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时间之域”高煜、陈联庆、何云昌、汪化作品联展

时间:2018/6/12 17:51:5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8-05-19 - 2018-06-13
  开幕时间:2018-05-19日 16:00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共同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草场地甲8号醉库艺术文创园A-2
  策 展 人:张宗希 张长收
  主办单位:共同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CCD版画工作室
  参展人员:高煜 陈联庆 何云昌 汪化
  展览备注:影像支持:Figure Lens 收了 张楠
  鸣谢:Tabula Rasa画廊 单向基金 单向空间
  展览介绍

  时间之域

  撰文/张宗希

  生命对我来说绝不是一系列清晰标记的转折,而是滚雪球,愈滚,一个地方(或一个时候)就愈像另一个。……监狱的公式,乃是空间的缺乏由时间的过剩来弥补。

  ——布罗茨基《小于一》

  在一个生活节奏和欲求日益加速的时代,空间流动的频繁与时间的压缩成为一种新常态,各种空间的拆拆建建也早已成为从二环内到五环外、从东北到西南的日常现象。艺术区也不例外,798院子里有两棵长在空间夹缝里的树,第一次认识它们的时候大概在八九年前,枝繁叶茂,那地方还叫“阶梯艺术中心”,现在空间正在装修,不知已换过几家老板,被修理过树冠的枝干远看像个装置或标本。——真是“辛苦骊山山下土”了。

  艺术是自由的,艺术家却未必。甚至很多时候艺术家都在“画地为牢”并各自为战,他们的作品更像是某个时间段的结晶,或者说像艺术家们在某个时期(或长期)内建立起来的一个独立疆域。
时间因素对于作品的形成有着多大的决定程度与对应关系,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观念和处理方式。何云昌的不少行为作品都是把自己规定在一个时间段内以达到某种强度或危险之境:《石头英国漫游记》则是进行时间较长的一个。2006年,何云昌拿一块石头围绕大不列颠步行一周,历时112天,回到捡起石头的地方把它放回原处……这个近乎无效的行为与“当今世界主流社会人生价值观形成对峙。”4年后,何云昌以此为基础,创作《自己和自己—第四大桥》,画面中地面和石头上分别有一个手举石头的自己。这是逆思之域。

  时间观在中国的艺术传统里一直存在,山水画里的散点透视,本身就凝聚着更多的时间维度。远看高煜的作品,那由一百多万个印迹排列在亚麻布上的《作底》系列,仿佛石窟里的许许多多个千佛洞,这耗费了他两年多的白天黑夜,以每张画上“印迹的起始数字”与“印迹的最终数字”以及二、四、六、八这样的数字命名,以及他的一点一滴、井然有序的工作方式,更像一种禅修或者源自佛家的慧识。可谓修达之域。

  如果说高煜的“时间观”是点,汪化的则是线。很多人关注她的故事:从打工妹到职业艺术家的传奇之路,却往往忽略了她真正想让世人看到的那一部分,——画中那些线条里沉淀的时空,以及那些潜藏在时空里的过往的曲折、美好和持续着的希望。美国人BillGlennie说,他在汪化的线条里,读到了悲剧感:挣扎,重生,赎罪和启示。汪化说:“我不是一夜之间就会画画的,这些情感、气场从小都在我的体内。现在,我找到了表达的方式。” ——应是命运之域。

  在2018年的新作里,陈联庆营造出一个介于真实和虚构、二维和三维、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场域。传统的书桌,欧式的桌腿,读书的少年,虎头帽子,玩具似的红缨枪,墙上那幅像是窗外风景的画中,城楼似真似假(故宫的一角?影视城里的道具?),还有那一轮圆月,到底是“淮水东边旧时月”的月,还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月?颇有喜感的是墙上那副涂有荧光色的“大哥”,还有少年的轮廓的画法,一边严肃一边嬉皮的交杂碰撞,轻和重、东与西的谐和共存,要属当下之域吧。

  “文明是不同文化被一个精神公因子激活的总和,而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翻译。希腊柱廊漫游至苔原生长的高纬度地区,就是一种翻译”,布罗茨基在《文明的孩子》中这样写到,“翻译即是寻求对等,而不是寻求替代。”艺术家们以各自的作品在“翻译”他们的审美和世界观、时间观,而我们则在试图解读或翻译他们的作品。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我能为一个更好的人所做的事:在他的脉络中延续;我想,这就是文明的要义”,在描写他与奥登友谊的《取悦一个影子》里,布罗茨基如是说。希望我们也可以 “取悦”那些优秀的艺术家,并领会和参与“文明的要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