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看古籍是不是一定要戴手套

时间:2018/10/18 10:21:08  来源:古籍 作者:沈津 李际宁

  大约是有的图书馆要,有的不要,至少在美国的几乎所有的东亚图书馆,包括像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馆是不用的。台北的‘国家图书馆’和台湾大学馆也不要。

  沈津:看书要戴手套和口罩



  看古籍善本是不是一定要戴手套?大约是有的图书馆要,有的不要,至少在美国的几乎所有的东亚图书馆,包括像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以及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馆是不用的。台北的‘国家图书馆’和台湾大学馆也不要。

  我在一些私人藏书家家里看善本时,几位主人也没对我有什么限制和要求,他们要求我的是:‘想看什么,自己拿’。他们自己翻书也是没有为自己制定什么要求或什么限制的。我也没听说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省市一级的公共馆有如此规定。

  我相信,私家也好,公家的工作人员亦好,自己看书一定也是不戴口罩和手套的,因为在许多图书馆的善本部、古籍部、特藏部或历史文献部,都没有見有放置口罩及塑胶手套的盒子,也从没见到他们是以身作则,戴着口罩手套编目或工作的。本想用一句话来说明这事是‘做做样子’的,但脑子愚钝,只好套用上海话里的一句:‘真是像煞有介事’。也不知用得对不对。

  不过,您去一个过去从未到过的图书馆查资料,尤其是该馆藏的珍贵文献或一般普通线装书,馆方都要求您套上口罩,戴上手套,您敢不服从吗?可能您戴得还快些呢,这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您心理上或许有点抗拒,但您也不敢有丝毫的表现。不过,戴棉质手套较舒适,虽然不方便翻书。但薄薄的塑胶质的,戴在手上有点难受,您如不相信或有兴趣,到附近药店去买一副,在家戴二个小时试试。

  古籍专家李际宁:我不赞成阅览敦煌遗书戴手套



  目前,世界上很多机构收藏的敦煌遗书都已经公布或出版图录。利用这些现代出版物,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学术研究之需,但是,对专业研究者而言,常常需要亲手触摸实物,感受纸张状况。如果戴着手套翻卷,感受不到纸张的厚薄、坚韧程度,要想鉴定敦煌遗书的年代,那只能是笑话。

  而纸张的质量,是直接关系敦煌遗书安全的基本条件。纸张厚、韧性好,当然翻卷起来安全系数就高;而纸张薄,质量差的,就需要格外谨慎。手的感觉灵敏,有素养的研究者可以在翻卷敦煌遗书的过程中,感受纸张的质量,了解其收藏和保护状况,对其残破、老化的状况给出直观的“评价”。比如,同属于唐代前期的正规抄经,纸的外观相同,亦皆染潢,帘纹也相同,但是,是否经过砑光工序,是否上蜡,这就需要依靠手的触摸才能判断。

  相当一部分敦煌遗书残破严重,有的即将断裂,仅靠一点点纤维还连在一起,稍不注意就会断为两截;有的老化糟朽,絮化严重……对这些破损严重的典籍,戴手套翻卷,无疑是一次破坏。比如,国家图书馆有一件经卷,外观虽然还是一个完整经卷形状,但是,拿在手里,就可以感受到里面已经絮化。絮化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做过一次小小检验,拿手指稍稍用力捺一下纸张,就可以将手印捺在纸面上,纸张已经像黄土一样,纤维严重絮化。试想,这样的卷子,戴着手套翻卷将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部分敦煌遗书纸张极薄,比如唐代一批经疏,纸张薄到平均可以在0.01至0.03毫米之间,甚至有的比0.01毫米还要薄。这批经卷的收卷,往往成为对翻阅者的一次极大考验。收卷的时候,稍稍用力,会影响经卷寿命;不用力,经卷收得松松垮垮,既不整齐,也不美观,更影响经卷的收储安全(因为经卷长时间处于松散状态,不适当卷紧,时间一长,经卷会自然下沉,形成新的折痕,时间再长,更会在折痕处断裂)。收卷这一类敦煌遗书的时候,一定要依靠手的敏感,小心感受纸张松紧程度,使经卷紧密适度。国家图书馆的敦煌遗书,虽然对专业研究者开放阅览,但是,不少研究者缺少收卷这种经卷的经验。故此,很多时候,敦煌遗书收归库房后,还要工作人员重新收卷一次,才能达到松紧适度、整齐美观的要求。试想,戴着手套,摩擦力量大大增加不说,即使是手上的感觉,其灵敏程度也大受影响。如果戴着手套翻卷这类经卷,那一定也是一次再破坏。

  手套,不论针织的,还是乳胶的,戴在手上都不方便,不敏感。针织手套的布线较手的皮肤要粗糙得多;而乳胶手套,不仅隔绝触摸纸张的感觉,还密不透气,有的人可能更因手上会出汗,反而会污染纸质书籍。

  所以,从现实考虑,我不赞同阅览敦煌遗书戴手套。

  但是,这不等于说,对阅览敦煌遗书或古籍善本就可以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过去,国家图书馆阅览古籍善本,都有条例,要求读者先洗手。外来的读者,或多或少会触摸一些污物或汗渍,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一个职责,就是检查督促读者要注意洗手。这一条要求,对内部工作人员同样适用。

  目前,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读者较以前大大增加,工作人员是否关照的过来,读者是否都自觉洗手,都是现实问题。因此,阅览室要求读者戴针织手套,但是考虑到手感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将手套的十指上半部分剪掉,这是在使用和管理之间的一种权宜之计。

  保护古籍,爱护古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但是,不是说保护手段越繁琐越好,不能搞“礼多人不怪”的繁琐哲学。古籍的保护,即要考虑文物的保护,也要考虑古籍的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