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西泠网拍四月大拍:独此鲜妍难再见

时间:2019/4/16 14:55:18  来源:西泠拍卖

西泠网拍 ·四月大拍 当代大师手绘瓷器专场

当代架上绘画名家 手绘瓷器 罕见少有

敬请关注【艺是网拍】APP

  “绘画载体的演变在当下早已不足为奇,

  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早已不再为绘画的媒介和载体的单一形式所束缚。

  从参与的艺术家来看,

  大都是习惯于二维平面的直观表达、并从事架上绘画的画家。”

——周春芽

  绘画是心灵的拷问,与孤独为伴。画家们经年累月与画布、颜料打交道,手指染遍了色彩。而手绘瓷器,比起画布上大写的、完完全全是主体的画作,拥有更为明确的「器物」来作为媒介。

01. 庞 茂 琨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

  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在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多次举办个展。作品曾获“重庆首届油画展”优秀作品奖、“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在躁动的时代气息影响下,人们借由有意或无意的选择将「古典主义」推向了边缘,架上艺术也在这种不可抗力下滑向了公众群体的视野之外。

  谈起庞茂琨的作品特点,一定会落足在对「人」的关注上。说到底,这是他对古典情怀的坚持。

  优美的轮廓,光影的变幻,庄严中流动着哀愁......构成了庞茂琨对女人体的勾勒和情感投射的主要底色。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庞茂琨(b.1963)人体

瓷 手绘

钤印:庞

高:38.5cm 通径:23cm

  人体画是肖像画的一种,如果从遥远的希腊文明开始算起,对人类身躯之美的赞颂已有2000余年的发展历史。

  然而,对至美至纯的人体的艺术萌芽,在中国经历了漫长时光才等到开花。

  1917年,上海美专因用人体模特、展出人体模特素描而引起了全国的广泛争议;1988年,中国大陆在国家美术馆举行了《中国首次油画大展》,人体艺术才在以保守著称的文明古国取得了光明正大的一席之地。

  时间回到现代。庞茂琨的画作脱胎于古典主义的躯壳,吸纳了愈演愈盛的消费主义的时代碎片。裸露而不色情,这是古典主义的法门;唯美中带有荒诞与哀伤,这是对现代生活的审视。

  有艺术评论撰稿人这样说道——庞茂琨是个决心在庸俗文化中保持庄严的画家。

  无论这个评价是否准确,他作为一位“出色的当代架上艺术家”是毋庸置疑的。

02. 薛 松

  薛松,1965年生于安徽砀山。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9年参加第二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1992年在英国大使馆举办个展。1993年参加第四届上海青年美展以及中国油画双年展。1994年参加架上图像展。199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薛松个人画展。1997年分别在德国和香港举办薛松作品展。1998年参加“东—亚洲前卫艺术展”。1999年在伦敦举办薛松作品展。2000年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并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薛松新作品展。2001年在伦敦和香港分别举办个展。2002年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名为“不搭界—薛松2002”个展,2011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穿越历史与时尚”1988-2011回顾展。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薛松(b.1965)与蒙德里安对话

瓷 手绘

签名:薛松 2012

高:40cm 通径:20cm

  在薛松的一系列创作中,为人所熟知的意象是「火」。

  薛松经历过两次火灾,这段经历如同嵌在了他的创作基因谱中。利用火烧的纸片,将画册、杂志等印刷品重新塑造、拼贴,自然风景中,时间的维度不再确切。

  除却「火」,薛松另一个早露端倪的兴趣方向则是「与大师对话」系列。

  几何抽象画派先驱皮特 · 科内利斯 · 蒙德里安,他的「以几何图形为基本元素」的绘画风格,对后代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蒙德里安对话」,不失为一次交缠着尊敬与戏谑的致敬和创新经历。

  薛松没有推翻什么,也没有试图过分宣扬什么。他以一种微妙而舒服的平衡,使蒙德里安的几何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达成了真正的「对话」。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作者签名

   2000年,薛松曾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品展。

  他的架上绘画世界,是火焰与山水组成的,间或响起与巨人们交谈的声音。

03. 河 南“二 段”

  段正渠(左),1958生于河南偃师。1977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舞台美术,1983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建伟(右),1961年生于河南许昌。198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原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1982年分配到三门峡河南第二印染厂图案室工作。1983年借调到出版社。1991年调入文心出版社任美术编辑。2002三月调入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任教。

  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段正渠 · 段建伟油画展」,两人作品清新而不矫饰的别样风格将「新乡土」带入了众人眼前。

  「河南“二段”」的称呼一直叫到了今天。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段建伟(b.1961)十日谈

瓷 手绘

签名:DUAN

钤印:十日谈(朱)

高:40cm 通径:16cm

  「“二段”」的风格区别于刻意追求乡土的画作,段正渠的风格热烈、浪漫、真挚,段建伟的风格则是淳厚、自然、大巧若拙。

  段建伟与段正渠的相识是在1984年。他在郑州出版社工作,段正渠则刚离开广州美院回到河南。

  河南是内陆省份,环境相对封闭。当时的广州已经处于开放的最前沿,各种活跃的艺术思潮涌动着。与积极参研各种讨论会的段正渠的交流,给段建伟的观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段正渠(b.1958)无题

瓷 手绘

2011年作

签名:DUAN 2011

高:27cm 通径:28cm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诗经》所记叙的时代风貌是河南本土百姓千百年来的真实生活。岁岁农耕,在播种、收割、困苦和兴盛的轮转中,生活本身的面貌被放大。

  于是「乡土」二字在「“二段”」的眼中,诞生了寻常旁人所不能领会的意义。

  这样的地缘文化,成为了「“二段”」创作的源泉。同时,他们的创作也大大拓展了对这片土地的解读空间。

04. 罗 荃 木

  罗荃木 1965年生于江苏南通。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职业艺术家。2001年举办“New Graphic”罗荃木个展。曾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当代艺术国际交流展”等重要展览。

  「养蜂人」是罗荃木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创作。

  在他工作室的旁边有一处树林,每年都会有人来养蜂。罗荃木很感兴趣,便常常去看。时间久了,他产生了“可以将这种对应的行为转化成画面”的想法。

  罗荃木一直关注着城市空隙中的自然风貌。

▲西泠网拍·四月拍品

罗荃木(b.1965)养蜂人

瓷 手绘

2012年作

签名:荃木 2012

高:37cm 通径:21cm

  他希望人们能够从车水马龙中偶尔将视线聚焦在大环境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罗荃木所构建出的自然,是与现实有着距离的、微微带有疏离感的自然,清寂、轻灵,回归了本真。

  他的作品,是一扇为我们打开的窗。透过窗子,是静谧的树林、花草与林中的养蜂人。

「当代大师手绘瓷器专场」

更多拍品

▲苍鑫(b.1967)硕果

瓷 手绘

2012年作

签名:苍鑫 Cang xin 2012.3.29

高:35cm 通径:13cm

岂梦光(b.1963)佛

瓷 手绘

签名:梦光

高:45cm 通径:18c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