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遮羞
陈履生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7月8号开幕之后,李象群的作品《堆云 堆雪》因为主体形象像慈禧的裸体,受到了观众的投诉,主办方在其作品的受到投诉的部位添加了一块“遮羞布”。本来这是一属于小范围知晓的事件,那块“遮羞布”在作品上也算是“和谐”与“自然”,一般人不会发现个中的曲折。可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却引起了街谈巷议,这件作品也意外的成了本届双年展中的一个“亮点”,更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寻访者。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艺术家,对于公众,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些切入点。据李象群介绍,这件作品曾经早在2006年10月于北京798展出过,虽然当时还没有做完,展了六天,已经收到了比较好的反映。之后投送双年展,评审也是一路顺风,专家们没有对这件作品提出质疑。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国美术馆与798的不同,所连带的就有对于具体作品的不同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结果。这种通过展览场地的不同来诠释这一事件的看法,难以自圆其说,也不能获得对于这一事件的符合实际的真实的认知。当然,中国美术馆与798在许多方面肯定有很多的不同,首先是,在798,即使观众有意见,到哪里去投诉,哪一家来接受投诉,哪一家来处理投诉,都是一个问号。中国美术馆的公众性强是一个事实,这并不是说公众对于人体艺术不能接受。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历史上盛大规模的“人体艺术大展”20周年,20年前已经证实被公众和社会接受的人体艺术,不可能在20年后出现不能接受的问题,而在双年展上还有其他的表现人体的作品,为何是相安无事?连李象群对此都表示疑问。所以说,这不是问题的根本。 问题主要出在像慈禧的清宫女子(作者已经表明不是塑造的慈禧)的形象触动了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态度,虽然,慈禧在今人眼中的印象很多是负面的,可是,人们还是不愿意看到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历史、对待先人。尽管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质疑历史”,然而处于大众视野中的艺术家的个性化的“质疑”,一旦进入到公众的层面,就必然会受到公众的考量。那么,就有可能会受到“恶搞”、“调侃”、“戏说”的指责。因此,网上有人说,如此下去,有裸体的孔子、秦始皇、武则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一切可想而知。对艺术家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对于公众来说,一切皆有法度。 有位女性主义作家在讨论这一事件时说:“性就是政治,把这个地方遮住也是一种政治。”她还说:“性器官和大脑和手、和脚是一样的平行器官,是艺术表达非常重要的语言,既然用眼睛表达思想,用性器官照样可以表达的。”如此论述有点脱离社会和脱离艺术。无论从社会学和艺术学或其它学问来论,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方面,性器官和眼睛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相比,甚至是不“平行”的。关于“遮羞”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实际上也是比较简单,艺术家为了著作权可以拒绝参加不能让他完整展示作品的展览;如果为了展览而“遮羞”就意味着认同公众和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判断。 |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