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国宝成网红 传统文化强势圈粉

时间:2018/3/25 10:21:22  来源:新华日报 顾星欣

  “叮咚,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最近播出的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迎来好评如潮。这部“微纪录”以100条5分钟的短视频,让读者“充电5分钟,穿越8000年”,很快就引来大批年轻粉丝,豆瓣评分高达9.5,口碑爆红。如何萃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打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爆款”文化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带给我们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启示。

  在年轻人中人气很高的哔哩哔哩弹幕网站上,很多年轻观众激动地表达着自己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喜爱。5分钟的篇幅、生动有趣的表达,被评价为“短而惊艳,跃然灵动”。“欲罢不能,一集接着一集,根本停不下来。”节目组走心的制作,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很有创意的文案,惊艳的文物遇上精湛的拍摄技巧。” 看完后,一位观众感叹,“猝不及防寻到了自己的根”。这两年来,传统文化热度上升,魅力风靡全国。同时,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节目,正在引发荧屏热潮,宛若股股“清流”,滋养人心。《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越来越多的文物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久前热播的《国家宝藏》,向观众展现了宝贵文物背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讲述中华传统诗词的节目同样高热,《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全民收视热度还未减温,央视新近打造的大型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又成为荧屏爆款,将经典诗歌用音乐唱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优秀的文化节目,唤起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认同,也让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

  这当中,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年轻人正在成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call”的主力粉丝。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在青少年,怎样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再干巴巴地藏在书本里、博物馆展柜里,而是真正穿越时光、温润人心、渗透生活,就需要社会发挥创意,找到其中那个巧妙的催化剂。

  短短5分钟一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靠什么来吸引年轻人?它最受追捧的,首先是优美的文案。说到《人头壶》时,“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说到《贾湖骨笛》时,“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说到《玉组佩》时,“我在地下已经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这一句句优美如诗的文字,字字“走心”,不仅传递出国家宝藏的故事,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日趋升级的知识趣味和审美口味。

  学会讲故事,是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要求。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性,让它们本身就凝聚着一幕幕故事,具有“自带流量”的特性。就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后母戊鼎、何尊、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在生动有趣的旁白里,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一幕幕清晰起来。面对画面,观众浸入式地观看与想象,“仿佛能看见那吹奏骨笛的先知,仿佛能看见商朝的先祖们一脸肃穆地祭祀,妇好立于战车之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要吸引年轻观众,更要学会以现代的方式说故事。“微纪录”的5分钟形式,短小精悍,注重新技术包装,可以让都市年轻人在零碎的时间片段里,用手机来学习中国文化。此外,《如果国宝会说话》还以年轻人热爱的一个“萌”字,成功打动人心。比如讲到一尊呆萌的青铜器时,将它形容为“愤怒的小鸟”。讲到甲骨文时,让甲骨卜辞变成了动画片,一幕幕动了起来,演绎出了商代男子的一天,这些都能让年轻观众会心一笑。

  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仅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回顾这两年来的“现象级”文化爆款产品,无一例外有着自己独特的新意。《国家宝藏》不再是简单地秀文物,而是创意性加入了真人秀、戏剧舞台表演;《中国诗词大会》融入比赛机制,增加了悬念和可看性,激发了大众观看的热情;《经典咏流传》更是将诗歌用唱的形式重新演绎,让人耳目一新。它们的成功,无一例外地证明了时代创新的必要性。

  这些成功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也提醒我们回归当下,认真解码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诉求。事实证明,年轻人并不仅仅关心明星偶像、娱乐八卦等时尚话题,同样对历史文化之根充满好奇。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何将它的内涵更好地萃取出来,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正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努力。

  “中国风”历久弥新,中国古典审美日趋流行,在“经典”与“流行”之间,蕴藏着无限商机。一年卖出10个亿的故宫文创,不仅有“萌萌”的胶带纸、扇子、手机壳,还有时尚的挎包、耳坠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国诗词大会》同样让一部部诗歌类图书热卖,带火了图书市场。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追逐的风尚,靠的不是高大上的说教,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认同。

  我们正处在一个姹紫嫣红的文化春天里。各类文化现象一片火热,透露的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情。可以肯定的是,荧屏上的文化节目,并不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形式。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形式,让更多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有了更多的网络“爆款”,才会有更多年轻人被传统文化“圈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