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城市/自然 /不远/不近”李玉双纪录片展映会&跨界对谈活动举行

时间:2018/5/21 9:43:24  来源:艺术中国

对谈活动现场

艺术是大自然的恩赐,我的灵魂已与自然融为一体。——李玉双

  一位白发老人走在高楼之间,他闲庭信步,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着孩童般的天真,用单纯之心发现着并不遥远的自然之美。20分钟的时间里,纪录片带领着观者一起前往李玉双的绘画艺术世界,跟随他一起走过日本的地铁,花莲的海边,深山的树林,夏日的湖边,体验自然之美,艺术之心。

纪录片中李玉双在写生

  2018年5月16日,由刘欲晓、李新天、东美召集主持的“城市/自然/不远/不近”——李玉双绘画艺术展纪录片展映会&跨界对谈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举办。

  在李玉双绘画艺术纪录片放映之后,观画中心负责人、李玉双女儿李冬梅介绍到:“这一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都是我的哥哥李新天来完成的。他这几年一直跟着父亲出去写生,在陪伴和照顾之余进行了视频的拍摄。其实父亲有一个画室,但他不在里面画画,他喜欢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进行写生创作。这几年台湾的海边、日本的地铁街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大多数时间他会在家附近或者河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去作画。今天播放的纪录片只是哥哥拍摄完成影片中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大家看一下父亲绘画的状态”

展出作品

观众观看作品

  之后几位嘉宾立足于李玉双先生六十年始终如一日地对自然的写生坚守和独立研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电影、美术、动画、媒体)出发来讲述艺术创作与对社会生活的仔细观察、对自然的钟爱之间的“爱恨纠葛”。

  其实纪录片展出最早就是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提出的,他从两年前开始构思展览,他谈到:“通常大家来到大剧院都是看演出,但我们也想让大家在此了解其它艺术门类和形式,这也是我们策划一系列展览的初衷。在十一年间,我们举办了350多场展览和活动。看到这次李玉双老师的展览,大家可能觉得和以往在博物馆、美术馆展厅中看到的不太一样。我们想要在相对自然的静谧环境中,展现出李玉双老师对大自然的写生;以聚焦式的展陈,让观众体验到艺术家创作的心态和艺术理念。”

 

展览现场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与李新天是中学同学,都是在1985年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从小和李玉双老师认识。她回忆道:“那时候我们很小,但看到李玉双老师天天在画。我觉得初心很重要,能够指引人生走什么样的路。那时候李玉双老师在一家工厂当工程师,但闲暇的时候会一刻不停的画,像是在玩儿一样。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都在画画,这个‘玩儿’就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画的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折射出了他内心对于自然的向往和美好的感受。作为李可染的儿子,李玉双老师并没有刻意去模仿父亲的画风,而是继承了父亲刻苦钻研的品质,并且把科学和艺术结合在了一起,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正如李可染所说,艺术是寂寞之道,最孤独最自我,也最自由最美好。”

展览现场

  观画中心负责人、纪录片导演、画家儿子李新天一直跟随父亲写生的脚步,他提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把自然当做他的生活,所以本次活动的主题命名为‘城市/自然/不远/不近’。他觉得自然界中规律的东西是一样的,小河沟边上的树枝和高原上的树枝,结构和原理是一样的,美的东西是一样的。其次他感受得最深的是自然界保护的不够,有很多破坏的厉害,有很多人工强加的东西,人人都有保护周围环境的责任。还有在海边作画的时候,当时天已经渐渐黑了,周围亮起了灯,我们从摄影的角度来看已经都是黑和白了。而父亲从长期绘画的画家之眼所捕捉到的,却是‘不会黑的大海滩’。”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随后在发言中谈到,李玉双老师的画作联想到了印象派,而印象派也是从光科学出发,来观看世界再表现在画布之上,李老也是在创作中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画家肖虎也认为李老从选择印象派作为创作的切入口与他理工科的出身有关,他的画有很高的技巧。而媒体人、跨界评论人洪眉则评价道:“李老先生的作品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能量,并不是技术或是工艺。这个社会有些浮躁,而李老先生的作品中有一种安静的力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图文/孟媛)

展览现场

活动现场

展览现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