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中国艺术的传统

时间:2018/6/30 22:04:15文章作者:林明杰 艺术林距离

  什么才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这是个可以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的话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传统国画的生命在于创造性转化》,讲的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古代艺术家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近日在读程庸所著《瓷耀世界》时,我想到中国艺术传统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说到瓷器,毫无疑问是地地道道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粹。早在战汉,原始青瓷已颇具艺术“范儿”;到了唐宋,更臻高峰,并通过丝绸之路出口西域;至于清朝康雍乾三代,中国瓷器在欧洲贵族中,风靡程度不亚于如今爱马仕、LV之于中国。欧洲直到18世纪初,才刚刚烧制出自己的瓷器。但即使在这样占据垄断性优势的领域,并在其巅峰期,中国古代瓷器都一直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向外来艺术和技术学习。

  《瓷耀世界》中记述:唐长沙窑、邢窑等出口阿拉伯地区,一方面带去了唐代陶瓷的烧造工艺,另一方面吸收了阿拉伯的艺术文化,如菱形图案设计,如模仿阿拉伯的金银器的造型等,使得长沙窑、邢窑器型与纹饰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风范,也洋溢着异域色彩,进而广受阿拉伯地区的欢迎。

  元青花风靡伊斯兰地区,并在当地掀起了模仿风。同时,伊斯兰艺术对元明青花瓷装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元明青花装饰手法借鉴了伊斯兰的细密画技法,而元明青花瓷的釉料“苏麻离青”则来自伊拉克。

  程庸还写道:16世纪以后,欧洲开始大量从中国进口各类商品,其中的瓷器更是重中之重,欧洲人花了一个半世纪模仿中国陶瓷的烧造技术,通过陶瓷这个媒介,中国的大量文化传入欧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很多文化也传入中国,特别是美术方面,给中国近代美术带来变革。

  有证据表明,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确是受了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等距视角和明暗配合的方式营造三维感技巧的影响,并传给了景德镇的画工,进而给中国美术带来变革的因素。朱塞佩·伽斯蒂里奥尼神父,即郎世宁(1688—1768年),是这杰出的代表,清初三朝皇帝皆器重他。同时,他也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督陶官年希尧的朋友和绘画老师。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年希尧将安德烈亚·波佐的《图画和建筑中的透视法》翻成中文,年希尧在前言中写道,“感谢郎世宁的帮助,我现在能够用西方风格描绘中国物体了。”

  掩卷我思,除了瓷器,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还有很多有着对异域艺术和技术的兼容并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原青铜器,据学术界观点,其铸造技术很大可能来源于更早具备青铜技术的西方。著名的战国琉璃珠“蜻蜓眼”,来源于西亚。再如国际拍卖会上的宠物明代黄花梨交椅,交椅古称“胡床”,从这个“胡”字即领略到异域风情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们认为非常纯正传统的古代艺术领域,潜藏着中华民族善于学习的能力和兼容并蓄的胸怀。

  很有意思的是,古代艺术家、手艺人有一种本事把外来技术、材料、艺术形式等学过来之后,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形式,创造出更胜一筹的精彩。譬如青铜文化,安纳托利亚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埃及乃至欧洲都比我国中原地区早,但是中国商周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却是空前绝后的。雍正、乾隆御制珐琅彩瓷、洋彩瓷,虽然采用了外来的彩釉料,但最后做出的作品却完完全全是中国风,而且是风靡世界的中国风。

  这就是中国艺术的传统。

  海纳百川,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海派文化中,而可以说是体现在整部中国古代艺术史中。

▲ 美索不达米亚生产的锡白釉多彩纹壶残件

(阿拉伯陶瓷对中国瓷器外形的模仿)

▲ 伊斯兰白地彩绘釉陶与唐三彩、唐青花

▲ 伊斯兰早期釉陶

▲ 伊斯兰早期釉陶·模仿唐三彩

▲ 蜻蜓眼(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黄花梨交椅(古称“胡床”)

▲ 商周铜敦·失蜡法

作者简介

  林明杰

  •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总策划

  • 复旦大学哲学院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

  • 中华艺术宫和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

  •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及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 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

  • 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创始人

  • 出版艺术评论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

  • 艺术微信公众号《艺术林距离》

▲ 林明杰 (摄影: 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