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表·相”王立伟雕塑展将开幕

时间:2018/4/23 18:31:23  来源:新浪收藏

  展览主题

  表·相—王立伟雕塑观摩展

  展览时间

  2018年4月29日-5月28日

  展览地点

  798时代空间

  主办单位

  北京798时代空间

  展览介绍

  “人,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人类永恒关注的话题,也是很难很难说清楚的。从菲迪亚斯到米开朗基罗,从罗丹到贾科梅蒂,雕塑家都在尝试着描绘身体中的灵魂,或者说是被赋予灵魂的肉体。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都以身体作为精神的容器来塑造,而将身体最外层的物质呈现载体,皮这一材料运用在作品之中是王立伟的表达方式。

  这也是本次展览主题“表。相”的由来。

  青年雕塑家王立伟的“皮质雕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创造。这种具有独创精神的材料选择和形式表现,以一种柔软温馨、更接近生命本体的语言形态,一下子拉开了和硬质的传统雕塑的距离,使其在当代雕塑领域中独树一帜。

  以皮质材料“包裹”已经成型的雕塑,这个最初的动议具有很大的实验性质。因为它不是为自己塑造的人物设计一件衣服,而是为其“植皮”!他需要用大小不同的很多块“皮”,通过组接、粘合、缝制等技术性程序来完成。而恰恰是这一过程为他的作品带来一种特有的品格。皮块与皮块的衔接、衔接部选择在哪里、衔接的宽度(多余部分)如何确定,以及衔接部分的横截面(立边)如何处理等等,这些细节给艺术家富有个性的表现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如果是一件以寻常材料完成的人体雕塑作品,艺术家可能在“人体”身上留下或者强调工具制作的痕迹,但不可能出现与身体本身无关的空间、光影和线条。但当王立伟为已经塑造好的人体“植皮”的时候,空间、光影、线条这些形式因素就自然成为这件作品独特创造的关键。从头发、五官、体毛到身体的每一个局部和细节,都因“皮革”这一特殊材料的使用而变得生动而有创意。特别是在皮与皮粘合后被染黑的那些横截的“立边”,奇异地成为附着在人体上无法剥离的“线组织”。

  在一定的光影下,这些线组织形成陌生而奇妙的“人体”新的“空间隔离”,而这种人为的分割并非人体所本有,它们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虚体结构”,并且成为一件雕塑最具有魅力的部分。特别是皮块在粘合与缝制过程中产生的线条和多余部分形成的特殊空间光影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强烈的线条和光影是对身体结构的抽离与重组,使每个局部都与众不同,并且充满令人兴奋的视觉效果和形式张力。它们依据人体的结构而来,但并不纯属于人体的“结构线”。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些线是在皮块与皮块自身结构中产生的,因此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以线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线的出现,王立伟的雕塑不再是“雕”和“塑”,而是具有了一种以线造型的“绘画性”效果,虽然这些线不是画出来的。在他的皮质雕塑中,常常幻化出一种“席勒式”的简约凌厉的造型风格。不只是线条的出现使雕塑具有一种绘画感,而且有些局部如眉毛、眼睛、嘴巴等虽然是使用了一种线型材料,但其效果却直接呈现为一种绘画性。雕塑虽然是在三维空间中展开,但传统雕塑中的衣纹处理就常常是平面的、绘画性的。一些当代雕塑家也试图在雕塑中寻求绘画性的效果,例如向京,她就是把雕塑当做“素描稿”,通过“着色”——即在雕塑上“绘画”来完成。这和传统的彩塑不同,她的目标是使更富于感性的色彩语言成为她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雕塑的材料,皮革是一种来自动物体的有机物,皮质本身的生命感既是生命结束后的物质留存,也是生命永恒的见证。艺术家通过皮革这一材料,使生命物质以艺术的方式回转到艺术的生命体中,呈现出一种可触可感的视觉真实性。正如艺术家所说,“皮革作为雕塑的一种材料语言,更加凸显出与生命有关的主题,正是生的延续与死的终结,构成东方生死轮回的哲学观,凸显出生命的易逝与永恒”。

  但王立伟的皮质雕塑,又不完全是在“再现”的观念下使用这一材料,虽然皮质材料温馨、松软的感觉可以使我们回归到一种生命体验之中,但他给雕塑“植皮”并非一味地让观者回到“皮肤”的感觉之中,为此他没有做“肤色”处理,相反,他常常根据作品需要辅以一种主观色彩。

  不是不同的材料可以创造不同的语言,而是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家对某种材料的发现和借用,实际上就是开辟了一块属己的语言领地。但这块语言领地给艺术的进一步拓展可能提供多大的空间,这是王立伟需要面对的课题。从他的新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断向前拓展的迹象,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期许,愿他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有更多更新更趋近当代状态的突破。

  文章选自《形 的 延 伸 与 线 的 创 造

  ——王立伟的皮质雕塑》

  作者:贾方舟(著名策展人、批评家)

  艺术家·王立伟

  王 立 伟

  1983年生于黑龙江

  200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硕士学位

  现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教师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收藏情况

  筑中美术馆 中间美术馆 和阳美术馆 中心美术馆 鼎立艺术馆 0艺术中心 梅江美术馆 中国雕塑学会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及私人收藏

  获奖情况

  2012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曾竹韶大奖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 获中国雕塑青年新锐奖

  “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 获中国雕塑佳作奖

  2016年首届中国佛教当代艺术展 获银奖(金奖空缺)

  作品入围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 英才计划

  近年展览情况

  2018年

  表·相——王立伟雕塑观摩展 798时代空间 北京

  为宅雕塑·2018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2017年

  穿越“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 斯里兰卡

  穿越“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 曼谷

  2017年库里蒂巴双年展 库里蒂巴

  启航2017“青年艺术+”国内巡展北京站 北京

  “再塑造”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展 北京

  “新维度”2017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家提名展 北京

  2016年

  新视点“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 柏林

  新视点“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 马斯特里赫特

  “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 山东

  新视点“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 河内

  2016“青年艺术100”北京启动展 北京

  “初·计划” 上海

  “关键链接”中瑞艺术展 瑞士

  “图像视点”青年艺术+海外巡展 新加坡

  翼——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巡展 北京

  2015年

  保护鲨鱼·艺术巡回展 北京

  回归·山水美术馆开馆展 北京

  城市之光·当代雕塑与装置博览 上海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 北京

  2014年

  第二届磐基中心艺术节 厦门

  首届恭王府·时代肖像艺术展 北京

  ART TOMSON 当代艺术沙龙展 天津

  “we are young”青年艺术家十人邀请展 北京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 济南

  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太原

  “天天向上”-名师提名展-山东展 济南

  “致青春”——南通中心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成长计划 南通

  成都中国当代青年雕塑邀请展 成都

  2013年

  “天天向上”筑中美术馆2013年度名师提名展 北京

  “第五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首尔

  “2013年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 北京

  “空间的肖像”2013芳草地艺术节 北京

  “色温”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 伊斯坦布尔

  “师道”——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师生联袂展 大同 北京

  “语言的飞扬”——中国雕塑年鉴展,中国国家大剧院 北京

  “呈”——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 北京

  2012年

  “天天向上”——2012筑中美术馆年度名师提名展 北京

  “倾塑 艺述”——当代雕塑艺术展 北京

  中国当代雕塑家作品展 青岛

  2012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曾竹韶奖 大同

  2012首尔国际雕塑邀请展 首尔

  “空眸” 大河画廊 北京

  “启” 今日美术馆 北京

  “应物象形” Eli Klein Fine Art 纽约

  2011年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 中国雕塑青年新锐奖 温州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第二届重庆美术双年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中国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长春雕塑公园美术馆 长春

  “大学时代-2011中国艺术院校优秀作品专场”预展 北京

  “戏”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 北京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青年推介计划”全国巡展 798学会沙龙展览 常熟美术馆 南通中心美术馆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北方雕塑展” 汉堡

  “用功” 0艺术中心 北京

  “艺术关爱生命” 悦·美术馆 北京

  2010年

  “塑说新语” 新时代画廊 北京

  2009年

  “不在现实” 0艺术中心 北京

  2018/04/29-05/28

  “表·相”王立伟雕塑观摩展

  欢迎莅临品鉴交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