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书画鉴定的悲哀![]()
陈履生 今年的3月15日,珠海博物馆发生了一件"珠海黎关画展遭3·15打假事件",虽然轰动一时,但是,不了了之。本来,不了了之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有人在网上发了"事件经过"的文章以及相关的资料,以诉冤情,却使沉渣泛起,死灰复燃。透过这一公开的"经过",我们不难从中看到当代中国书画鉴定的悲哀。 文中提出了“书画鉴定要科学,要有科学根据,要由鉴定专家说了算”,按常情,这一说法没有什么毛病,理所当然。可是,细细想一想,书画鉴定的“科学”在哪里?“科学根据”在哪里?“要由鉴定专家说了算”也没有错,这是针对家属的,因为家属不一定是专家,家属中一窍不通的多的是。可是,“鉴定专家”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拿鉴定黎雄才、关山月的画来说,是玉器、瓷器、青铜器等的“鉴定专家”说了算?还是有宋画、元画、明画或四王、石涛、扬州八怪的“鉴定专家”说了算?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会得出绝然不同的结果。显然,“鉴定专家”不是万能的。如果,在这个事件中指责关、黎的子女不是“鉴定专家”,是有其合理的因素的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指出——为这一事件出来作证的某一画家也不是“鉴定专家”,而那些顶着“鉴定专家”的名而出具鉴定证书的人之中,绝大多数的人也不是鉴定黎雄才、关山月的专家。 那么,当代中国书画鉴定的专家在哪里?如何才能称得上“专家”?这是值得反思的。毫不讳言,在当代中国书画鉴定领域内,存在着巨大的“专家”黑洞。很多人利用这个黑洞,并利用这个黑洞中的不分青红皂白,以“专家”称谓来浑水摸鱼——出具与一定数额金钱相应的“鉴定证书”;收取“鉴定”的红包。而这些在“专家”的光环笼罩下,一切显得是那么“合情合理”,至于,社会的责任则全然与之无关。如此等等,都是一些局部的小利,却伤害了中国书画的声誉。前不久,一个外国人为在某名人纪念馆商铺内买的名人绘画赝品而提起诉讼,结果赢了,不管其中的某名人纪念馆的声誉是否受到影响,但是,这个老外可能以后再也不敢买中国画了。 “珠海黎关画展”的“事件经过”,还提到了与专家相应的“权威的”出版部门,这又是在拿一个公开的秘密来说事,现在“权威的”出版部门出版假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实际上,在当代中国书画领域,“专家”和“权威”都已经出过了问题,反映出了商业社会的一般规律。至于“公益性质”,以此为名目造假的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像珠海博物馆这样的“专业”单位、“权威”部门,如何对待当代中国书画方面的展览,通过这个事件需要引起注意;至少通过这个事件应该清楚当代中国书画有个棘手的真假问题。还有像“事件经过”披露的“捐献了一幅陈大羽先生的雄鸡作品给珠海博物馆做馆藏留念”,珠海博物馆就向这批画的藏家颁发了珠海博物馆艺委会顾问的“证书”,就更需要慎重。 新闻链接: "珠海画展"出现截然相反鉴定结论 光明日报2005-05-17 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珠海"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真伪之争(参见本报3月20、23、29日、4月3日相关报道)如今又爆出新闻,撤展月余的画展作品竟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鉴定结论:国家博物馆等权威部门书画专家鉴定黎雄才画作全是真迹,而岭南派画家们则指认全系假冒。 珠海市博物馆负责人今天向记者出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4月26日出具的一份由陈瀚文先生(又名陈海涛)捐献的两幅黎雄才画作的收藏证书及其此前在珠海举行的黎关作品展展品的鉴定意见:《松荫飞瀑》、《岁寒图》等34幅黎雄才作品"经专家鉴定为岭南派艺术大师黎雄才先生所作真迹",在每份鉴定结论上签名的有史树青、杨新、杨臣彬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中国美协和天津文物鉴定委员会等单位的14位国内知名的书画鉴定专家。 据悉,这些黎雄才画作是在撤展以后,由收藏家本人送往国家博物馆请专家按照严格的鉴定程序给出鉴定意见的。来自北京的鉴定意见似乎并没有给3月份发生在珠海博物馆的"画展风波"画上句号。近两个月来,广东美术界指责珠海"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展品全系假冒的报道和文章不断出现在国内许多媒体和网站上。由某文艺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组织的鉴定专家们曾在3月24日下午专程到珠海作"现场鉴定",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王玉珏、广州美院国画系主任梁世雄、广州美院国画系副主任陈金章、广州美院关山月研究室主任陈振国、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陈章绩、广东画院副院长伍启中等岭南画派专家一致向在场的广东省公证处两名公证员、律师指认展品全系假冒,有认为《江沉天地外、山色吾望中》落款的"才"字写法不对;有认定《深山飞瀑》的鸟儿画法不像;有指证黎老从未画过像《秋树白猿》中那么大的猿;有指证《深谷幽香》画中的梅花细枝紊乱且交叉,此为黎老作画之大忌等等,依据不外乎着色、用笔、用印等达不到他们认为的大师风骨。面对同一批画作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鉴定意见,当地版权主管部门和司法机构将如何仲裁和判决?本报将继续关注。
黎雄才夫人就珠海“假画风波”表态 愿以真品现场打擂辨真伪 (图为珠海博物馆) |
![]() |
![]() |
![]() |
![]() |
![]() |
![]() |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