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晋元而想到花鸟画、云南画派

时间:2006-11-23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新中国的花鸟画有了不同于前代的发展,因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也赋予花鸟画以特别的期待。所以,花鸟画在时代的要求中,彻底改变了文人的趣味和陈陈相因的习气,朝生活化的方向作了历史性的推展。王晋元(1939-2001)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花鸟画家,1959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响应政府的号召,也是为了自己所钟爱的花鸟画事业,来到了适宜他的花鸟画发展的云之南。20年后,当人们惊奇地看到王晋元表现云南花木和禽鸟的图像时,那种原生态的野趣和朴茂的感觉,不仅让人们耳目一新,而且让人们感受到了新时期花鸟画的突破性发展,这正吻合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的画坛要求反映生活和创新的潮流。王晋元深入西双版纳等地区,看到了过去所没有见到过的花鸟,体会到了热带雨林中的新的花鸟世界的气象,他将他的老师辈中的田世光的花鸟造型、李苦禅的花鸟笔墨和潘天寿、郭味渠表现新题材的方法结合起来,成全了一个王晋元的花鸟画的新世界。如今,斯人已去。王晋元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现代美术史的话题和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而由他所开创的一些花鸟画的新题材以及表现方法,都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教材,他为中国现代花鸟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则彪炳史册。


因为王晋元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45幅作品,“王晋元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10日得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很多人由此想到了这位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市场、享受生活的国画家,而当看到那些还没有受过市场污染的花鸟画作品,人们由衷的敬佩转为对天妒英才的感叹。


看到王晋元的画也很容易联想到“云南画派”。云南这个具有特殊地缘文化的地区,为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美术贡献良多。在20世纪中后期,许多外地画家都竞相到云南采风,以获得一种全然不同于汉地的感受,其中的一些画家在云南更是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和创作的题材,袁运生的机场壁画《泼水节》就是一例。而工作在云南的画家更是得地独厚,生活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云南画派”作为一种现象,不仅出了一批画家,而且形成了一种影响广及海内外的画风。“云南画派”的影响虽大,实际上就是几个人的事情,因此,也能说明人是最重要的。因为时代决定命运,一批从北京最高学府中毕业的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到了云南,他们有着一种戍边的壮怀,更揣有满腔的艺术激情,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而造就了“云南画派”。相形之下,现在是“北漂”的时代,虽然,还是不断有画家到云南或老少边穷地区去讨生活,可是,难以扎下来,也就谈不上生根、开花、结果,更难以奢望建立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画派。显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云南画派”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复制的历史,尽管它在眼前,感觉却很遥远——这个时代变化真快。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