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述评

10/15页 共407

艺术品投资时代的新的认识

时间:2004-7-20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对于中国的艺术市场来说,最近的拍卖业绩确实令人鼓舞,吴昌硕的《花卉十二条屏风》1650万元,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4200万元,20片殷墟甲骨文5200万元,如此等等,不仅是高价迭出,而且拍卖公司的拍卖成交价过亿元,也不再是考量业绩的高点,其中一家公司在一场拍卖中的两件作品就过了亿元。最近,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卖了6930万元,给中国的艺术市场注射了一支兴奋剂,许多人由此看到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美好未来。中国的艺术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好,这是不用怀疑的。可是好到什么程度,是以一种什么样的速度发展,现在都难以预料,因为其中的变数太多。在谈论艺术市场时,人们通常会与西方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比,以此来说明一些问题,而没有看到目前这种比较缺少可比性。但目前的这些高价稍微缩短了一些中西艺术市场价格上的差距,却是值得欣喜的。

  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艺术市场情况,审视之所以能够造就艺术品拍卖市场奇迹的原因,发现其中主要的是因为一些企业将资金转移到艺术市场中来,使艺术品投资成为一种新的投资形式,从而将艺术品市场开拓成为投资市场中的又一重要阵地。企业资金转入到艺术品收藏,标志着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到来。因为,这已经不是个人化的利益表现,而是集团化的利益需求;这也不是个人的有限的资金注入,而是集团的大量资金的涌入,所以,企业转向艺术品投资也带来了市场的重新洗牌而出现新的市场格局。面对这种突然出现的市场景象,人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投资有点像艺术一样富有感性的色彩,许多竞标的企业在举牌的刹那间好像没有考虑到这种投资的增值前景,显然这是投资的大忌。这也容易使人想到那个当年在拍卖会上买天安门红灯笼的企业,因为一时的冲动,因为高价买了红灯笼而使企业破产。

  从许多报道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些大手笔的企业买家之所以一掷千金,几乎异口同声的是为了建造自己的博物馆,这是与以前那种漫无目的、只求轰动效应的投资有所不同。这种投资从目前来看,主要的效益就是改善企业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以另外一种广告形式吸引大众的眼球。最近,一家企业花费十年时间,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从国内外购得70幅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又于7月2日至1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展览,可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而这家企业也是为了建立近现代美术馆。看来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在企业加大艺术品投资之后,会以民营美术馆普遍出现的局面而获得很大的发展。

  企业的艺术投资将带来企业文化的新形象,企业的艺术投资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判断的标准,改变了艺术社会的格局。过去,社会对艺术的判断,在现实中是以公众的接受程度为主,这个接受的程度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艺术准则之内,反映艺术在现实发展中的主流性的审美趣味;而在历史上的判断,则是以学术的积淀反映历史的认可。但是,在艺术品投资时代的今天,这些判断都有可能因为与投资相关的经济问题,而成为一种新的力量主导艺术的判断,这之中难以避免一些市场的因素而影响判断,最终为历史的判断所否定,但是,作品所含的内在的艺术价值始终是影响判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为投资对象的选择,企业不可能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其中可能会夹杂着一定的利益需求,甚至是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喜好。这从投资的角度看,仅仅是企业的最终利益的问题,但从艺术的角度看,却对艺术的现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陆俨少的6930万元的价格,吴冠中的数国巡展,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个案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这些画家的艺术地位的确定,而不仅是左右市场。这无疑也会在艺术规律和社会现实之间产生矛盾。企业投资对象的选择,所形成的市场价格和市场状况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有可能成为艺术多元化的一个方面,并以自己的方式导引艺术的潮流。

  所以,艺术品投资时代也考验着艺术家,面对资金的诱惑和市场的份额,环顾四周同道的价格攀升,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作用会不会影响到创作,或者说会产生正负哪一方面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艺术家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以艺术上的成就接受市场的考验。(图为以5280万元买下20片甲骨的买家)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