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上一页
下一页
1/1页 共0

顾文霞与苏州刺绣的往事

时间:2009-5-1 17:18:41文章作者:沈伟东
2007年,苏州刺绣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的顾文霞,与苏州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娥英被遴选为这一绝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因工作关系,笔者曾多次陪同顾文霞参观考察,彼此很熟悉,谈话也比较多。获得她的允许后,笔者采访并整理成了顾文霞与苏绣的故事——顾文霞1931年3月21日出生在苏州西郊的一个“家家有绣绷,户户飞针线”的水乡古镇木凟。她酷爱痴迷刺绣,她所绣的小猫,生灵活脱、栩栩如生。由于顾文霞等一批苏绣艺人所作出的努力,使苏绣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获得了“东方明珠”的国际声誉。可是,正当顾文霞用尽心力投入苏绣艺术创作时,“文革”中因为批判“猫论”,致使她绣猫也成了一大罪名。顾文霞说:“苏绣的作品,多数是绣的花鸟鱼虫,到了那个年代一律被斥之为‘封资修’;更为滑稽的是,当时我们称苏联是‘苏修’,有人就将我们‘苏绣’与‘苏修’挂上号联系了起来,我的‘苏绣猫’也就被扣上了‘修正主义’的大帽子。”1969年3月轻工部指名要顾文霞担任中国援外工艺美术小组组长,派她出国传艺1年。由于她这个刚任所长几个月的绣花女工是“走资派”,有人就写信到轻工部告状。后来,是周总理亲自过问,问题才得以解决。当顾文霞迎来拨乱反正的年代,并于1978年10月担任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兼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总工艺师,在后面的30年里,她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笔者谨记述三则,以飨读者。叶圣陶先生的十四诗韵顾文霞无限感慨地说:“‘文革’前,叶圣陶先生赠送给我一幅他所赋的十四诗韵,这是我保存的一件珍宝,可是在‘文革’中却已散失不知了去向。”当我好奇地问及这首诗韵时,她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叶圣陶“猫蝶诗韵”的一段佳话。叶圣陶是苏州人,他对于家乡的昆曲、评弹、园林、刺绣等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非常喜爱。“文革”前,他曾多次来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参观,每次来都由顾文霞陪同。1962年1月18日,顾文霞陪着叶圣陶参观后来到会客室。这天叶老显得很兴奋,欣然挥毫在嘉宾簿上写下了“国艺之花”的题词。看到年近古稀的叶老这般关心苏绣艺术,顾文霞非常激动。为表示对老人的谢意,顾文霞准备送一幅绣品给叶老。但按照当时的规定,所里的绣品是不能送人的。于是,顾文霞就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绣了一幅《猫蝶图》。她绣“猫蝶”,其意有三:一是“猫蝶”的谐音是“耄耋”,即“高寿”;二是这一年恰好是叶老69岁,苏州人做寿有做9不做10的习俗,赠送《猫蝶图》就是祝贺叶老70寿诞;三是顾文霞爱好绣猫,赠送《猫蝶图》就是要以自己最好的刺绣艺术敬献给叶老。《猫蝶图》绣好后,她辗转拜托叶至诚带给他的父亲。在京的叶老收到《猫蝶图》后,甚为喜爱,欣赏之余挥笔写道:“顾文霞同志以所绣猫蝶图见贻,精妙非凡,受之欣然,题十四韵为酬。”其诗全文是:“小猫仰蝴蝶,定睛微侧首;侧首何所思,良难猜之透。未必食指动,馋涎流出口;未必如庄生,蝶我皆乌有。猜之亦奚为,但赏针法秀。小品状二物,恍睹春睛昼;制作者谁欤,文霞传顾绣。投邮远见贻,受之感意厚。文霞擅此艺,勤习始自幼;功到二美兼,灵心并妙手。往常涉重洋,神技当众奏;观者咸惊叹,丝绘倾刻就。声誉驰异域,荣光宁独受。精进愿无涯,以为文霞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顾文霞重新成为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负责人,紧张的工作之余,她又想起了叶老的这首诗,她很想重绣《猫蝶图》,并加绣叶老的这首十四诗韵,它们有机会成为相得益彰的艺术品。只是已经散失的十四诗韵,成了她心间的一大遗憾。1983年,叶至善恰巧来到苏绣研究所参观。顾文霞在陪同时,特别讲起了叶老的十四诗韵散失一事。叶至善告诉顾文霞:“父亲这首诗韵家里还能找到,我回去后寻出来马上寄给你。”不久,她果然收到了叶至善从北京寄来的附有叶老十四诗韵的挂号件。于是,一幅《猫蝶图》加叶老的十四诗韵的绝妙绣品诞生了。现在,顾文霞每每看到这幅苏绣精品,就会怀念起叶老,想起老人对她的关心和鼓励。赵朴初先生的题词顾文霞与赵朴老很熟悉,从1983年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起,每年除了在政协全会上见到赵朴老外,还经常去他的家里叙谈。每每这时,他们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气氛也甚为活跃。在我这次采访她时,她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一次我向赵朴老汇报筹建苏绣博物馆事,他听得很仔细,还不时地询问,这时工作人员进来报告说:‘外面已有几批客人在等着会见。’谁知赵朴老说‘让他们等等吧!’当看到我有所不安的神情,他就示意我不必顾虑:‘他们都是北京本地的,不要紧的。’”与顾文霞继续交谈筹建苏绣博物馆事宜。1978年,顾文霞有感于国家新的气象,萌生了邀请著名画家合作一幅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型国画。为此,她拜访了以画金鱼名扬沪上的凌虚,请他代表苏绣研究所邀请全国的著名画家合作一幅国画,然后用苏绣再创造作为艺术珍品推向市场。经过凌虚先生的奔波征约,一幅由王个簃、朱屺瞻、唐云、程十发、李苦禅、肖淑芳、黄胄、关山月、陈大羽、张辛稼、徐绍青、张继馨等12位画坛大家通力合作的国画终于如愿完成。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挥毫书写了“针度名家笔,人分造化工”的题词。顾文霞随即携带着这幅鼎力佳作赶赴北京。经拨通赵朴初家的电话,赵朴老在电话里对顾文霞说:“再过1小时我就要会见日本友人了,你就赶快来吧。”令顾文霞感动的是,当她急匆匆地赶到赵朴老的家里时,见老人已磨好墨、握着笔在等候她了。看到展示在桌上的画作,赵朴老赞不绝口。他沉思了一会,在画的左上方,写下了“春回大地”4个苍劲的大字。顾文霞回苏州后,亲自挑选了10余名绣娘,历时10个月,一幅采用散套、齐针、接针等多种针法的《春回大地》巨幅精品终于诞生了。就是这幅绣品,在1979年3月香港举办的中国丝绸制品和服装展览会上,引起了轰动,市场反映非常好。1984年,顾文霞从所长和江苏省工艺美术总工艺师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次年,她筹建苏绣艺术专业博物馆的心愿得到了批准,并于1986年正式挂牌成立。如今这块挂在世界文化遗产“环绣山庄”门口的“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牌子上的题字,是由赵朴老书写的。顾文霞还记忆犹新,一次她对赵朴老说起她将筹建“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时,赵朴老竟然喜形于色地说:“你建博物馆,我就题写馆名。”这样,赵朴老的题字也就如约得到了。为感谢赵朴老的支持,顾文霞于1990年安排了两位绣娘用近1年时间精心绣了一幅赵朴老肖像。当这幅肖像送到赵朴老手中时,老人捧着反复端详,高兴得眉开眼笑。在一旁的赵朴老夫人陈邦织看到“赵朴老”时,连声说:“像,真像!”目睹赵朴老夫妇这般高兴的样子,顾文霞感到非常欣慰。美国总统的邀请1979年1月2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飞抵美国华盛顿,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领导人首次对美国的访问。期间,邓小平将一幅双面绣《小猫》赠送给了美国总统卡特。双面绣《小猫》这幅神奇的艺术作品征服了卡特,他渴望着到中国实地看一看令他倾倒的“小猫”究竟是怎么绣出来的?同时,他要表示自己对顾文霞的深切谢意。1981年8月底9月初,美国总统卡特夫妇应邀首访中国,其中苏州是他参观访问的城市之一。在苏州,卡特在本已很紧张的日程之外,提出一定要去苏州刺绣研究所,其他访问只好取消。9月1日上午,卡特如愿以偿地来到苏州刺绣研究所。这天,齐耳短发的顾文霞,按照外事活动要求,提前来到花木扶疏、环境清静的场地上,等候着远道而来的客人。那天,卡特在刺绣研究所刚下车,一看到站在面前接待他的正是顾文霞时,如老友重逢般握着顾文霞的手说:“邓小平送给我的绣品是最珍贵的礼物,我一直想来亲眼看一看是怎么绣出来的,今天,我的这个愿望可是实现了。”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顾文霞先是陪同到车间里参观。看到绣娘们用那一只只纤嫩灵巧的手,在绣绷上来回不停地飞舞,看得卡特夫妇真是眼花缭乱;在参观琳琅满目的刺绣产品陈列室时,卡特夫妇面对色彩斑斓、流光溢彩的刺绣产品,不由得伫立凝神观赏。与卡特同来的女儿,更是活跃地边好奇地参观,边不住地详细询问,被深深地沉醉在这艺术的天地里。当她看到顾文霞奉出双面绣的围巾赠送给他们时,她竟然当场从装帧的盒子里拿出来围了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临别时,卡特总统余兴未尽,他对顾文霞说:“我还要再来,也希望你到美国来举办苏绣展览。”这句话顾文霞以为是客气话,并未放在心上。但顾文霞在2005年真的收到了离任总统卡特的信函,盛情邀请她到美国去办苏绣艺术精品的展览会,地点就在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卡特总统的图书馆。他将顾文霞前去办展览作为一件盛事,特别在邀请函上写着:“我坚信,此次活动一定会使参观者大开眼界。”顾文霞深深感受到卡特信守诺言的邀请,但遗憾的是,她因为患病不宜远行。无奈只好精选了她和徒弟余福臻的31幅刺绣精品,由余福臻代表自己前往美国。卡特图书馆为这次展览确定为“手牵手,两位苏绣大师作品展览会”。他们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说明书和参观券,参观券的封面印有张大千的《仕女图》绣作,背面还印有卡特的亲笔签名。2005年2月19日展览开幕后,已是八十高龄的卡特两次前往现场,不住地赞叹道:“这是绝技,只有中国有。”对于顾文霞不能亲自赴美,卡特认为这是一件不完美的盛事,为此,他先后寄给顾文霞两封亲笔签名信,热情洋溢地写道:“苏州刺绣为世界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非常感谢您与美国人民一起分享精美绝伦的作品。”卡特又写道:“您的作品美丽迷人。我们坚信在您的指导和督促下,苏绣这种中国传统工艺将会由一代一代的刺绣人才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