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抽象艺术落伍了?

时间:2018/10/17 10:56:11  来源:《新民晚报》

  近几个月,本市的抽象艺术活动接二连三引起了上海乃至全国业界的关注与好评。在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抽象画会的基础上,于3月举办了2018“异号”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5月举办了2018“风流——上海抽象艺术大展”,9月上海抽象画会与宁波美术馆联手合作举办了2018“异形”上海抽象艺术宁波展,将上海抽象艺术家群体共38位艺术家的作品首次大规模地亮相于宁波美术馆,为上海抽象艺术走出地域之限打开了大门。从社会意义而言,借助抽象艺术的内涵价值导向,人们可以转换获取现实的人文关照——通过对抽象艺术的理解,摆脱对具体事物的缠绕,获得抽象精神性的慰藉以及对生命意义的领悟。

  抽象艺术产生于人类文明的进程之中,自西方产生有意识的抽象艺术创作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抽象艺术发展沿用着西方历史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概念,时至今日,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即抽象艺术是否还在发展,这一概念是否真正能够涵盖我们今天的所谓抽象艺术作品?

  这是时代的追问。从历史上的西方抽象艺术作品而论,作品的基本要素还是与抽象的哲学含义相符合的,比如作品简洁、概括、降低复杂度、抽离具体事物等范式,并呈现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从当今诸多所谓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以及艺术家个体的表述来看,不在少数的艺术家认为抽象艺术的概念已不能完全涵盖个人作品的内涵。我们很容易从被誉为抽象艺术的仇德树、张健君、许德民、伊灵、何伟、牛安、姜丹丹、吴笠帆等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中感知到他们的作品中的非抽象元素。如果这一现状获得更广泛的调查并达成一定的共识之后,我想提出的是,抽象艺术的这一概念是否有必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而更替之。

  文化的更迭在于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产生出有别于过去,并且代表着时代意义的新概念。倘若我们今天创作的艺术作品从现象至本质,已有了显著变化,然而我们却依然沿用着一个百年前的文化艺术概念,今人的作品价值显然会被低估,价值被覆盖,这显然是一件让人憋屈的事情。我们为什么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新的,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概念呢?纵观历史的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些风流之士,因为他们的智慧与勇气留下了不可替代的文化足迹,同时也获得了后人的敬仰。

  慵懒地沿用历史,无须冒什么风险地简单继承,这种现状需要警醒。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