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贫穷的农家子弟,念书不多、不断练字,60岁后书法字帖卖百万册

时间:2019/1/13 11:10:30  来源:书画圈

  2019年的1月7日,是陕西著名书画篆刻家陈竹朋辞世四周年的日子。这一年,如果他还活着,刚刚一百岁高龄。老人辞世时已经96岁,这对于一位饱经人世沉浮的人而言,是一个罕见的年岁。这位至今仍名闻汉中的老前辈,他的书法、艺术人生,还有多少人关心呢?

  在汉中书画艺术界,陈竹朋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和其他两位书法家并称“一陈二徐(徐毓泉 和 徐永锡)”,是当地书法圈公认的老前辈。

  一位学生和陈竹朋的合影

  对于他的艺术人生,我们还是先简单看看他自己的回忆:

  他生于一个破落的农业家庭,虽然在家人的回忆中,他家族上溯几代也算“名门望族”,但在他出生后,早已家道中落,兄弟四人每个人分两亩多地,成年后他得一间瓦房,因下雨渗漏,无法居住,他也无钱修补……这种贫穷的境况,从儿时一直持续到他工作以后。

  因为家穷,陈竹朋的上学也就成了问题,他也因勤于做家务,而成了亲人朋友的“仆人”,被呼来喝去,买东西、做杂务,什么都能干,什么也不拒绝。

  因此,直到18岁,陈竹朋仅仅上学两年多,期间还跟着行医的亲戚学过几年药理知识。

  因时局原因,1937年,早已超龄的他报考当地高小,这短短的日子基本成了陈竹朋文化常识的关键来源。

  两年以后,陈竹朋毕业,也和当时的青年一样,结了婚。事实上,为了这份婚姻,在彩礼的问题上他几经磕绊,这都加深了他对艰难生活的认识。

  在此前后,他开始有能力干了一些文职工作。直到1940年冬天,文从沈梦了解,21岁的陈竹朋,在同族好友的介绍下,以漂亮的小楷书简历,被西北师院迅速录用,正式吃上了“公家饭”。他有了满意的工资,心下欢喜!

  就是在高校任职期间,陈竹朋开始真正打下了好书法的坚实基础。在他的回忆中,当时的教授中有著名的文化泰斗黎锦熙等人,而教授,讲师,助教,学生等人关系颇为融洽,他也因此有机会和一些书画家接触,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之后的日子,陈竹朋又数次经历坎坷,工作不断被调动,但主要都是担任文教行政职务……生活折磨着他、也磨砺着他。在风雨中不断成长和锤炼,他也渐渐从书法爱好者转型成一名出色的书法工作者!

  时光不甘蹉跎,努力不会骗人。当陈竹朋渐入晚年,他也迎来了自己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时光。

  1970年代开始,陈竹朋的书法作品渐渐获得出版部门的重视,数种书法册子相继出版,其中他的第一部册子《楷书结构习字帖》,15年间再版七次,印行量达45万册,

  这令老人十分感动,他在回忆中说“我的初衷不过是为初学书法的青年朋友,提供了一个登堂入室的台阶,竟然会发生偌大的吸引力……有朋友来信祝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填补了西北出版部门在这方面的空白!”

  而在同时期,老人书写的《注音百家姓》在1980年到1981年间,两次重印,总数就达到63万册!

  两本册子,在他60岁以后,发行一百多万册,现在看来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当时大概也并不算十分出色,但就在陕西——特别是汉中地区而言,无疑是具有破天荒轰动效应的!

  因此,陈竹朋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在晚年,老人迎来了自己最为享受的时光:他,先后被聘任为陕西书协理事,汉中书协副主席,西安终南印社顾问职务;省内外的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区先后邀请他题字、勒石;此后,他又出版了多种楷书、隶书字帖,在当地广受欢迎!

  陈竹朋的书法,具有极强的传统功力,书作雍容大度,平中见奇,隶书、楷书的传统功底深厚,他的存在,让汉中的书法家,不至于落关中书家群下风太多……

  而,因为他出色的社会贡献,其人其事,至今仍在汉中,被广泛热议。

  这样的书法家,这样的奋斗人生,值得被广泛了解和传颂,

  虽然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并不出色,但这也算精彩的人生了!毕竟,曾经热闹、辉煌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