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义举为公与公而忘私

时间:2009-6-14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在现代社会中的公与私,不仅是一种觉悟,而是一种责任。责任之于人,见仁见智。尽管在公与私之间各人有各自选择的权利,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现代社会基于法律的制度建设,往往会忽视公德层面上的诸多问题。无疑,即使选择了私利,只要是取之有道,又不侵犯他人,也不会违背道德的原则。不过,社会的道德准则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其高下都会带来尊崇和鄙夷的不同反应。虽然为私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的首先选择,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于有益于社会而将利己的原则置于一边的为公的义举,都会给与崇高的敬意。


就在各拍卖会春拍的拍卖槌声带来诸多高价位的时候,在各美术馆、博物馆因为收藏经费的窘迫而带来收藏工作举步维艰的当下,靳尚谊先生将自己的油画和素描等作品39幅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当这些作品连同他捐赠给其他美术馆的作品一起在中国美术馆集中展示的时候,人们感受到了他义举为公的情怀,同时,也会马上就能联想到拍卖会中刚刚传出的一件作品数以千万的高价位,那眼前展厅中的作品真正是价值连城,不可估量。6月1日,“实者慧——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展”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义举为公所带来的强烈的反响,开幕式上表达敬意的热烈掌声,冲破了此前围绕这场捐赠的有关法律诉讼的阴霾。邹佩珠先生声情并茂的讲话不仅表达了心愿,而且让人们感受到了她为私为公的责任心:为私——作为可染先生的妻子,对可染先生有了完满的交代;为公——作为一位公民,为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积累作出了重要的奉献,让全社会都能够享受到她的奉献。毫无疑问,人们看到这些作品,同样会有联系到市场的无限感叹。


当然,人们也会联想到旷日持久的李可染遗产官司结案后在媒体上不能尘埃落定的种种说法。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现在不管有多么难,最终都有一个了断。而尊重法律应该是法治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家务之所以难断,因为各有各的理,况且对人来说,十个指头有长有短;而对于画家的遗产来说,画有大有小,有横有竖,有优有劣,如此这般,就是难上加难。无疑,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至少可以说明一点的是,全部捐献给了国家,那么,有关私利的诸多说法,即不攻自破。即使有一些在所难免的问题,也不应成为媒体炒作的新闻点,或者成为一个娱乐性的话题。社会的良心不仅要维护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将一个因为历史的原因造成不和谐的事情,填平沟壑,愈合创伤,这些才能对得起令人尊敬的逝者。


作为反映公众利益的媒体,其公的属性,与媒体人的私的权利,也应该在公而忘私的基本诉求中以反映公众的利益为先,应该在法院判决之后看到邹佩珠先生及其子女将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捐献给国家的义举,给于全社会的贡献,看到年已90的邹先生已是风烛残年,应该代表社会给她以一个最基本的回报,这就是舆论上的尊重和支持。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维护尘埃落定,而不是继续扬起尘埃。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