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收藏“那些年我们花过的钱” 并不简单

时间:2018/8/8 12:13:26  来源:maklaiheung

  近年来,以推销人民币产品为主要手段的所谓的“收藏公司”层出不穷。此类“收藏公司”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属于合法经营者,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组织经过训练的推销人员主要针对老年人,以承诺高价回购、组织拍卖等为诱饵,高价推销人民币产品,社会危害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收藏公司”发布人民币相关广告进行虚假宣传。“收藏公司”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夸大人民币产品升值前景,误导消费者大量购买。某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利用非法购买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宣称可免费领取国外货币,将客户诱导至销售场所后,向其大量推销人民币产品,并作出升值承诺或夸大产品升值前景。二是“收藏公司”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欺骗消费者。通过以较低价格先出售、短期内再抬高价格回收的手段,使消费者相信人民币产品的“升值空间”,从而大量高价购买,致使购买者损失惨重。如去年11月中旬,公安部门针对涉案金额近2000万元的“08.18华夏经典诈骗案”,其涉案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装帧册中人民币的销售价格,一般达实际价值的10倍左右。三是炒作冠字号码,损害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严肃性。一些商家炒作冠字号码,后三位或四位重复的人民币,在广告宣传中宣称冠字号码后三位或四位重复的人民币“这样的100元顶1000多元花”“100元=6瓶酒×298元=1788元”,以此吸引消费者。

  究其原因,主要是监督检查力量薄弱、手段不足,监管合力发挥不充分,宣传针对性不强。网监、广电等部门对广告发布媒体的管理不到位,制约不严格,没有从广告发布源头上对涉及人民币非法广告进行有效监管。同时,现有的宣传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宣传,老年人对人民币收藏品市场虚假销售的敏锐性和警惕性较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