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徐小国个展:星光
2022/4/30~2022/6/26 北京
凝视的冒险
2022/4/29~2022/5/29 四川
侯子超:厄尔塔
2022/4/30~2022/6/5 北京
首届“TAG·新当代艺术展-啟航”
2022/4/29~2022/7/31 其它
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特展————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2022/4/28~2022/7/3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第四届 JINGART 艺览北京
2022/5/26~2022/5/29 北京
昨天堂——严明个展
2022/4/23~2022/6/20 其它
郭隆耀:白凤凰
2022/4/23~2022/6/25 深圳
谭英杰:被偷走的外壳
2022/4/23~2022/5/20 北京
Photoshop装裱
2022/4/23~2022/6/11 深圳
沉浸的灵光

  这个展览集结了一批活跃于沪上的艺术家,试图探讨两个问题:一,在不VR就不时髦,不科幻就不前卫的语境下,低技术版本的当代艺术创作,如何能对“重口味”当下人生效?二,在镜头效果往往远超越现场效果,屏幕浏览每每取代对面凝视的现实里,作品的现场为什么依然必须?这两个问题并非为某种回潮的保守主义趣味张目,而是为“技术+娱乐”所带来感官膨胀去魅。毕竟,正如策展人所言:“对于今天忙碌的人群,真正的放松不是放空,而是充分地沉浸。放空只是让身体松弛,而沉浸则是让心灵自由。”而艺术之所以能够让人“沉浸”,并非完全乞灵于“通感”,而更在于启发“想象”。




卢甫圣《东方图像志 · 霁》180X96cm,纸本设色,2014

  在技术高扬的时代,艺术将去向何方?是成为附着于物的花边,如同当年栖身于宗教一般安于展现科学的造物,成为新时代的呈现工具;亦或是固守着审美愉悦的职能,却眼看着感官的体验被其他媒介刺激地绝尘而去,难忘项背?如果我们依然相信艺术可以有裨益于心灵的动能,那一定不是无条件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营造一个沉浸式的环境,以某种抑制感官接收强度的自我意志,挪出时间,放下工具,让肉身来至于现场,通过直观地凝视与聆听去感受艺术作为人所创造的“无用的造物”,所蕴含的“可见的灵光”。


何曦 看海 绢本水墨 80X150cm 2016


陈心懋 有花鸟云雨的灵石图 九连屏  宣纸,水墨,综合材料裱板138x540cm 2009一2010

  “灵光”的概念因为著名学者本雅明的阐发而闻名。本氏用“灵光”这一带有宗教情怀的隐喻,在相当程度上指代艺术品的神秘韵味和受人膜拜的质素。艺术家以职业的敏感去感受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独特的波长和调性去发出声音,而每一位观看者,都是以自己独有的频道,通过作品与艺术家进行“耳语”,这无需大屏幕,不用一起鼓掌,更没有弹幕,这种方式已稀松平常又无处不在。今天,人更多通过机器来观察与展现这个可见的世界,通过数字与网络技术编织虚拟化的存在感。因此,本次展览一方面试图正视技术给视觉艺术本身带来的变革,尤其是给那些并非基于工具理性的艺术创作形态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则集中呈现基于身体经验与内在感受的创作样式,以“可见的灵光”象征作者与观者之间更直接的互动关系。


蔡广斌 东滩 水墨宣纸画布+影像画布 130X210cm  2010


王劼音 夜色 布面油画 220X170cm

  在此基础上,本次展览试图营造“沉浸”的状态。王劼音、卢甫圣、陈心懋、杨冬白、黄渊青、蔡广斌、何曦、王天德、石至莹、王燮达等上海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强调专注的内在品质以及不具有侵略性的语言气质,他们的作品沉静而不寡淡,丰富而不嘈杂,专注而不保守,跨界而不牵强。在作品的呈现上,我们也摒弃了多余的视觉元素干扰,以衬托作品内在的整一性与丰富性。对于今天忙碌的人群,真正的放松不是放空,而是充分地沉浸。放空只是让身体松弛,而沉浸则是让心灵自由。艺术中的沉浸体验会锁定人的某些感官,从而让思绪和想象肆意飞扬。“沉浸的灵光”在今天则更代表一种将美融入生活的智慧,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饰喧嚣,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


杨冬白 无题 铝板着色 228X117X18cm 2016


黄渊青 无题   丙烯 布 150X130cm 2015


王天德 后山 宣纸、墨、焰 55X67cm 2017


王燮达 灵感1203 藤 纸浆 硅胶 298.5x96x114cm


石至莹 沙海 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12


卢甫圣 月到中天 纸本设色 252X125cm 2007

  “沉浸的灵光”开幕演出

  光的持续音

  此为钢琴曲、电子乐与昆曲的跨界现场作品。由“光”出发,由“音”贯穿,将本雅明“光晕”说中所强调的肉眼观看过程中产生的某种主观经验,与我们日常的“沉浸”体验相关联,通过音乐、戏曲艺术的跨界碰撞,提炼持续的时间性概念与视觉艺术的空间性相交互。

  钢琴、电子乐

  朱林蕾

  昆曲演员

  杜丽娘、红娘:倪泓

  春香:于星悦

  笛子:杨子银

  化妆:夏永凤

  服装:孟凡俊

  1、肖邦《前奏曲》

  2、西厢记 · 佳期

  3、星光、时光、月光

  4、牡丹亭 · 寻梦

  5、舒曼《梦幻曲》

  6、牡丹亭· 游园


倪 泓

  倪泓:国家一级演员,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梁谷音、刘健。先攻闺门旦,后改花旦。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表演班、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戏曲表演专业,现工作于上海昆剧团,为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戏曲表演专业特邀教师。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和第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在2002年由联合国和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荣获大奖--“促进昆剧艺术奖”、2009年6月因出演昆剧《西厢记》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荣获2009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文艺人才奖”。


朱林蕾

  朱林蕾:一位不可多得的集创作、演奏于一身的new classical音乐人。他的音乐具有极简主义特征,在时间的流变中着迷于细微的声音变化,如几何般的机械韵律中蕴藏着丰富而内敛的情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他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两岁半接受古典音乐训练以来,横跨钢琴与指挥,师从钢琴家杨韵琳和指挥家张国勇教授,赢得了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包括2009年亚太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最小年龄入围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全世界唯一针对23岁以上职业音乐家里赫特国际钢琴比赛,2015年在全美音乐大赛中夺得原创作品组金奖。

  参与作曲家谭盾工作室,完成了三部电影音乐作品《卧虎藏龙》、《夜宴》、《英雄》的音乐会版,歌剧《秦始皇》,多媒体交响乐《地图》,音乐建筑实景秀《天顶上的一滴水》首演等工作。随后,更多地投入到原创音乐会的创编与演奏中,参加“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子音乐周闭幕式,创编双钢琴与现代舞,合成器与古典原声乐器呈现的动漫音乐会,以音乐治疗为主题的音乐会、音乐剧, 以及大胆探索古琴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中国传统音乐创新。在各类不同主题的音乐活动中,他坚持将古典音乐审美与流行电子音乐技术结合,成为国内探索严肃音乐与电子音乐结合的开创者之一,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好评。

  沉浸的灵光 预告

  开幕时间:2017年8月6日16:00

  开幕演出:光的持续音

  展览时间:2017年8月6日-11月6日

  展览地点:上海BA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列):蔡广斌、陈心懋、何曦、黄渊青、卢甫圣、石至莹、王劼音、王天德、王燮达、杨冬白、时空旋钮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