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关注环境艺术(2)

时间:2002-08-22文章作者:周明杰
中国雕塑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优秀雕塑家的差距在哪里?王明明肯定地回答:“几十年的造型训练使得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一点儿不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雕塑家落后。差距在哪里呢?差距在对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如何通过艺术品与环境对话?”这次雕塑展让更多人关注环境艺术,也给艺术家提出了很多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创造出适合北京人文环境的艺术品?如何在古老又现代的北京创造公共艺术?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来沟通传统与现代?“当然艺术不是工业,不是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的,不是计划出精品就能出精品的。组委会也一再强调不希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突击工程。但是至少众多的雕塑展给我们的北京营造了艺术氛围,显示了北京的开放宽容,首都的艺术含量会越来越厚重,市民的艺术热情会越来越高涨”。国际雕塑展与symposium“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英文比中文多了一个词“symposium”。它的内涵要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每一位雕塑家来北京之前,雕塑艺术展组委会都要求他们带来自己国家的城市公共艺术资料,每天晚上在一间专门准备的办公室里交流。主持每天晚上交流活动的是中央美院的副教授魏小明,他精通四国语言,也是这次雕塑展的艺术总监之一。魏小明向记者介绍了“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深刻内涵。他提醒记者注意“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英文比中文多了一个词———“symposium”。什么意思呢?勉强可以解释为“研讨会”,但是它的内涵要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那时,一些雕塑家开始认识到君主制遗留下来的公共艺术的弊病:首先由规划师做平面设计,然后是建筑师设计房子,最后才是雕塑家在剩余的空地上做雕塑。于是雕塑家问:“我所有的想象空间都被前两个人局限死了,为什么不可以三方面的人从一开始就沟通合作呢?”因此20世纪30年代在奥地利,建筑师、规划师、雕塑家发起了“sym?posium”,他们向政府要一块空地,一起工作3个月到半年,一起创造全新的环境艺术。这个活动很快风靡欧洲,又蔓延到亚洲、美洲……今天,每年夏天全世界有上百个“symposium”。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创作、交流。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城市雕塑。最初提出的说法是“雕塑大赛”,但“竞赛”对艺术家是不公平的,因为艺术不是体育,只要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理解适当表现出来了,就是好的作品,只要是属于艺术家个人风格、独特地域文化的创作都是好作品。1996年,魏小明在天津参与了致力与世界“symposium”接轨的活动。“‘symposium’没有完全对应的中文,我们也许可以把它叫做艺术家的笔会吧。”从1996年开始,包括天津、长春、北京延庆、石家庄,中国一共举办了10次“sympo?sium”。北京是中国的第11次“sym?posium”,也是全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将为2008年的奥运公园留下各国艺术家的精品。“symposium”和公共艺术都需要法律的保障。欧洲在君主制时期雕塑也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直到20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雕塑是公共艺术,要贴近民众,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发达国家,公共艺术已经有了完整的法规:任何一座公共建筑(商场、电影院、住宅、学校等所有向大众开放的公共建筑)的总投资的1%必须用于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地面设计。现在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法律的保障。如果中国公共艺术也能有法律的保障,不仅能规范优秀作品的出现,也是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魏小明认为在北京推介“symposium”别有意义。因为相比欧洲已经成熟定型的都市,北京的规划还只是局部完成了,北京还在日新月异地建设当中,城市公共艺术也在发展变化中。“北京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他的公共艺术可以有反映老北京风情的,也可以有最现代最超前的。作为一个胸襟开阔的都市,北京对艺术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