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审美偏差的新中装

时间:2018/5/31 9:11:10文章作者:艺术林距离 林明杰

  刚从网上看到一个探讨当代国服的论坛召开,与会嘉宾都身着估计是为论坛特意设计的“国服”——镶着大红袖口和大红衬里的白色长衫。乍看新闻图片,还以为是模仿欧洲十字军的cosplay秀。


  论坛中有个嘉宾发言题目是“关于国服的困惑”。我看这件为国服论坛设计的“国服”非常好地为此困惑举了个例子。

  这些年来,人们开始有兴趣穿“中装”或者“新中装”了。也有称之为“唐装”“汉服”“国服”等等。从中国传统中找回我们自己的服饰的元素,这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还真不容易。

  好事办歪了,就成了笑话。

  譬如曾一度流行对襟唐装,其中有一些设计成闪闪发光的绸缎面子上缀满了团寿纹。有些见识的老人们看了就不禁皱眉:“这不是寿衣吗?”

  还有就是大妈式旗袍,大红大绿的色彩加上粗陋的面料和剪裁,满世界嘚瑟。不久前我还在网上看到某旗袍名人穿得像是地方戏舞台上的媒婆似的。

  近年来最流行的“佛系”,设计师仿佛得了色盲,一概的黑白灰,而且都是肥肥囊囊,身材全无。

  这些难道就是中国传统服饰的精华吗?当我们的审美发生了偏差,如何弘扬传统服饰?

  一些热爱振兴传统服饰的朋友也感到委屈和困惑,不明白他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东西,为什么成了网上的笑话。要知道,文化不管是继承性的还是开拓性的,都是建立在记忆和对比的基础上的。你说你做的是传统服饰,但人们的记忆库敏感地嗅出来:味道不对,气质不对。

  要弘扬传统服饰,一定要潜心研究传统,至少要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有个大致的视觉经验积累过程,把握住传统服饰的审美气质。

  中国服饰发展史源远流长,每朝每代都各具特色,但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同样,欧洲的服饰也如此,从中世纪到今天,虽然变化巨大,但内在却有着相连的血脉和气质。

  我们如何去把握这种气质呢?多看古画不失为一种捷径。尤其是古代人物画。从出土的战国帛画到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我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还会发现我们以前认知上的误区。譬如,我们认为的“佛系”服装,要么是黑白灰的居士服,要么是一片黄澄澄的僧人服。但如果我们多看看唐宋时期的画,就会发现,当时僧人服饰的色彩、纹饰等非常丰富,而且富于变化。做出十字军风格“国服”的设计师,如果看看唐代孙位《高逸图》,就可以明白古代男子服饰的潇洒、流畅、大气、精美。从清代改琦的仕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子服装的流线感、质感以及优雅中的适度性感。也有人诟病改琦仕女图的病态美,但这种两个世纪前的病态美,却与当今欧美时尚T台上的消瘦女模遥相呼应。

  新中装设计不仅要从传统精华中汲取元素,还需要广泛了解当今世界服饰的状况,了解当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性情和需求,进行“升级换代”。在网络时代,大家都见多识广,不好忽悠。

  中装设计师们在学习传统时,还要当心两个误区。一、不要轻易把传统戏中的戏服搬过来,戏服不是古人生活中的服饰,其样式、图案、色彩格外夸张和程式化,搬到生活中穿着会比较搞笑;二、要格外小心从港台古装片中寻找中装素材。这玩意儿太无厘头。

▲ 孙位《高逸图》上海博物馆藏

▲ 改琦《元机诗意图》故宫博物院藏

▲ 改琦《金鼎和美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作者简介

  林明杰

  •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总策划

  • 复旦大学哲学院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

  • 中华艺术宫和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

  •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及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 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

  • 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创始人

  • 出版艺术评论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

  • 艺术微信公众号《艺术林距离》

▲ 林明杰 (摄影: 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