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中贸圣佳艺文志:愙斋旧藏“羽阳千岁”瓦砚

时间:2019/4/19 18:38:04  来源:雅昌艺术网

  瓦当又称瓦头,作为一种建筑构件,饰于建筑檐头筒瓦前段的遮挡。从形制上可分为圆形、半圆形两类,纹饰有素面、画像、文字等。最早出现于西周,西周至春秋多为素面半圆形,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群出土的半瓦当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瓦当。战国时期始见圆形瓦当,纹饰以各国地域特色为主的图案,随着建国前后在燕下都、邯郸赵王城、洛阳周王城、临淄齐故城勘探发掘,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出土。秦汉出现文字瓦当,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更高,故最为世人推崇,秦汉瓦当之发现以“羽阳千岁”为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元佑年间。北宋史料笔记《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载:“秦武公作羽阳宫,在凤翔宝鸡县界。岁久,不可究知其处。元佑六年正月,直县门之东百步,居民权氏浚池,得古铜瓦,五皆破,独一瓦完。面径四寸四分。瓦面隐起四字,曰羽阳千岁,篆字随势为之,不取方正。始知即羽阳旧址也。”羽阳宫是秦的重要宫殿之一,见于《汉书·地理志》仅“有羽阳宫,秦武王起也”,寥寥数字。由于年代久远,后世不知其址。北宋元佑六年“羽阳千岁”宫瓦当的出土,与史书相互印证,羽阳宫遗址才得以证实。上世纪40年代修建陇海铁路时,大量羽阳类瓦当出土于现在宝鸡市区的马道巷至火车站一带,可惜大多被毁作铺路,这些瓦当中心饰一个乳丁纹,其外以双线分割四等份扇区,内书四字小篆,有“羽阳千岁”、“羽阳千秋”、“羽阳万岁”、“羽阳临渭”四种,“羽阳千岁”有粗细两种篆文,书写风格完全不同。

  元李好文《长安志图》:“昔人有于陈仓得秦瓦,文曰羽阳千岁,羽阳秦武王宫也。以是知古人制作不苟,虽一瓦璧,必有鹤款,不特彝器为然耳”。可见,时人逐渐意识到一件秦汉文字瓦当的历史价值,并不亚于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至清代干嘉时期,金石学大盛,收藏瓦当研究瓦当的人越来越多,瓦当专着也层出不穷,尤以秦汉瓦当最为世人所重。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愙斋。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嗜金石,富收藏,精鉴别,著有《愙斋集古录》、《愙斋砖瓦录》、《古玉图考》等行世。其一生宦迹遍及大江南北,所到之处,搜罗金石,仿古拓碑,交游广阔。同期交往的师友如陈介祺、潘祖荫、王懿荣、吴重熹等,皆热衷此道,寄赠交换各自珍藏金石器物的拓片互通有无极为频繁。

  吴大澂旧藏“羽阳千岁”瓦砚

  直径12.8cm

  来源:吴大澂、吴湖帆递藏

  成交价RMB: 2,472,500

  中贸圣佳2017秋拍

  瓦当为澄泥所制,适于发墨,故以古瓦改制砚台古已有之。唐吴融《古砚瓦赋》曰“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宋欧阳修《古瓦砚》曰:“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清代金石考据之盛,珍藏古瓦为砚更成为了文人之雅事。吴大澂将钟爱之“羽阳千岁”瓦改制为砚,置于案头,以便随时鉴赏把玩。之后,此瓦在吴氏手中流传,吴湖帆阁号:“羽阳阁”便是取自这方祖父收藏的这枚羽阳千岁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