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郑忠:从版画到水墨 殊途同归的艺术追求

时间:2018/12/5 17:35:58  来源:上艺门

艺术家简介

  郑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2000年~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1998年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为封面。1997年《美术观察》美术名家。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

  2017年获《收藏投资导刊》颁发的“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2016年获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贸易交易会文化艺术精品展优秀奖,2012年获<意境.中国>第二届华艺奖.2012年入选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艺术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2011年获(法国巴黎)2011年国际版画、水彩画原创作品大展入选奖,1999年获中央美院颁发的年度优秀作品奖 ,1999年获中国版协颁发的八、九十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1996年获丁绍光奖全国美术作品大展 优秀奖,1996年获第 13 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铜奖 ,1996年获美国廖修平优秀版画作品奖 ,1993年获中国版画版种大展 全国第五届三版展 两展银奖,1993年获美国廖修平优秀版画作品奖 。1993年获“中国第二届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

  1997年起先后在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尼可西亚文化中心、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周)、西安美院美术馆、北京可创艺苑、北京希尔顿酒店、北京国子监博物馆、美国纽约长岛美术馆、北京红博馆、森林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第一次见到郑忠,是在今年7月,北京798圣之空间举办的“‘大师带你看世界’中国新意象绘画群展”,现场人很多,不停有媒体找他采访、观众找他拍照,忙得不可开交,我便在一旁等着,瞅准空隙便和他搭上了话,交换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去的交流和约时间,才有了这次的采访。

  想要采访到郑忠,实属不易,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很忙,邀请他去的展览很多,能凑个见面的时间,十分难得;另一方面郑忠也是近几年一直常驻北京,家乡南通海安是他魂牵梦绕的灵感故土。

  在北京高碑店的一处工作室,再次见到郑忠,和初次印象一样,一身正气、精气神儿倍足,因为之前了解过他在部队当潜水员的经历,一入话题,便对郑忠30多年来的经历透透彻彻了解了一番。

  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

  是“命中注定”艺术的宝藏

  郑忠从年幼开始,便跟从傅景黄先生练习书法,“直到现在我还一直练习书法,几十年学习书法的经历教会了我思考艺术的方法论及基本功,驾驭毛笔、字形、墨法、行气、章法的能力教会了我对‘抽象艺术’的渐悟与顿悟。”

  1979 年,郑忠入伍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开始了6年的潜水员生涯,也正是这个时期,让郑忠养成了习武的习惯。“想要当潜水员要经过4轮筛选,最后5000多个人,只有5个人入选,我当时觉得很骄傲。但是潜水员也是艰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在海底作业,这就要求有很强壮的体魄。”大海的深沉与无尽,工作的孤独与寂寞,也正是这个时间让郑忠学会了享受孤独,与练书法、画画、写文章作伴,让自己离艺术更近一些。

  退伍后,为圆大学梦,郑忠选择报考自修大,原本选取中文专业的他,在交志愿表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朋友:“你画画那么好,为什么不去考美术学院?”就这样,1985 年,郑忠考入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开始真正和艺术有了一定的关联。“由于师范学院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老师,所以那时候学的东西很全也很杂,在毕业的时候原本给我分配到了一个中学当老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有工厂招聘的消息,就托人打听,最后我有偿分配到了江苏省海安丝绸印花厂当设计师。”

△《禅之音之一》图片来源雅昌

  5年的丝绸图案设计师生涯为郑忠日后进入版画作了先行的铺垫。他从80年代末开始研究《流行色》《色彩权威》及国际绘画资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学院派之外的艺术给养。

  郑忠回忆到:“我设计的图案送选江苏省丝绸公司参加广交会,入选率达到80%。我的设计作品——“色彩柔和渐变彩虹印花方巾”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金奖,成为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1992年的重点科技开发项目。”

  从潜水员、丝绸设计师、丝绸工厂经理再到厂长,不同的人生经历,给了郑忠更多艺术的灵感和实践。

△《米子格系列之三》 图片来源雅昌

  获奖“一发不可收拾”

  开启艺术人生开关

  由于对工人印染工作中出现的瑕疵感兴趣,郑忠在工作之余开始了版画创作。1993年,郑忠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获全国第五届三版(铜版、石版、丝网版)展、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两展银奖与美国廖氏版画奖,获奖的消息给了郑忠极其大的鼓舞。从此,对于版画的艺术研究成了为人生的重点。

△《米字格系列之一》 图片来源雅昌

  1995年~1999年,郑忠相继到江苏版画院研修生班、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研究生班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学院培训。在谈到对他人生重要的老师时,郑忠谈到了广军:“广军老师应该算是我的人生伯乐,对我创新的丝网版画给与了高度评价和指导,也正是他的推荐,1997年我在中国美术馆有了第一个个展‘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作为中央美院的教授在当时能够接受新事物,倡导当代艺术,对我艺术创作以及道路有很深刻的影响。”

  由此,郑忠开始了20多年的版画家生涯,创作了20多个版画系列,先后参加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版画展。

  由版画转向水墨

  看似不交融的“殊途同归”

  2009年,郑忠入驻深圳观澜版画村。郑忠回忆到一个场景:“我每天有在村口菩提树下打坐的习惯,有一天,正在打坐,收到一位长着发来的信息‘观水有术焉必观其澜’,我对着这句话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澜是水的痕迹,但是版画是用材料通过一定手段成为艺术痕迹,那水怎么通过媒介转移到纸上?这启发了我做工程师的思维,开始用水墨创作,通过涂抹、转印、滴印产生不同的效果。”

△《异境之四》138x69cm

  郑忠也坦言道,其实自己刚做水墨的时候,也听到了很多负面评价,但当他自己研究了大量的当代水墨资料后,心里似乎也有了底气。

  2011年,郑忠水墨作品入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艺术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2012年作品《谷音系列》入选《美术报》艺术节“中国水墨现场大展”亮相兰州美术馆;2017年8月《谷音之一》入选香港全球水墨画500强大展。

△《谷音系列之一》180x98cm

  目前,郑忠创作了6个系列水墨作品,无论是“谷音系列”“碣石系列”还是“海韵系列”,画面的大气磅礴、色彩的恰到好处、笔触的潇洒自如以及表达的空灵与寓意都给观者一个深渊而寂静的思考。

  对于作品的主题,郑忠坦言到:“我在创作的时候没有特定主题,但是我的画作中大多还是和我的生活经历相关,我喜欢大海、高山等大自然的东西,我深受江淮文化的熏陶。直到现在,我还一直坚持部队的作息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练书法、看书、写文章,这都对我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不难看出,郑忠是一个勤奋的人,无论每天风雨无阻的晨跑、锻炼还是在自己的艺术网站上随时更新文章和表达艺术思想,无疑旺盛的精力和享受孤独的状态让他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

△《海韵系列之十九》97x180cm

  在采访的最后,又聊到了今年的“中国新意象绘画群展”,郑忠说也正是这个展览,让他认识了另一位恩师——国际著名油画家陈显栋,“陈显栋先生已经90余岁高龄了,在他回台湾之前,我奔赴他在海南的工作室,一对一,面对面,陈老将他终身所学教给我了。也正是这样的教导,让我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了深刻和开阔的认识。”

他评

先锋气概   现代情怀(节选)

——论郑忠水墨画

■韩忠言(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郑忠水墨山水的多维复合意象,保留了所有感性的细节,却又不是对自然的忠实描摹,也摆脱了传统山水程式的桎梏,它是心对物象的观,是两者的统一。虽然他的画作广泛采用了抽象手法,但与西方抽象艺术有根本区别。他全然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忽视形体,纯粹用抽象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自我感情。其多维复合意象并非无象可求,而是“其中有象”。只是隐而不显,是多个意象的叠加、交融互渗。其意象原始、神秘与清晰、现代交相辉映。富有创造性想像的欣赏者自然不难领会,他们根据各自的体验又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极大地满足了欣赏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其意象也不像西方立体派多为单体表现,郑忠追求的是意象能“得一山而得数十百山之意态”,所要表达的是自然之万有,是审美主体心中的宇宙。这正是郑忠多维复合意象创造的独特之处。

△《碣石篇系列之一》200x200cm

  郑忠的水墨画创作理念和技巧蕴涵着东方神韵,表露出文人画家的心性,又有西方现代艺术强烈的主体性,画家的自我精神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有力地彰显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其创造的水墨境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思。

END

关于上艺门

  上艺门致力于艺术的推广,是《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旗下致力于工美非遗、教育装备以及健康产品三大板块,提供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无障碍对接的平台。目前已有山西“晋韵华彩”非遗系列、云子围棋非遗雕漆系列、桂林鸡血玉系列、王文英书画作品系列、赵伟非遗葫芦系列、茶系列以及儿童智能馆项目等,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了解详情。

  编 辑:惟 一

  监 制:少 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