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24小时美术馆首展“24小时独处计划”开幕

时间:2018/11/8 17:36:54  来源:新浪收藏

  2018年11月1日晚上,二十四小时美术馆首期展览“二十四小时独处计划”在九骏马公园如期开幕。本次活动由林书传担任策展人,艺术家冯且、陈陈陈、张钊瀛、朱玺与卖力工坊共同参与完成,它是明年开馆的坡美术馆的外延空间。

  24小时美术馆,坐落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扎哈团队领衔设计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广场,系由450米长、100米宽的草坪广场及散布在周边的8个玻璃盒子升级改造而来,为坡美术馆旗下首期对公众开放的公益美术馆项目。而本次展览就是在这8个不到50平米的盒子中策划、完成的。

  这8个玻璃盒子,如何在公共区域行使一个美术馆的职能,在美术馆内呈现怎样的艺术内容,怎么用展览与普通观众发生真正的关系,这些问题,既令人兴奋又充满了挑战性。策展人林书传说,“兴奋点在于这次策展机会与多年白盒子美术馆空间的策展经验有所不同,且能在一个更开放的空间中讨论当代艺术作品与策展的问题。挑战则在于在公园里的展览远远不是将室内美术馆白盒子中的作品搬运到户外的玻璃盒子中那么简单。”因此,“24小时独处计划”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每个玻璃盒子里,仅放置一桌、一椅、一床、一灯,将这些空间,提供给任何想要在玻璃盒子进行24小时独处的个人,在两个月的项目周期内,这个独处空间是对所有观众开放的,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向展览的主办方提交入住申请。“24小时独处计划”将通过视频记录、收集所有项目参与者的独处痕迹,并集结成册,作为文献供美术馆收藏。这个不找艺术家参与,也不做任何艺术作品展示的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外界的压力。

  在策展方案的汇报过程中,公共设施管理方对项目在视觉与表达方面进行了干预和介入。经过几次协商,只能用其中2个玻璃盒子来实施“24小时独处计划”,其余的盒子还是需要拿出来做艺术家作品的呈现。项目的最终方案变成了管理者、艺术家、策展人相互协商、妥协下的产物。这种结果也体现了管理阶层在面对带有公共标签的新的艺术形式下所产生的既要做事情又害怕做事情的矛盾心理。虽然之前构想的策展方案几乎被推翻重来,但是林书传依然坚持“独处”的项目主题。

  艺术家冯且的“彩虹”方案,用4000个扫把的组合呈现一道虚构的彩虹。这道彩虹将每个个人的独处痕迹比喻为扫把,因此多个个人痕迹的收集也就有了彩虹般的意义。冯且的这个方案,正好可以看作是一种对“24小时独处计划”的回应。

  陈陈陈以2000个夜光硅胶的猴/人形状的雕塑来探讨群落与个人的关系:一只单独的蜜蜂只会进行简单的本能行为,但是一个蜂群可以进行非常复杂的思考,单一生物通过简单逻辑形成群落之后,会进化为另一种生物。

  朱玺通过将自己杭州的工作室搬空转移至公共空间(玻璃盒子)中来探讨,在一个没有艺术家在场的工作室中如何保存一个艺术家独处过的痕迹。

  张钊瀛则以口语化的展览标题“祝你梦想成真”来构建许多怀揣着个人梦想的产物——水泥蛋糕(生日蛋糕、婚庆蛋糕、祝寿蛋糕),所要表达的是一个人理想与愿望离场的状态。

  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丰满了“独处”的视觉表达,也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不同人对于“独处”的理解。

  用于实施独处的2个盒子,在卖力工坊的打造下,呈现出简约、美观,有设计感的设计空间,他们给桌、椅、灯、床加注了滑轮,以一种迁徙与偏移的观感配合“独处”的氛围。

  参与者在这个空间中只有24小时的时间,策展人林书传说,“从情绪的角度考虑,我需要一个日出和一个日落的周期,初衷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因此我希望更多人有24小时的独处空间,而且24小时能思考够多的问题了,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发呆。”从策展角度,参与者在其中的生活状态从文献的收集角度考虑是要被全程记录的,但是,也会尊重参与者的决定。“因为玻璃盒子的属性,独处的人也不可能保持绝对的隐私,盒子是可以被外界随意观看的。这种可以被观看的‘独处’反而更具思考的意义。”林书传这样解释。玻璃盒子中不会放任何书籍,影响独处者的价值判断,参与者可以带任何自己想带的东西进入玻璃盒子,但是,离开的时候要全部带走,不做那些传递知识、传递美的事情。独处就是独处,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人的选择与判断,他人不能有任何介入,虽然这种独处是可以被他人所观看的。

  剩下的两个盒子,一个用来做阅读空间,另一个做媒体空间,阅读和媒体盒子是配套设施。

  “24小时美术馆”打破了惯常美术馆以及展览的概念,当下的展览都在探讨如何让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偏重学术性的展览如空中楼阁般让观众觉得遥不可及,费解、难猜,即使带着讲解耳机,仍然一脸茫然;沉浸式网红展虽赚足了眼球,但仍不过是观者拍照、修图、发圈的载体。展览们似乎始终无法跳脱一个固定的模式,今天的24小时美术馆的“24小时独处计划”打破了钳制的枷锁,走出了一条特别的道路,思想前卫却不张扬,深入浅出不脱离“地面”。

  在林书传看来,“24小时是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并且具有周而复始的意义,它提供了一次让美术馆的展览项目真正、持续地与普通观众发生关系的机会。虽然它仍然是一种有待验证、有待认同的实验方案。但我们希望这种具有更广泛的公共文化属性、具备探讨和发酵可能的社会项目,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也是我们策划工作的价值所在。”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5日,但是24小时的方向将被延续下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