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临摹

时间:2008-2-25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临摹的意义,可能已经无需多言,因为这是一般性的道理,然而,并不因为其道理的普遍性而能够获得广泛的现实意义,相反,临摹的重要性在当下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重要。虽然美术院校中还有临摹的课程,可是,相对于写生,临摹的重要性还是要弱化许多。尽管在许多大博物馆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画家在临摹名作,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的古典,好像是在看古装戏一样,因为它离现实以及现实的要求好像是很远很远。在西方发达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处于边缘化的今天,绘画的技术和对技术的追求,被观念抛到了一边,因此,即使仍然是绘画形态的的当代艺术,具体的色彩、空间、笔触、形式等绘画语言也不是考量的主要指标。所以,在中国,一些当代艺术家在“功成名就”、尤其是获得市场的支持之后,就再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动笔,绘画成了他们设计出来的具有商标的产品,利用助手的工厂化批量生产消解了艺术家对语言的那种精妙的把握,而只有通过动手才能获得的绘画的乐趣也就荡然无存了。


时代的变化,决定了社会对绘画的看法。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以精致的语言和精湛的表现为特色的绘画传统,已经失去了现实中的观众,而人们对于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审美,对于有学养的把握那些精致的语言和精湛的表现,已经失去了耐心。然而,人们没有普遍地失去对它的好感以及应有的敬重,因此,博物馆中依然是人头攒动,这不仅与现实中的艺术主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且也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其根本是,人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怀旧的心态去审视这些博物馆的艺术,而给与当下的艺术以一种全新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博物馆的艺术与现实的艺术之间的全然的不同,绘画的衰微也就难以避免。所以,临摹也就逐渐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依附于教育而扩容的绘画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有人看到的是发展和繁荣,而非衰微。可是,在技术领域中,在精神层面上,当代中国绘画所表现出来的衰微的现象,却是表面繁荣的阴影所在。如果抛开精神问题不谈,技术上的提高,可以有多种手段,临摹即是其中之一。临摹有多种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临摹因人而异,因目标而不同。临摹作为夯实基础的寂寞之道,需要刻苦和耐心,因此,前几代画家将敦煌、永乐宫作为必去的基地,饮风沙,舔冰水,面壁临摹,其意义反映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的成就之中。临摹几乎是进入艺术盛宴的一道前菜,因此,临摹也就成了他们的一种绘画观念。可是,当老师在洞窟中临摹,学生在洞窟外逗狗,因临摹产生的代沟反映到当代绘画的整体面貌之中,不仅是艺术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习艺术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了相应的不同。当下,如果要挽救绘画,重提临摹,重新激发人们对精致的语言和精湛的表现的兴趣,给与刻苦耐劳的传承以应有的尊重,应该是措施之一。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