自己在种族、族裔、宗教、和性别身份等方面的立场,他们更多地是注重艺术的、文化的、传统的、当下社会的、技术的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也许与大多数华人艺术家并不是特别认同自己被贴上少数族裔的身份有关吧。

    ↑ 陈向东作品

↑ 陈一涵作品 表演

6.【纽约艺术观察】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的新楼是展览条件特别好,您是否会借用这个空间进行更多的展览?未来的计划能否透露一些?

  【钱志坚】这个大楼的空间设计并没有特别考虑到传统的艺术展览的要求,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画廊空间。我一开始对利用这个空间做艺术展览有些犹豫。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空间恰恰适合做一个非常特别的展览,尤其是大厅的空间特别适合展示大型的装置、雕塑和行为表演作品。正如你所看到的,宋昕和吕美的大幅悬挂作品在这个空间里取得了难得的视觉效果。林璟的大型VR互动装置、蒋维宪和张温帙的大型雕塑、朱峰毅的电动装置,特别是陈一涵在开幕式上的行为表演,都具有令人难忘的效果。张蕾的特定场地装置作品、张馨予的互动行为装置作品、黑子的雕塑和吴建楠的雕塑,也都非常恰当地利用了现场的空间。因为新建大楼的室内设计获得了LEED的金奖,所以学院不允许在任何墙面上钉钉子挂画,这就给绘画作品的展览制造了有限的条件。但大楼里的开放空间以及非常宽敞、高大的教室空间,倒是丝毫没有减弱展板上的绘画作品本身的魅力。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而新大楼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每间教室都配有非常现代的视像设备,这特别适合展演视像作品。李消非、魏涛、牛碧薇、汪洋和漆贞贞的作品,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通过这次成功的展览,我对这个空间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将来会计划做一些特别的展览,尤其以大型装置、行为表演、雕塑和视像艺术为主的展览,也会包括一些绘画作品。这个新大楼后面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以后也可以展示室外的雕塑或装置。

 ↑ 黑子作品

 ↑ 黑子作品

7.【纽约艺术观察】关于本次展览,您还有哪些方面希望与公众分享?

  【钱志坚】这次展览是近几年来规模比较大的华人艺术家群体展,是了解华人艺术家群体现状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次的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文化参赞李立言先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开幕式当天的来宾众多,不少还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华人社群对于当代艺术的热情关注和支持,这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希望华人的社群将来能够更加具有凝聚力,促成更多和更好的当代艺术活动。我自己作为研究者、教育者和策展人,也会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美国中文电视“纽约会客室”节目访谈链接,

请将下面地址复制再黏贴到浏览器观看】

    http://video.sinovision.net/?id=50043&cid=126

     ↑ 方媛作品

                               ↑ 林延作品

↑ 李消非作品

         ↑ 蒋维宪作品

↑ 左为张温帙作品,中为吕美作品,右为林璟作品

↑ 吴建楠作品

↑ 张馨予作品

↑ 汪洋和漆贞贞作品

↑ 张蕾作品

↑ 徐进作品

↑ 徐唯辛作品(右)张馨予作品(左)

↑ 张温帙作品

↑林璟作品

↑ 刘水石作品

↑ 周士凌作品

↑ 宋昕作品 

↑ 沈忱作品

↑ 牛碧薇作品

↑ 蓝巧茹作品

  ↑ 魏涛作品

(说明,作品排列顺序不分先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