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双年展的特色

时间:2008-7-17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当“双年展”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中国则成了世界上“双年展”最为普及的国家——各地的“双年展”数量之多,是许多发达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人用中国的方式演绎着“双年展”的现实,因此,“双年展”的中国特色就成了一道景观。就“双年展”而言,这个世界上并存着不同的理念,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当然,更有不同的诉求。如果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的话,那就是每两年举办一回展览。当“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没有出现之前,中国的“双年展”一直是以主流之外形态表现出它的另类的特色,“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出现之后,中国的“双年展”格局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又为人们认识“双年展”推出了一个问题重重的新的个案。时至第三届,北京双年展以它一贯的方式表现出大规模的国家级展览的姿态,可是,在学术和展览形态上并没有能够让人们看到这两年之后的新的策展思路,而摆在人们面前的这个展览更不能反映国家形态的展览所应有的国家级的学术形象。


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7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届展览的最明显的特色是“大”,因为这个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参加国最多的一次国际美术大展”,有81个国家的701位艺术家的747件作品参加了展览。如果把这个展览看成是“对全球当代绘画和雕塑艺术面貌的全景式展现”,那么。这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全景式要名副其实地实现却不是这简单的一句评语,相反,“杂”就会成为它的另一特色。品类众多,形态不一,能够说明它的丰富性,然而不能形成一个学术的导向,这种丰富性就会演变为“杂”。本届展览有英国、挪威、墨西哥、蒙古国、国际当代版画5个特展,这是体现“国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这几个国家的特展水平实在一般,首先是国家的选择不能反映国际的主流态势,再是在这大规模的展览中放十余件或数十件作品不能形成规模。其中英国的部分作品曾经出现在2005年4月14日起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英国皇家艺术院院士在中国”之中。而墨西哥的作品,更不能与2006年6月27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20世纪墨西哥艺术展:绘画、建筑、陶艺”相比。


“杂”就非常容易形成“乱”的特色。本届展览之“乱”,相信是每一位参观展都能够感受到,因为其数量之多与中国美术馆9个展厅的空间形成了突出的矛盾,由此,出现了四条屏只能展出其中的两条,手卷不能完全展开,而装置不仅缺少必要的安置和欣赏的空间,有些简直就是乱堆杂放,王怀庆的“山高水长”就是其典型。中国有一句“量入为出”的成语,展览作品选择的“量入为出”应该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如果就中国美术馆的9个展厅的空间来选作品,现在的747件作品,有一半就绰绰有余。可是,因为选择作品与展览布展工作脱节,将选出的如此多数量的作品塞进一个有限的展览空间之中,“乱”则成为必然。展览之“大”并不是由展览作品的数量来决定的,可是,“杂”和“乱”却与数量密切相关。因为此,这个展览也可能是中国美术馆历史上一个展览中分割空间最多的展览。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