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圆明园37件流散文物集体亮相

时间:2018/10/19 10:13: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10月18日,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37件流散文物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营造“曲水流觞”意境的石槽,圆明园罹难后流落至北京大学园内,上世纪80年代回归圆明园。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这37件流散文物中,已有32件文物的3D扫描视频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感兴趣的公众可以直接在网上鉴赏这些石质文物。

   10月18日上午,在圆明园天心水面,多了几十个玻璃罩,每个罩内都放着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石刻件。最大的一件最为显眼,虽然高度只有三四十厘米,但长和宽均在两米以上,由9块大石构成,石构件表面还有蜿蜒曲折的石渠。“您听说过曲水流觞吗?这就是用来曲水流觞的。”前来参加流散文物回归展的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梦麟饶有兴致地向游客介绍起来。

   曲水流觞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尤其是文人墨客当中尤为流行,吴梦麟指着这块石质文物介绍,这个文物的原址位于绮春园清夏斋的流杯亭,地上有亭子,正对亭子下方地面上放置的就是这个石槽。

   参加展出的37件石质文物包括2件二级文物,除了这组“绮春园清夏斋流杯亭基座和导流石槽”,另一件精美文物“柳浪闻莺”坊额也同是二级文物。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坊额一面刻乾隆御题“柳浪闻莺”四字,另一面刻有乾隆御笔“柳浪闻莺”诗一首:“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栗留叽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文字两侧有雕花卉纹饰,十分精美。柳浪闻莺是圆明园其中一景,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的意境,“坊额就是牌坊最核心的那块横着的牌子,牌坊上其他的部分至今还流散在外。”圆明园文物科科长陈辉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