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新农村,如何新气象

时间:2007-4-17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尽管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国际化,可是,农村还是农村,农民还是农民。虽然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有了城市化的景象,农民也进城穿上了工装,然而,与土地厮守在一起的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身份,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农业文化。20世纪50年代之后,农民、农村、农业发生了许多与社会制度相应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三农”的图像表现出了社会的变化。在美术下乡中,在为农业服务中,许多美术家挥汗在田头,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因此,产生了像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等一批农村题材的美术作品,还有像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那样的时代画卷。在这些美术作品中,农民的形象,农民的微笑,无不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所谓的新农村和新气象,吻合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美术创作方面的时代成就。


此后,到改革开放初期,表现农村题材的美术作品一直贯穿着“歌颂”的主旋律,因此,即使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困难时期,那种新农村的新气象中还是充满着微笑,因为支撑着这一微笑的是中国农民特有的忍辱负重的毅力和期待。这一波之后,表现农村的第二波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伴随着“伤痕文艺”而出现了表现农村贫困的伤痕美术作品,其中所揭示的“问题”勾连了人们心中的震撼,这与第一波表现歌颂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不同的是,赞美了与之相反的经过改革开放的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同样是“丰收”这一千古不变的主题,在画面中的寓意却大相径庭。第二波图像的社会意义与第一波相比已经弱化了许多,因为艺术的政治功用在新的时代要求中的降低,正是在艺术还原本体的过程中,本体的力量逐渐在强化。


现在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表现农村的第三波。在历史的基础上,现实中的城乡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重视,社会相应。所以,艺术作品中表现“三农”的好像是越来越多,而各种新农村的采风活动与“农”字头的展览也不断出现。但是,在这些重视社会意义的活动与展览中,实际上并不能表现出新农村的新气象。究其原因,这种配合社会政治的活动与创作,缺少一个艺术家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这种配合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社会所要求的,而是有些人借助于社会政治搞一些活动而已。因为在许多既不是歌颂、也不是揭露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中,艺术家只是借用了题材来表现自我,所以,第一波歌颂中会心的笑容,与第二波揭露中凝重的表情,转变为那种莫名其妙的眦牙咧嘴、木纳呆滞。当然这些作为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把它作为“反映时代的作品,讴歌了新时代的农民”而纳入到具有社会意义的展览中,却显得非常滑稽而可笑——因为我们看不到新农村,更看不到新气象。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