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就能让你家不一样

时间:2018/10/7 9:31:05文章作者:林明杰 艺术林距离

  不久前,一位朋友新办公司,让我去看看,办公空间是否可以点缀一些赏石,还有就是,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比较适合置放哪些赏石。

  我虽然不懂风水,但对于赏石确实略知一二。

  据我看来,办公场所装点赏石,很有必要。

建业里嘉佩乐酒店空间布置的灵璧石

  一则是,赏石不同于其他人为艺术品,或者说,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品。赏石来自洪荒时代,隐隐约约有一种洪荒之力,更能体现其卓尔不群。面对赏石,很多庸常的艺术品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俗不可耐。

  二则是,所谓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赏石自古以来就带有尊崇自然的象征意味,被尊称为供石,作为居室中重要的供赏品。比如,明清两代,赏石在厅堂中的位置就已经相对固定。

沪上”多少家具“赏石展之场景

  至今江南古典园林中,还随处可见这种遗风。

  大抵是厅堂正中的天然几上,供置有赏石(包括云石屏)、瓷瓶等摆设,赏石与瓷瓶经常是分立左右两旁,各有寓意,一则为天工,石头寓意长寿;一则为人工,瓶谐音平,寓意平安。供石成为了厅堂摆设不可或缺的“标配”。

  民国时期赵汝珍的《古玩指南》,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古董收藏宝典,其中在介绍“名石”的时候,就揭示了赏石在古代文人生活之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旧日之社会知识阶级,对于癖石之嗜好极度浓厚,在士夫之消遣几无人不以石为伴友、为对象,如园林必须有石,案头必须有石,室悬绘石之画,架插谈石之书,对于石之罗致无远勿届,对于石之爱护无力不施。”

  确实,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之中,赏石是一大乐事,甚至也是雅俗之别的要义。

  这点值得今人借鉴。尤其是以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为代表的古代“四大名石”,其瘦皱漏透的造型结构,成为了古代赏石标志性的经典样式,历久弥新。

  至少从宋代开始,赏石开始出现在文人的案头。当时赏石主要流行两种形式,一则是“笔格”,一则是“砚屏”,都是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装饰意义。

广西卷纹石、水仙花与汉甓砖、清青花瓷

博古组合(枕石斋作)

  由此开始,赏石被带入了文房器玩场景。这类赏石多见以抽象形态为主的山子,或者是带有缩景意味的砚山。

  当时,木座还没有流行,赏石的安置大多是模仿了盆景的做法,以盆置石,又称“盆石”,如苏东坡将他视作为“稀代之宝”的英石“仇池石”,“汲水埋盆”,“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以产自高丽国的铜盆,埋以自己从山东登州蓬莱阁下滩涂采集的弹子涡石,以水养之,也是一种高级玩法。

江西潦河石家居置景(东阳正石堂)

  盆供赏石的这种做法,至今在日韩东南亚等地区仍很流行。

  不过,它对于赏石的造型和底部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以卧式的山形景观石为宜,底部接触面要大,最好是自然平底。

  其实,自然平底的景观石,是最受赏石者尊崇的题材之一。

  山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人文符号,寓意崇高、坚强、无畏、长寿、隐逸等等。

  而一拳之石,既是山的组成部分,又往往是山的浓缩,不但造型、结构,甚至有的质感、皴理也是非常接近,可以小中见大,所谓“一卷代山”(清代李渔《闲情偶寄》)。

  日本的水石就是以山水景观石为主打。

  再深究一下,古代最早进入室内案几的赏石,就是山形石——砚山,一般认为是五代十国南唐李后主所创制。米芾书法名迹《研山铭》附图“宝晋斋研山”——即李后主灵璧石研山,其中标注有“不假雕琢,浑然天成”、“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等语,可见是一方可以游、可以居的山形石。

  所以,山形石最适合家居和办公场所,具有象征意味。

  比如,进门玄关处可以置一方山形石,背景墙也可以配一幅山水画,寓意开门见山;

灵璧石与绘画相结合之置景

(合肥吴家花园)

  书桌上可以置放一方小型山形石,有的小巧有峰谷起伏的可以做笔架山,带有实用功能,这在明代画家陈老莲等人画笔下尤为多见,一般都是峰峦起伏,自然稳底,寓意有隐逸遁世的意味;

  客厅沙发背后或是办公桌后面,也可以置放山形石;

  墙面则可以挂一幅大理石画屏,以带有山水图纹意象的为妥……

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灵璧石置景之

“背有靠山”(庞飞藏石)

  如果说,观赏石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品,那么天赐神韵,人赋妙意

  人的妙意包括配座、命名、赏析等,其中配座向来是最重要的一环,已故美国“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甚至这样认为:“木座是一个戏剧化的装置,它实际上使石头成为了艺术品。离开了木座,你会感觉石头与艺术是如此的不相像。”

  其实,即使在木座流行的今天,赏石置座也不必受约束。我曾经突发奇想,将一方铭文为“富贵长”的汉砖砚作为石盆,盛以贵州盘江山形瀑布景观石,注以清水,予以演示,效果不错。

贵州盘江石与汉代砖砚置景(枕石斋藏)

  赏石在家居生活中的置景运用,既可以古为今用,也可以推陈出新,比如古代流行的岁朝清供和博古陈设,其实就是一种置景艺术,有许多足资今人借鉴之处。

近代熊松泉等《岁朝清供》

  都市爱石族,大多空间有限,未必都要追求高不可攀的奇石、大石,想象力和艺术构思可以让一些普通的小石块变得有趣味,让自己生活的有限空间生发出别样的大气场。

由赏石、刻竹、清瓷、晋甓等组成的

博古清供(枕石斋藏)

  藏家倪国强有套小品石“组合”令我难忘。

  他从数以百计的戈壁石藏品中精心挑选了二三十方人物、景观象形石,和制座高手秦石轩合作创意,做成近似传统山水画长卷的7组小品。

  我为之命名“逐梦桃花源”。

内蒙戈壁石小品组合“逐梦桃花源”之一(倪国强藏)

  其实,赏石就像是我们都市人的一个世外桃源,其中的风景让人不知有汉,流连忘返。

都市新宠“新四大名石”

黄蜡

  黄蜡石因其表面呈现蜡油状黄色釉彩而得名。

  主要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云南、台湾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硬度在6.5-7.5度之间。

  表面光亮洁润、透明性强,色如黄玉,质如凝脂,纹理柔和。

  总体可分为黄、红、白、黑四大类,和冻石、五彩石等。

云南黄蜡石“罗汉”(招雪芬藏)

  其中黄蜡石最为多见,又有金黄、橙黄、鸡油黄、淡黄等之分,以金黄色为贵。

  根据质地的透明程度和表面光洁油润程度,可以分为冻蜡、胶蜡、晶蜡和细蜡,上品为玉脂光泽

  纹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呈浮雕状纹理图案;另一类为色彩纹理图案,常见有晶体状、网状、猪肉状、珠滴状、荷叶状、流水状等纹理。

西

长江

  长江石在长江沿岸青海、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均有产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四川境内,种类繁多,有图纹石、造型石、色彩石、化石等。

  以图纹石闻名,雄秀相兼,其中水墨石以白灰黑色调产生墨分五色效果,纹理多变,图象丰富;

四川长江芙蓉石“国色天香”(刘昌沛藏)

  芙蓉石石质细腻,色彩多呈赭色、红色等色,图纹流畅线纹构成山川河流、日月争辉、牡丹绽放等图案;清江石色调以红、褐、青、绿为主,题材多见水秀山青、渔舟唱晚、急流险滩、霞光秋色等主题。

  造型石以意象石为主,形体圆融饱满而秀雅端庄。色彩石类较为丰富,具有青、黄、绿、红、紫单色及过渡色,如绿泥石质地细腻,表面光滑,造型、纹理皆备。

大化

  大化石,又名岩滩石、彩玉石,产自广西大化县岩滩附近红水河深水河床中。

  其原岩是约2.6亿年前古生界二叠系的海相沉积硅质岩,摩氏硬度5-7度。其色彩除原岩组成矿物的原生色外,还有在河床中经历千万年的流水中矿物元素、离子致色的结果,俗称为“水镀”。

  大化石色调以红、黄为主,纹样较为丰富,有点状、线状、花草状等。

  加上石质致密、细腻,石肤十分光洁润滑,富有光泽,层理变化有序,色韵自然,纹理清晰而具有韵味。

  有的具有瓷韵,其表面釉质纹理如哥窑碎瓷,高雅隽永。质胜于玉,艳丽富贵。

广西大化石“琼台”(刘建军藏)

戈壁

  戈壁石,又称风砺石,主要产自内蒙古的大漠戈壁,以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地最佳,质地坚硬细密,光滑圆润,有鲜明的通透感。

  几乎七色皆备,并兼有各种复色,又有各种颜色的包浆。

  大多是2-8亿年前火山喷发后的硅质岩,玉质感强,其质地分别为玉髓、玛瑙、石英、碧玉、蛋白石等,其中又以沙漠漆和葡萄玛瑙为贵

内蒙戈壁玛瑙“宝葫芦”(倪国强藏)

  沙漠漆,是戈壁石表面形成了一层类似“亮漆”的石皮,以上好的质地、艳丽的色彩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精美绝伦的感觉,以金黄色为贵

  葡萄玛瑙,通体布满色彩斑斓、大小不一的珠状小球,圆润亮丽,以完整、珠大、质透、色纯、皮润、体大为佳


此文原载于新民晚报品质生活版


作者简介

俞莹

  沪上资深媒体人。业余从事观赏石收藏近三十年,石种涉猎广泛,藏室名枕石斋。自2001年起,曾经连续十七年担任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现为上海市观赏石协会特约顾问,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

  从事赏石文化艺术研究凡二十余年,著述颇丰,尤其是对于古典赏石颇有研究心得。撰著有《奇石赏玩》、《顽石的灵性》、《文房赏玩》、《观赏石投资与收藏》、《奇石》、《观赏石》、《玩石指南》等,主编有《中华古奇石》、《海派赏石大观》等书籍,参与了《中国石谱》的编撰,为主要撰稿人之一。现为观赏石一级鉴评师(首批)、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