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关于艺术世界的五处回望:索卡艺术中心五人联展开幕

时间:2018/5/22 10:02:29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2018年5月19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索卡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关于反思当代社会的艺术联展,五位参展艺术家分别是:谭军,张湘溪,陈浩洋,姚益清,周名德,现场共展览26件艺术作品,五位艺术家同来自湘岳大地湖南,但他们因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而具有了不同的艺术思考和探索。

谭军   半天堂15  200x215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6

这次展览中,五位艺术家用个自的艺术手法表达出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并且希望为观者提供新的角度思考文化之间的辩证与再创造,比如这次展览中:艺术家谭军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创作的作品在材料和画法上十分大胆,从颜料到用纸,创作的每个步骤都成为他绘画语言的一部分,他除了对纸本、布面综合材料的语言探索,还在作品中对拼贴技法有一定的探索。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张湘溪,作品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质,微缩场景的装置作品系列直面表达现实社会的现象,他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成为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陈浩洋毕业于中央美院摄影与影像媒体艺术专业,熟悉影像艺术的他,擅长为观者创造视觉上的戏剧感张力。姚益清毕业于西安美院,他将文字或词汇反覆朗诵,感受因发声共鸣带动身体内部震动共鸣,随后将画布比拟为身体,再描绘出来,以此来进行身体的内部创作。周名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他观察已经蔓延千年的中国山水艺术,并从中赋予作品的当代特性,将不同的元素打散重组,制造了新奇的多重空间,既空灵又具当代性。

姚益青   嘿(的发音在脑腔形成的共振)1   布面油画    90x60cm   2018

通过此次展览可以清晰的看到,五位艺术家在展览作品中既有对传统艺术的致敬,又显示了对当代艺术新思维的有力把握,技术面宽,画面呈现独特新颖,具有很强的社会思考和人文关怀,这都是作为新时代艺术家所不可或缺的特质。

在展览当天,索卡艺术中心还举行了相关的艺术座谈会,张湘溪、陈浩洋、姚益清、周名德四位艺术家到场,就各自艺术探索的心得体会和观众们进行了热情分享。

座谈会现场,四位艺术家从右到左依次为:张湘溪、周名德、陈浩洋、姚益清

姚益清:从“心”出发,努力探索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

我在大学时学国画,白天线描晚上酒吧的生活状态,让我觉得陷在一种新旧力量的拉扯当中不能脱身。但是当我回到湖南家乡,我的关注点就不自觉的变成了亲情、血缘和自然。因为艺术,自己和家长的距离、家乡的距离,让我对社会和家庭两种关系的思考也变得更加细致。比如画这批画之前,我在汨罗江边住了几天,这种对周遭一切的清晰感受,使我在绘画的表达中也更直接,这些情感具体到创作时,在创作中都会莫名其妙的会体现出来,因此我的创作更倾向于经验而不是理论。我的作品叫无题,就是觉得作品应该体现出个体的性格,而不是画作名字本身,它是自身视觉张力的体现,一件作品要有自己的主题性,所以每次创作对我来讲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习惯在现场写生创作,用一种不同于理论的视觉形式来表现我的所见,比如有一张创作就是我在看一个选秀节目时给我的一种观感的反馈。努力探索每一个画面自己的可能性,这是画家对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的处理,我对此探索的路程还很长。

姚益清   嘿(的发音在脑腔形成的共振)4   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8

陈浩洋:不回避,不刻意,用真实的态度做艺术

我之前做过电影,大学学的也是新媒体这方面的东西,我个人和作品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关系,反而体现最深的是来自儿时不断搬家对我的影响,直到后来考上美院,毕业后又回到湖南,种种空间距离上的变换,不断引发我的思考,并持续体现在我的作品里。这种故乡之情,以及空间上的不断抽离,始终伴随着我,我不清楚这种感受与我的作品有没有明确的关系,也没有很用心的去考量过。14年我才从电影才转到艺术创作上来,我的体验就是原来电影创作和当代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我大学学是的新媒体艺术,后来又从事电影创作,对材料和方法都很熟悉,以此为基础,我再面对艺术传统,有时就会很挣扎,但是我尽量采取不回避、不刻意的态度去接触。我觉得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做艺术首先应有的态度就是真实,创作一件作品是很艰难的,没有真实的态度很难走下去。其次是个人对当下信息很有效的转化能力,这同样很考验一个艺术家。

陈浩洋   温床  120X180cm  摄影  2014

周名德:有传承的突破,有参考的创新

我的家乡是张家界,四面环山,有时还会烟云飘渺,就像人间仙境一样,这可能无形中对我的专业也有影响吧,从小生长在大山中,总觉得大山有些神秘,对山的这种认知,对后来的国画探索有一定的影响。我在美院经历过严格的传统艺术的训练,尤其喜欢宋代绘画里体现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我去爬山去体会自然,逐渐明白这都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归纳,我学习宋画,学习他们的语言方式,但是我活在当下,有我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因此我认为这种古与今的关系是艺术家最该要梳理清楚的。以前是局限于国画、传统当中,现在我觉得,西方的艺术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的,我们要有传承的去突破,也要有适度参考的创新,把握分寸不乱来。在我接触的当代艺术家当中,他们都对我的水墨探索有不少影响,一个艺术家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的可能性非常小,理想生活的实现很困难,我们要寻找自己的路。

周名德   此山中16    100.5X188cm   紙本水墨   2017

张湘溪:用现实呈现现实

我从小就离开了了湖南,大部分时间都在在广州和北京,所以湖南对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户口和籍贯的概念,对我的创作并没有很多影响。我大学是在广美读的雕塑,对传统的认知,多是关于雕塑方面,尤其是寺院雕塑,我在学院派里学习,也并没有很局限于传统,而是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走,去摸索,像国画以及传统雕塑,它们有很高的高度,“喜欢”这个词,可能是我一直持续研究、学习的它们的动力。但在创作时我更喜欢加入个人的情感和我看到的细节,打破传统的语言束缚,走自己的路,在生活中体悟。作品加入自己的想象,在现实世界的更大的群体中就会形成共鸣,这种感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我创作的力量。因此更多的时候我是用现实呈现现实。我们这代人看的东西和老一辈不一样,我们接受的信息更多,态度更开放,去掉了宏大的、主题性的这些东西,对艺术自身的思考也会更加纯粹。

张湘溪   无星级酒店厨房    53x43x32cm    唯一版微波炉装置    2017

据悉,此展览将持续到6月24号。

其他参展作品:

张湘溪    独自等待    40x40x46cm    唯一版电视机装置   2008

陈浩洋   和   一张木桌子和四把木椅子    尺寸可变   2015

张湘溪《仿五代赵喦八达游春赛马图》 104-104   绢本设色2012

周名德    凡所在二    99x136cm 金笺纸设色  2018

谭军    半天堂41   200x104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8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众在观看作品

观众在观看作品

展览局部细节

展览现场

 座谈会现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