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上一页
下一页
1/1页 共0

艺术雕塑扮靓京城

时间:2002-09-08文章作者:路艳霞
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于9月7日在北京国际雕塑园开幕。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从炎热的盛夏开始到凉爽的初秋,国际雕塑园上演的精彩画面从未间断过:7月27日,中外雕塑家开始了点石成金的“序曲”,这就是国际雕塑展开凿仪式;8月中旬左右,开大荒、打大型的热闹场面已经过去,开始进入艺术家本人进行精雕细刻的新阶段,同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已接近尾声;从8月25日开始,除了现场的45件作品外,还有80件左右的金属不锈钢、铸铜和各种材料的作品分别在异地加工后,陆续运到公园里安装。雕塑展中,除了有138件雕塑作品在现场的集中展示外,还包括各具特色的方案展、全国少年儿童雕塑设计比赛、“雕塑在城市生活中”主题摄影展以及北京雕塑艺术文献展。除此之外,相对于这五个展览,还有一次雕塑研讨活动,雕塑家、园林师、规划师、建筑家将围绕城市雕塑,探讨当今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当今城市雕塑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也是中国当代雕塑家能真正走向世界,中国雕塑能够真正推向世界的一次良机。北京城雕步入繁荣时期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雕塑开始借鉴和学习法国和前苏联的模式,这种模式便是西方写实主义的创作模式,不仅如此,艺术家们已经开始学习西方成功的雕塑经验和创作。中国雕塑走到了90年代以后,艺术家们走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摸索、探索、学习和借鉴的阶段。到了90年代中期,中青年雕塑家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揉进去自己的艺术认识,开始形成了一些有个性的创作。1995年至今,中国的城市雕塑活动步入繁荣时期,一方面有传统的展览方式像全国大型美展等大型美术活动,另一方面还有艺术家个体或者群体带有实验性、探索性、观念性的展览活动。同时,中国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掀起了城市雕塑另一种形式,在威海、天津、长春、杭州、石家庄、桂林、北京等地,雕塑公园模式的雕塑活动展开。这种形式使艺术家们能客观地发挥他们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作品能有相对理想的归宿,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必经过层层审定,就能直接与大众见面。对大众来说,他们与雕塑没有隔阂,他们可以直接面对、直接享受、直接评判。在继中国城市雕塑得到迅猛发展之后,公园模式的雕塑展示活动,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作阶段。与此同时,通过多年的探索,艺术家们越来越认同,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城市雕塑毫无疑问是公共艺术里最能体现时代精神、文化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公众的理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放在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的可视形象使每个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而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就是在以上这些大背景下,以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成就的一次雕塑活动。它也是对中国近20年来城市雕塑的发展以及近五年来雕塑公园模式雕塑活动的一次总结。据悉,奥运会举办前,类似的雕塑活动北京还将举办两次。艺术总监谈突破和佳作此次雕塑展艺术总监胥建国说,与以往的雕塑活动相比,北京国际雕塑展规模最大,首先参加人数是最多的,共有来自34个国家的130多位艺术家。其次,作品也是最多的,有138件作品。再次,使用的材料也是最多的,除了石材以外,增加了许多类型的金属材料。与以往不同,此次雕塑展有大量的雕塑家比较侧重于对材质本身的揭示和理解,而这恰恰是现代雕塑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过去,材质本身只是为了模仿另一个形态,而在现代雕塑中,则运用材质本身来反映精神。这次雕塑展,有用材质来模仿另一种材质的,也有的作品材质很粗犷,仅仅是把材质本身的美感揭示出来。像美国雕塑家莫里雷斯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材质以及现代雕塑家对材质的理解、对材料美的展示。此外,还有几件雕塑也为胥建国所看好。他认为,《风竹》展示了艺术家多年的艺术追求,揭示了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采用的材料非常挺拔。《钢琴》展现了艺术家对音乐的喜爱和对音乐的理解,艺术地反映了像贝多芬那种伟大的音乐家饱满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的动态:那种冲动、那种对理想的追求、那种奋斗的情绪,与人物相对应的是钢琴的曲线也随着音乐的韵律在不断跳跃。《旋》的作者有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理解,并融入了西方的最新创作理念。《旋》实际上是三个人体的连接。当三个人体相互连接之后,所创造的造型就显得非常有气魄,非常有力度,也非常现代,该作不仅仅是写实的人物样式,通过三个人物的结合,在对空间的制约上、对自然的反射上,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中外艺术家发生“碰撞”在北京国际雕塑园,除了现场的艰辛打制之外,艺术家的“碰撞”每天都在发生,这种碰撞源于大家对雕塑、对艺术共同的热爱。墨西哥雕塑家杰威尔说到和中国艺术家的交往,自豪极了,他和中国雕塑家王洪亮先生、魏小明教授都有过深入交流,他们在一起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探讨墨西哥石雕艺术,他们甚至还有同样的希望:把大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集合起来,进行展示,以期给新世纪的艺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杰威尔认为,从古老文化和有分量的文化出发,一种新形式的原始主义就能产生。杰威尔与中国雕塑家的探讨非常热烈,他们认为,世界雕塑家都是在学习欧洲的雕塑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容易看到欧洲大师的痕迹,而这当然是很不够的,因此他们确信在经过细致的探讨与研究之后,一种新的有表现力而且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将诞生。对中国雕塑家钱斯华来说,国外雕塑家的“动手”给他留下了难忘印象,在国内,因为劳动力便宜,制作阶段靠工人帮忙的更多些。因为动手能力强,国外雕塑家并不只是完全按照小稿,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进行再创作,此时有新的想法会不断融入到作品中,这对中国雕塑家有很高的提示效果。城市雕塑在中国目前情势看好,对于雕塑家来说投标、设计机会很多,但因为存在赶时间等外在原因,艺术家看重设计,而对制作精致上往往有所忽略,对材料的把握也不是很重视。有人说,国外雕塑家是在和石材对话,而中国雕塑家只是把石材当作运用的材料而已。钱斯华说,对此他也认同,实际上,在和国外雕塑家的不断接触和探讨中,他觉得,最关键的是要给石材以生命,而不仅仅是敲掉它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