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9年水墨创作20年回望(二)

时间:文章作者:鲁虹
六由于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及艺术追求都较容易与西方表现主义对接,如强调用笔的自由、个性的表现、情绪的宣泄、意象的造型等,所以,早在80年代中期便有一些艺术家通过借鉴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手法来改造传统水墨画。他们的具体方法是:在尽力保持笔墨及宣纸本性的同时,选用新的艺术符号及画面构成方式,这样,他们就为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找到了一种可行性办法。表现水墨的出现扩大了水墨画的关注及表现范围,为水墨画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批评家离阳认为表现水墨是传统水墨画的致命敌手,从根基上动摇了传统水墨画的立脚点,的确很有见地。(3)一般来说,表现水墨在造型上比较夸张变异,在空间处理上比较自由灵活,在笔墨处理上比较激烈动荡,在题材处理上则较多涉及私密性的内在经验。表现水墨到90年代才形成比较大的气候,例如在1994年、1995年连续推出的《张力与实验》展就推出了一大批很有成就的表现水墨画家。必须指出,虽然表现水墨画家在创作时都很强调线性结构以及线条本身的书法性,但从整体上看,表现水墨画家的作品逐渐显示出了由书法性向书写性转化的倾向。据我了解,在表现水墨画家看来,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与内在情感的抒发,有时降低笔墨的独立品格和超越传统笔墨规范是必须的。比如,一些青年艺术家常用破笔散毫作画,所以他们画面上的线条便具有传统线条所没有的破碎美、含混美、重复美,而且十分自由,毫无造作之感。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已经在使用网状线、秃笔线、方形线以及一些尚难以命名的线纹。他们画中的线条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看来,从书写性入手,水墨画的线条领域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领域,人们不应把传统的笔墨标准当作评价当代水墨画优劣的惟一标准。七以上介绍的表现水墨画家多遵循“水墨为上”的原则,其中有人即便用色,也没有超越“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传统规范。另有一些艺术家则不然。他们从表达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及内在需要出发,在借用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时,承继林风眠先生开创的艺术传统,将色彩大规模地引入了水墨艺术之中。在90年代中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突出成绩的艺术家可谓多多,其中,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的都有。仔细比较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图式来源各不相同,如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敦煌、有的来自西方,风格也完全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解构传统笔墨的表现规范,使水墨与空白构成的特殊关系,转变成了由点、线、面、色构成的新关系。另外,在强调色墨交混的过程中,他们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水墨画的一次性作画方式、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厚重感和力度感。他们的艺术经验告诉我们:色彩大规模进入水墨画,就打破了由宣纸、毛笔、水与墨构成的超稳定结构,从而为水墨画赢得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其意义是深远的。八传统水墨画讲究用笔用墨,但因为墨随笔走,故历来有处处见笔的要求。这也使得传统水墨画一向重视对线条的运用,而忽视对墨块的运用。抽象水墨画家们突出贡献就是:他们虽然也强调对线条的运用,但同时,他们还把墨与笔分离开来,当作一种独立的表现因素与审美因素加以扩大化使用,并大量使用了泼、冲、洗、喷等新的艺术手段。抽象水墨画家的改革为水墨画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支点,他们给广大艺术家巨大的启示性在于:水墨画放弃了笔墨中心的入画标准,将会另有一番表现天地。我们看到:到了90年代中期,活跃于画坛的一批抽象水墨画家已经把上述想法变得更极端。他们充分利用喷、积、破、冲、拓印、撕纸、拼贴、制造肌理等技巧,创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意识的新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强调对力量、速度、张力的表现,强调对主体心境的表达,十分符合现代展场及现代审美的需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抽象画家都彻底抛弃了笔墨,因为有少数抽象水墨画家一直努力把传统笔墨表现在十分抽象的结构中,但他们画面中的笔墨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文人画的“笔情墨趣”,具有极大的表现性,倘若人们依然用传统的艺术标准去看他们的画,肯定会处于失语状态。九水墨画如何进入当代,现在还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水墨画能够完成语言上的重大转换,本身就是具有当代性的表示。受其影响,一些现代水墨画家的作品虽然越来越精致,却日益走上了风格主义的道路,加上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他们的作品也失去了原初的活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代性并不限于风格、语言、形式上的创造,还应当包括思想和精神的价值。具体说,就是要用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文化问题、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把反传统、语言转型以及内在情感的宣泄当作终极目标,而不把社会改革的大背景纳入水墨画改革的大背景,就会进入一种由现代主义“精英”观念筑起的新封闭圈。人们不应当忘记,现代水墨画从兴起之初,便融入了一个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和目标的运动,尽管在进入“后殖民”的国际文化语境中,有现代水墨画家声称他们的艺术是体现民族身份或反“西方中心主义”的边缘性艺术,但这并不能掩饰现代水墨画至今不过是传统水墨画对立话语形态的事实,因此,现代水墨画如果希望具有当代性,还必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进行新的转换,也就是说,它必须努力使具有现代主义特点的个人性、形式性的话语转换为反映当代文化与现实的公共性话语,并体现出现实关怀的价值追求来。我们高兴地注意到,受西方当代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影响,一些现代水墨画家在语言转型取得一定的成功以后,已经开始进入当代文化的探索。而且出现了三种趋势,这就是新状态表现、符号化表现与装置化表现。例如一批以现代都市为创作背景的水墨画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他们的作品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他们以非语言的方式更好地完成了语言转型的工作。与他们的前期作品相比,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他们把注意力对准现代都市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时,已经把描绘的重心从对内心的体验转移到了对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艺术表现上,他们从水墨的材料特点出发,比较注重对生活的“意象性把握”,即不去描写具体的场景和事件,而是强调现代都市的整体文化气氛,透过这种气氛,他们以水墨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个人观点。例如1999年由深圳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进入都市》展就推出了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参展的艺术家用作品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水墨画的写意性(非写实)特点并不影响体现现实的价值。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工作会越做越好。还有一些年轻水墨画家,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已经在采用组合符号的方式提示观念,在具体的作品中,他们反对对象化、反对风格化、反对趣味化、崇尚智性与理性,突出的基本是与大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含义机制。虽然眼下他们的作品在符号的选择和艺术处理上,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艺术影响也不太大,但他们的作品却足以证明:水墨画在利用符号表达观念上是大有可为的。它不仅不比其它艺术种类差,反而更容易体现民族身份。问题是现代水墨画家不仅要掌握水墨画的历史属性,还必须掌握当代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的现代水墨画家比中国当代油画家尚有一定的距离。应该强调一下,利用水墨来做装置的实验,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这些作品都力图从当下文化中去寻找问题,进而探讨水墨的更大发展前景。(4)但作者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将水墨画的概念扩大到了水墨艺术这一概念。在后一种概念里,水墨可以理解成民族身份、民族仪式的象征,至于水墨能否进入当代文化,显然不是要“写”还是要“做”的问题,而是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其到底有没有前途,我们可以拭目以待。2000年11月于深圳东湖注:①特指传统文人画。②特指由徐悲鸿等人创立的水墨艺术样式。解放后,由于官方艺术机构以及学院教育的大力提倡,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传统。③见《当代中国画的类型》(离阳)载于《江苏画刊》(本文载于《中国当代美术图鉴》水墨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