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Think with Google, 科技为艺术插上自由的翅膀

时间:2018/2/10 11:49:17  来源:艺术中国

Think with Google年度峰会现场盛况

  提及Google,你会想到什么?强大的搜索引擎?极具标示性的红黄蓝绿logo?AlphaGo?谷歌街景地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2018年2月6日,谷歌在北京召开了Think with Google年度峰会,通过其对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及案例分享,给大家呈现了Google之于日常生活、企业经营、个人应用、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峰会现场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致辞

  自古以来,科学与艺术一直相互作用,关联并行。它们如同驱动人类理性与感性的两架马车,在人类文明及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推动着时代的进程。正如谷歌中国AI中心总裁、谷歌云AI研发主管李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的,通过Cloud AutoML基于对用户需求和前沿研究的分析,图像是用户需求的第一位。而在此基础上的谷歌又是如何通过其科技力量实现对艺术作品和图像的呈现和处理呢?

谷歌中国AI中心总裁、谷歌云AI研发主管李佳主旨演讲

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项目主管皮埃尔·卡萨(Pierre Caessa)介绍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

  数据从来都是一种有力的佐证。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项目主管皮埃尔·卡萨(Pierre Caessa)为观众呈现了这样一批数字:6年多来,“谷歌艺术与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的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全球超过1500家文化机构合作,形成总计600余万份艺术及文化档案。该项目不仅启动了3D照相技术扫描录入全息作品图片,同时推出“十亿像素”技术,以高清分辨率完美呈现和还原艺术品各个细节。在中国,谷歌已与28家合作伙伴联手展出超过13000件展品,超过500场在线展览以及30套360°全景图像。它走近中央美术学院,走近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走入各大主流美术馆,甚至深入边远山区民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庞大的人文艺术探索及归类体系中。“谷歌的‘基因’就是要让全球的信息共享。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是非盈利的。”皮埃尔补充道。

活动现场 ,观众与数字艺术作品库人机互动,找到匹配的自我画像

  峰会现场,皮埃尔展示了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对于博物馆数据分析、艺术品相似度识别、观众与线上数据搜索互动的经典案例。除此之外,谷歌也积极在线下开展文化艺术驻地项目(Google Tilt Brush),为全球艺术家提供新的创作机遇,在中国,孙逊、曹斐、杨泳梁等优秀的新锐艺术家也早已参与其中,在打破国界的话语平台上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探索文化语言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联与碰撞。

科技与艺术描绘出跨越时空的宏伟蓝图,为观众提出新的观展视角

  在“十亿像素”技术的展示中,谷歌似乎为观众抛出了一道新的设问:“相信肉眼吗?”“还是相信谷歌吧!”在十亿像素的“黑科技”下,观众在不断的“点击放大”中看到了日常肉眼中所无法察觉的颜色、肌理等细节。艺术作品在科技的“显微镜”下呈现出新的面貌,在超越肉眼认知极限后宛若得到了“再生”——这是一个无比清晰与精微的神秘世界,它,更接近真实本身。

互动体验区的有趣程序

机器人正在为现场观众描绘画像

机器绘制画像展示

  峰会体验区,观众们通过上传自拍像与谷歌全球线上艺术作品的数据库发生关联与互动,现场匹配世界各大美术馆的杰出作品。亦可参与到Smart Artist项目中与IOIO Plotter程序画家人机交流,绘画出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画像”。

十亿像素展示

AI Drinks Bar互动体验区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强大的搜索与数据处理系统,不论科技或人文艺术,个人应用还是企业营销系统,Google的涉及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惊喜呈现,更是一种关乎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视野。回望本次峰会主题:Think with Google,也许给我们更多启发的是“Think as Google”——像谷歌一样思考,它所展示的不是一个app的开发或是模式的分享,更是一种格局和胸怀——让全球信息共享,为人类文明资源延续而护航。(文/良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