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扭转文化交流中的“逆差”

时间:2004-12-20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从进入20世纪开始,中外文化的交流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主要是因为自晚清以来的国势衰颓,使文化成为无基之业。20世纪的中国是以引进外国文化为主流,而中国文化对域外的影响则显得非常微弱。虽然,中法文两国互办文化年表面上是在一种对等的状态中展开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但实际上个中的“逆差”却是显而易见。


  法国文化年以“浪漫、创新”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法国传统的、现代的和多元的文化。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启幕后,一系列的法国文化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已经印下了红白蓝的印记。从天上的“轻骑兵”,到地上的“雅尔”,从美术馆的“印象派”;到博物馆的“时尚百年”,如此等等,法国文化年为法国文化在中国的高度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相比较而言,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尽管也有很多的展览,却难以自信地提出一项展览与“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相提并论。“印象派展”自10月10日在北京开幕,在近50天的展出时间里,共售出门票超过30万张,日参观量最高达1.6万人次。在展览即将结束的日子里,通宵达旦的展出安排也是世界美术馆、博物馆展出史上绝无仅有的。显然,这些具体的数字和简单的比较,都说明了文化交流中的“逆差”。


  抽象的文化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具体,人们在考量文化的成就时,经常借助于一些具体的事情为参照。对等的中法文化年,目前来看能够对等的只有埃菲尔铁塔的中国红与正阳门的红白蓝,这是一个在具体的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上,映射代表国家颜色的灯光,是一种技术化的手段,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其他的能够反映出对等的文化成就,如何让人们感受到对等,则是需要反思的。中国普通的上过大学的人可能都能够说出法国的印象派,可是,法国同等学历的人不知能够说出中国的什么派、什么家。可以说是很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确实找不到与雅尔对等的当代国际性的音乐家;另一方面是我们有能够代表国家美术成就的画派,但是,不能为法国人或其他外国人所认识,甚至中国人也不能完全认识。


  认识的问题又是复杂的,简单来说,如果法国的画家在20世纪渴望到中国来留学,并把文人画作为一个终结目标,那么,我们今天就可以提出一个文人画派与印象派对等的问题。印象派是在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初期巨大的西方科技势力的推动下,进入到科技相对弱势的中国人的视野,而我们的绘画却没有进入法国民众视野的可能。面对巨大文化差异背后的近代国力的悬殊,现在谈文化上的对等还为时过早,那么,消除文化交流中的“逆差”更是任重道远。


  显然,国家文化的强大,首先是要有文化,法国是确实有强大的文化积累为支撑。中国文化不能说不强大,可是,有了强大的国家文化如果不能为世界人民所认同,那又会反映出另外的问题。以八大、石涛为代表的清代僧人一派绘画,是中国文人画发展脉络上的重要一支,其艺术地位绝不逊于法国的印象派。这种比较虽然有时感到不太妥当,但又不能不去比较。现实中不要问法国人有多少知道八大、石涛,就是中国除了专业范围内的人可能知道八大、石涛的也是为数不多,这就是中国20世纪美术教育的最大败笔。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的美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结果是通过美育普及了西方艺术。现在将抽象的美育具体化来看今天的现实,就发现我们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疏忽,实在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教育自己的民众了解、尊重自己的文化,那就遑论到国外去推动中国文化。我们总不能洋洋得意于那些令人审美疲劳的红灯笼和狮子舞,而疏忽在一个更高的文化层面上与其他国家来谈文化的对等问题。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为基础,那么,我们在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就难以扭转。


新闻链接:


法国印象派画展27日落幕 观众数突破25万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4/11/27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为期一个月零7天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无疑是今年最激动人心的展览。截至目前,观众总量已突破25万人次,日近7000人次双休日高达1.3万人次的观众络绎不绝地在向往已久的作品前驻足,回眸,惊叹,留言板记录着密密麻麻千回百转的感受。即便这样,各地要求延展的电话还是不停地打来。为此,中国美术馆不得不宣布,11月26日也就是画展结束的前一天,美术馆将从上午9时一直开放到第二天晚上9时,36小时不间断地接待观众。此举,不仅在中国美术馆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各地的美术展览史上也较为罕见。除了法国文化年宣传的大气候之外,是什么原因,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令今天不再寡见短闻的中国人挤破门槛?


  艺术的魅力永远源于艺术本体。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艺术品市场,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再次有力地诠释了这一真理。


  随着艺术品市场政策的放宽和艺术经济经营意识的提升,艺术品流通空前活跃。不出国门,人们也有机会见到罗马的雕塑,希腊的陶器,可以欣赏达利的自画像,可以见到欧洲市场最流行的设计,可以观看美国百老汇歌星的演出,可以把许多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但泥沙俱下的艺术品市场同时酿造了大量的泡沫,混淆视听,遮蔽人们的眼睛。一台号称如何高明的演出原来是二三流的走穴,一幅鼓吹如何品质经典的画作可能是涂鸦,一次标志醒目的展览结果全是边角余料。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增加了选择的经验。艺术教育的积累,养成人们对艺术的向往,也使人们对真正的艺术明察秋毫。当51幅总保价55亿元的法国印象派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漂洋过海走进国门,当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莫里索、巴齐耶、塞尚等大师从光滑的宣传纸上走进真实的生活,除了饱受视觉的震撼,大概已经没有浪费机缘的必要。


  中国人为什么对印象派如此热爱?80多年的交往,沟通了百姓对印象派的认识,并对印象派记忆犹新。


  “印象派”,极其学院化的一个单词,与中国人却有着密切的往来。上个世纪20年代李叔同、徐悲鸿等艺术大师,借助不同途径,初涉法国印象派,开启风气之先。到了30年代,印象派逐渐对中国的绘画、文学等产生广泛印象,并形成一股艺术思潮。有意思的是,50年代印象派再度登陆中国时,被批为腐朽没落艺术逆流。由于政治的干预,印象派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却妇孺皆知。直到八十年代,西方艺术被中国艺术大量借鉴,印象派“卷土重来”,印象派作品在国家级报刊上,在岁末年初传送的贺年卡、明信片上频繁露面。“思想解放,创新精神,追求艺术民主,表现现实生活中阳光灿烂的生活,印象派的这些特质令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一下子就完全接受了印象派。”知名画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说。


  改革开放后虽然相当一部分中国艺术家有机会在法国看到作品,但对普通人来说,持久的向往和猜想已成为集体潜意识,并有兴趣了解印象派。之前虽有莫奈等人的零星作品入境,但不成气候,时至今秋的大规模印象派作品远道而来,总算遂了这一集体的愿望。


  细节,成就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自恃大师作品难得一见,如果不加合理的推介,也难免养在深闺人不知。


  从20元的票价,到专家专场讲座,到开馆时间延迟至晚上9点,甚至到300个小小的导览机,无不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街区的旗杆,展览馆的灯箱,报纸的专栏,“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10个汉字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为了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印制了各种规格的画册,每件作品都有法国艺术史专家撰写的说明,还附有来展画家的介绍。精心的设计,精美的装帧,画册本身成为茶余饭后的享受。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还邀请著名美术史家和评论家作专场讲座,组织外交使节、中小学美术教师等专场讲解。许许多多类似的设计,是细节,但见匠心,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些细节,艺术被走近、懂得和了解,艺术的魅力才可能被参悟。


  要特别提到票价问题。因为它使我们对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肃然起敬。


  考虑到作品负荷的价值,20元、50元、100元甚至更高的票价,观众会咬牙接受,也会趋之若鹜,毕竟所见多为传世之作。但事实上,一张票价仅收20元人民币,学生还可以减半,专业人士和部分职业从业者免票。“我们也曾犹豫是否提高票价,毕竟要增加很多设施和服务,但最后我们决定维持美术馆一贯票价。”中国美术馆此举,实为豪举。经济上损失了几百万,但国家美术馆的定位更加清晰,雅量由此可见。风物长宜放眼量,演出市场、展览市场一些狠吃一顿三年不饿吓跑观众扰乱市场的短视之为大概应该感到汗颜了。(本报记者 刘琼)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