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汉桥话画:元代颜辉《李仙像》尽显铁拐李仙风道骨

时间:2018/12/8 9:30:13  来源:艺术在线

  画家邱汉桥带你走进百幅传世名画背后的故事

  《李仙像》,元代,颜辉,绢本设色,纵146.5厘米,横72.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画鉴赏

  元明时期的画家就喜欢以铁拐李的故事为素材作画,元代画家颜辉的《李仙像》是其中的一幅。

  颜辉在描刻铁拐李时多表现出褴褛衣衫下的高古精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仙像》图中的铁拐李不同凡俗,披发赤足,斜挎宝葫芦,微微昂着头,拄着杖,盘腿坐在大石上,袒露胸膛,光着脚丫,虽然形貌粗陋,但咄咄逼人的目光显示出一身正气。身后山间云雾蒸腾缥缈,飞瀑直泻而下,给人一种仙境之联想。背景的描绘更衬托出铁拐李的仙人之气,冷峻的山崖下藤枝盘绕,飞瀑高悬,云雾缥缈缭绕。人物衣物的衣纹用笔粗简劲利,复用淡墨皴染,很好地表现出粗衣麻褐的质感。人物面部,如须发、五官的刻画用细线勾勒,转折有力,极为传神,具有壁画创作的某些特点,是颜辉道释人物画的代表作。本幅款署:“□月颜辉”(缺字为秋,已被人割去),钤“秋月”一印。

  颜辉选取这一题材的创作目的,有着一定的社会内涵和现实内容。他不仅以独特的方式生动体现出“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气质和性格,而且又借宗教为掩护,以铁拐李仙外貌的丑陋和内心的善美以及那鹰隼般锐利的目光,表达了他对蒙古统治者压制汉民族的极端愤慨。颜辉的这幅《李仙像》目光锐利,咄咄逼人,表情肃穆,形象高古,绝无凡俗之气。因此,被后人评论为“思想者”的形象。

画趣拾珍

  元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存在不足百年即逢义军涌起而土崩瓦解,然其在世界古代军事史及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却写下了独特的篇章。

  蒙古以有限的二十万骑兵,以寡破众,由亚洲及欧洲,其战力之强悍,战略、战术运用之巧妙,至今为世界震惊。而在元代画坛,仅区区数十年间,却涌现出了赵孟頫、倪瓒、黄公望、王蒙等画家,从而形成了元文人画的新格局。中国绘画在元代得到了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但是,这些画家绝大多数是画山水的,其次是花鸟。由于元朝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大事利用的政策,故元代宗教之兴盛,为历朝之最,宗教绘画亦随之盛行,但大多是画匠为寺庙绘制壁画,而在文人画家中主要从事宗教绘画创作的,则以颜辉为突出代表。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元代汉族文人的社会地位也许是最低的。元朝建立后,将全国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原金朝统治辖区内的汉人及汉化的女真、契丹等族)、南人(原南宋统治辖区内的汉人)四个等级,蒙古、色目为前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而汉人、南人则处于低下的等级,备受歧视与压制,而汉族文人地位则更为卑微,以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面对这严酷的现实,汉族文人特别是位居“南人”的文人纷纷避世遁隐,寄情于山水间,以书画来宣泄其内心的不平。而作为从事宗教画创作的文人画家颜辉则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其内心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李仙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在中国,八仙的故事妇孺皆知,其中有关铁拐李的传说是年代最久的。文献记载说:铁拐李有足疾,西王母将他点化成仙,并授予他一根铁拐。他常常拄着这根铁拐行乞于闹市之间,人们都轻贱他。后来铁拐李将铁拐掷向空中,幻化成一条飞龙,从此乘龙而去,云游四海。尽管铁拐李外表丑陋,但因为他极富人情味而且法力高超,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

  自元曲兴起以来,张果老,汉钟离、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徐神翁(后易为何仙姑)道教八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们普度济世的形象,成为了汉人特别是汉族知识分子在苦难中的精神寄托。《李仙像》从人物形象及所携佩物判断,所表现的正是“八仙”之一铁拐李。

  在元代文人画家中,颜辉最喜绘这一形象。除了《李仙图》,颜辉还以铁拐李为对象画有《铁拐仙人像》,现藏于日本京都智恩院。颜辉对铁拐李如此钟情,或许是想告诉世人,尽管李仙一身褴褛,又有着凶悍的外貌,但他的内心却是柔善美丽的,指向世间一切丑恶的人和事,而正因这世路坎坷,才不得已借助拐杖跛足而行。生活在宋末元初,经历了山河破碎的憔悴,颜辉画李仙又何尝不是在画自己呢?

名家小传

  颜辉,字秋月,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一作浙江江山人。宋末元初时人物画家,人称“老画师”。擅长人物、佛道,亦工鬼怪,兼能画猿。其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怪异,有生动传神之趣,在画法上喜作水墨粗笔,用笔劲健豪放,笔法粗犷,有梁楷遗法。他创造了一种与前人不同的人物画法,为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衬托所画对象光线的阴暗凹凸,所作墨线粗细相宜,起伏有致,以水墨烘晕,精细渲染,柳贯赞之为“收揽奇怪一笔摸”。元代由于山水画、文人画兴起,作为人物画家的颜辉在中国画史埋没无闻,由于其作品流传日本较多,颜辉在日本受评甚高,对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有较大影响。颜辉的传世作品有《钟馗雨夜出游图》、《刘海戏蟾》、《观瀑图》、《猿图》、《山水楼阁人物图》、《水月观音图》、《山水图》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