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柳正梅临习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笔法解析

时间:2018/12/10 21:16:48  来源:新浪收藏



  元代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史上,很有影响的一幅作品。董其昌称其:“山樵第一得意山水”,历史上有很多山水画家临摹过此作。我第一次临习此作是2006年,那时只可对画册临写,八开大的画册,已经是很不错的范本了,如此繁复的画面,也只能连估带猜的临写罢了。前几年,我已有高清复制品。又很认真的临习了一遍,由于手上功夫不够,有些地方,也难以为计,只好草草收笔。近两年我与传统山水,特别是对元代的山水画,做了大量的临习和研究。于是又跃跃欲试,想再临习一遍。此次共用时三天,20小时左右,总的来说临写的较为顺利,也颇为满意。为记录这次的研习过程,特作此辑录。

  随附原作和临习之作,进行逐一比较。让这一不可多得的高水准经典作品,成为我们学习的标杆和追求。

  这幅画在用笔技巧上,灵活多变,综合了“披麻”、“解索”、“卷云”、“牛毛”等多种皴法,渲染、烘托、积墨和攒点恣意发挥,整幅作品饱满繁复,结构气脉融贯。

  临习参照作品:

  王蒙《青卞隐居图》

  高清原大复制品



  柳正梅临习

  王蒙《青卞隐居图》







  

  画面下方的坡岸碎石,以淡墨干笔来勾勒山石轮廓,用细笔短线边勾边皴,写出内部扭转的结构,再用少量淡墨湿染,需数次重复,使石块有湿润宁静之气,以便更好突出前面茂密的树木。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二

  树干用笔,需笔笔中锋,由于树干比较高耸修长,不宜画粗,注意生长结构,用笔顿挫转折与自然流畅相结合,做到气韵生动,才可有自然生长之趣。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为表现树木茂密和山石厚重处,在皴画基本好了之后,加打浓墨攒点,可选择破锋毛笔,把笔毛撑开,下笔肯定而有力,下笔方向要统一,不可杂乱无章,胡乱点攒。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的下半段,树木后面的山脉斜坡,需要虚和淡润,多用牛毛皴,先用淡墨干笔画出,再用淡水墨渲染,以突出树木浓密茂盛。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的中间部分画的细致繁复,如:涓涓溪流的转折变化,瀑布的留白,较细而透亮,山石也比较细碎,虚和的地方,淡淡数笔,厚重处需浓墨皴写,再施以水墨渲染,要有张有驰,层次分明,这一部分画得好,方可显整幅作品精致的关键。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这个山脉,用解索皴,用笔欢快灵动,皴线多成“8”形交叉,极为精彩,要注意虚实的变化,需要有高超的用笔能力,是炫技的好地方。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中上部的岩石,将纵向运笔与横向用笔相结合,勾皴一体,以淡墨干笔皴积,以显似枯而润,达到深秀华滋的笔墨趣味。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上部的高山,用卷云皴,披麻皴,线条细致精到。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峰顶部的矾头碎石,以留白法处理,轮廓用笔较轻,中侧锋并用,山头用重笔皴出,稍浓墨渲染,和矾头的亮部成対比,在稠密中透出虚灵。

  此处大部分用笔卷云皴或短披麻皴,皴线弯曲呈弧形。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画面峰顶的右侧竖立的附属山峰,因体势较长,用解索、披麻皴,需拉起长线条,以显山脉的浑厚阔大。

  墨色上以淡墨渴笔打底,再以稍重墨色的干笔多次叠加,此处的分层细腻而微妙。


原作(局部)


临摹(局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