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可怕的事

时间:2005-7-25文章作者:


陈履生



    如果凡高博物馆的馆长是一位画家,而且所画的风格(包括与风格相关的材料、技法、形式等)和凡高一样,甚至达到乱真的程度,那么,你可以想象这对凡高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著名画家的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单位,都是研究、收藏、展示相关画家的权威机构,也是鉴定相关画家作品真伪的权威单位。现在问题来了,这一权威单位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却是与相关画家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位作品的生产者,他所生产的作品与他所领导的博物馆、纪念馆中所收藏、研究、陈列的作品几可乱真,社会上的作伪者极有可能利用他所生产的作品,运用改制、改款等常规的作伪手段,使之变成相关画家的作品,显然,这样的鱼目混珠会给鉴定带来困难,给市场带来混乱。当这样的作品转到这位生产者手中时,其权威性的地位就决定了说真、说伪全在他一人,这时候,他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如果他凭借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的博物馆或纪念馆收购这些画,或者指导他人收购这些画,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一位画家、馆长,就会变成一个利润丰厚、他人无法企及的大商人,轻而易举地生产几幅凡高的画,就是亿万富翁。反过来想想,这样的人是否适合当馆长,相信答案是肯定的。过去,在中国的文物考古界,从业人员是不允许收藏的,其理由就是为了杜绝以权谋私,因此,这也就成了一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现在,国内有一家著名画家×××纪念馆的馆长就是一位以画×××风格几可乱真的画家。最近,这位馆长通过媒体爆料,一幅×××的假画“将以数百万元在京城即将举行的一次大拍中起拍,该画预计将拍到上千万元”,其真正的作者即为×××纪念馆的馆长。这位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画为自己十多年前所画”,这位馆长还介绍自己“习惯于在画的旁边题款,一些画商就会把款割掉,重新添款后送到拍场。此次上拍的这幅画,为十多年前他默写的一幅×××画,因觉得构图不错,默了两幅,当年以一千元一尺的价格卖出去的”。他还说:“几乎在每次大的拍卖会上,他都会看到自己的画变成‘×××画’上拍。常常有人说:‘×老师,你的画成交了。’ 他只好回答:‘但已经不是我的画。’他也觉得很荒唐,‘怎么搞的,我又看到我自己了,但是,不是我的’。”


    这无疑是平地一声惊雷。那些花了成百上千万元在拍卖会上买了×××作品的藏家可能睡不着了,会辗转反侧地思考如何将手中的接力棒传到下一家的问题。而由此引起的对于相关问题的反思,可能会浮想联翩。实际上,这位画家、馆长的揭秘,也印证了人们多年的猜测。如果不是他的揭秘,那人们永远是猜测。现在秘密揭开了,人们会感到非常可怕,它对当下火热的艺术市场无疑会形成巨大的冲击,会让人们重新审视那些几乎隔三差五就出现的拍卖会上价值连城的“名画”,实在是太可怕了。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