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头飞

时间:2018/6/30 22:02:33文章作者:林明杰 艺术林距离

  艺术鉴赏家石建邦给画家庞飞策划了个展览,但不是展出画家的画,而是画家收藏的奇石。

  中国画家喜欢奇石不算新闻。宋代的苏东坡、米元章这类石痴,爱石,藏石,画石,写石,还因此升华出一种当时崭新的审美理论,由此载入艺术史。已故海上名画家唐云因爱石玩石,自取斋名“大石斋”。据说大石斋到处堆放着奇石,连楼梯台阶上也是,有“举步维艰”之趣。

  不过,老一辈还是“玩不过”现在的年轻一辈,毕竟当时条件有限,哪能像庞飞现在这样造庭院,置空间,大规模地玩石头。

  庞飞收藏的奇石固然好,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在奇石底座上的新探索。

  石头底座算多大件事?我觉得,这还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件大事。

  石头本是大自然的造物,不能算作艺术品。中国古人选择大自然的石头来作为艺术欣赏,这与西方现当代艺术中以现成品来创作艺术作品,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时间提前了上千年。而石头底座,是中国古人的一大艺术发明:没有它,石头就是个自然界的矿物质;有了它,石头就被赋予了独立的艺术意义。

  对不同造型的石头选择,表达的是选择者不同的艺术观、哲学观、人生观。石头有不同的角度,其造型也在变化,选择符合要求的角度,并将其固定下来,这就是艺术创作。而座子首先起到了固定艺术取向的作用。

  另外,底座造型也很讲究。它至少要起到强化所选石头艺术倾向的作用。最简单的例子是,一块石头长得像条鱼,把底座做成波浪造型就定位住了艺术欣赏的取向。如果石头造型倾向是雄健险峻的,底座也会做得沉稳大气,不可能婀娜玲珑。传统奇石底座经过长期历史积累沉淀,已形成一定的审美倾向和程式。

  近20年来,中国观赏石取材之丰富,堪称前无古人。大量绝美的石种、许多奇妙的造型被人们发掘。但是在审美境界上,却未见得超越古人,甚至有滑落媚俗的倾向。人们一味追求石之形色艳绚、惟妙惟肖,而丧失古人在赏石中对气象、襟怀、哲思、个性的之寄托。这从底座的设计制作上也可见一斑,缺乏艺术构思的粗制滥造比比皆是。这样的赏石,无外乎对自然矿物的欣赏,而非古人借石明志的艺术创作了。

  笔墨当随时代,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国赏石文化当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赏石的底座设计也同样如此。也有很少几个人在致力于探索。如果说著名的赏石底座设计者秦明兴属于精雕细琢的“写实艺术”,庞飞的探索则属于抽象艺术。他以一个画家的身份投身于赏石底座的设计,自然会带入很多当今艺术的视角。他一反传统的精雕细琢,大刀阔斧,营造简捷的几何形底座,甚至保留底座的木材的自然机理和某些“瑕疵”,与奇石形成对衬烘托效果,让赏石更具有了“雕塑”感,显得大气,且有时代感。大刀阔斧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造型、比例、肌理等方面的艺术要求更为严格,对设计者的艺术造诣要求也更高。

  前两年,我看到庞飞的赏石底座,还略嫌粗糙,但现在则益发完善了。我想,庞飞能坚持到现在的成功,得益于他的画家身份。赏石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不必考虑市场,也不必考虑旁人的评价。如果是一般石商,恐怕是坚持不下来的。

  由此可见,艺术创作有时候真的是需要和市场保持一定距离的。没有“自说自画”的坚持,没有“横眉冷对”的勇气,就不会艺术的突破。

  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如果插上新时代艺术的翅膀,会怎样飞翔,值得期待。

▼赏石底座设计者秦明兴的作品


▼建业里佳佩乐酒店“秘密花园”展出画家庞飞收藏并设计底座的赏石

作者简介

  林明杰

  •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总策划

  • 复旦大学哲学院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

  • 中华艺术宫和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委员

  •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及美术书法篆刻摄影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 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 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

  • 克勒门文化沙龙联合创始人

  • 出版艺术评论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

  • 艺术微信公众号《艺术林距离》

▲ 林明杰 (摄影: 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