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养鱼”遇到冬天结冰

时间:2009-2-10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北京的艺术园区和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影响是出想象之外的,不仅是一般的被放大,而且各地的误读往往又把它继续放大,尤其是那不可能的示范性被视为样板,东施效颦则成了一种笑话。“艺术园区”就是过去的画家村,一个村是有限的范围,当发展成艺术园区的时候,说明它已经脱离了村的范围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说明它有了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因为其“地下”的特征而被围追堵截,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地下走上前台,北京798的风光以及宋庄的气势,都足以说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北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艺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这种被称之为“放水养鱼”的政策,得力于社会体制的特殊性,所以,即使不在体制内,体制外的艺术家也会享受到体制的幸福。


可是,“放水养鱼”会遇到现实的尴尬。因为艺术专业的无限制的快速增长,各美术院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多,近几年来中国艺术院校的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以万计的数字递增。显然,鱼多了,还要继续放水;继续放水之后,池子就不够大,那么,又要建造新的更大的池子;池子增大了,就会吸引更多的鱼,接下来,还要放水,还要修比此前更大的池子……如此往复,最后有一天,人们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北京的周边的文化园区继宋庄之后,还有赵庄、钱庄、孙庄、李庄……池子一个比一个大,池子中的鱼一个比一个多,北京满大街都是艺术家,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艺术之都。


虽然这是“放水养鱼”政策的推演,但是,决策者实在不清楚现在的鱼之多。而“放水养鱼”又遇到了冬天结冰,一场金融风暴使艺术市场的冬天提前到来,宋庄的艺术家走了一半,空房变多,房租陡降。而那一家建筑面积15亩、展厅面积2千多平方米的美术馆的馆长,一夜之间接到了投资人的通知,停止继续投资,那位身为画家的馆长立马就陷入了困境。由此想到了经济建设中的那些盲目投资和建设,如今也发生在艺术园区的建设之中。可以说,金融风暴给艺术园区的建设以警醒,也给“放水养鱼”的政策以重新思考的机缘。


艺术和产业的发展都应该遵循基本的规律,尤其是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现实。“放水养鱼”的导向性和吸引力,使得北京的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不愿意离开北京,因为北京有池子有水;而外地的毕业生也因为这里有池子有水而游到北京来。那么,艺术在中国的均衡与和谐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当代艺术的潮流中,本来成为艺术家的门槛就在降低,成才的时间也在缩短,可是,“放水养鱼”的政策又给新的艺术家们以现实的机遇,使低者更低,短者更短。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却因此而受到破坏,大家都想做自由的艺术家,其他行业谁来做?像中央美院这样的名牌大学的学生不回自己的原籍,不仅是地方的美术事业因为缺少高水平的人才而影响到提高和发展,也断裂了名牌大学与地方上的联系。实际上,北京的池子大,鱼多,普通的艺术家云集在这里,生活也很艰辛。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