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摘:

上一页
下一页
1/1页 共0

拷问雕塑

时间:2006-10-2 23:31:57文章作者:严长元
北京的城市雕塑应该向何处去?2008年奥运会,中国北京将给世界呈现怎样的城市艺术景观?人们不禁为这些问题担忧,9月15日至17日在京召开的“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国际研讨会”,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在由全国城雕委、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办的本次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在“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这一主题下,从雕塑与城市建设、当代美国公共艺术的文化取向、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精神等角度进行了研讨,介绍了公共艺术的当代前沿发展,为北京奥运会景观规划献计献策,取得了丰硕成果。雕塑与奥运文化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不仅在主场馆建立了12个巨大的古代雕塑塑像,而且赛事活动直接安排在古罗马遗址里,使传统雕塑和现代建筑能够交相辉映,罗马众多的古代雕塑有机地融合到奥运会的空间之中,传统的雕塑资源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强调对自己本土文化的复兴,他们在建筑壁画和雕塑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不仅展示了壁画和雕塑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也将壁画之都、雕塑之都名扬四方……雕塑与奥运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表现。2008奥组委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将雕塑与奥运的关系总结为4种模式,即利用传统雕塑资源,集中建设雕塑公园,结合营建城市景观,及以新思路建设奥运场馆雕塑。“二战”后,很多国家把奥运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一部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联系起来,形成了奥运雕塑发展的新模式。他认为,北京奥运雕塑的建设思路,要从“人文奥运”的理念,对应奥运雕塑主题的选择;在奥运雕塑的风格建构上,体现时代性和多元化视角;在表现方式的突破上,要尝试新科技、新材料;在雕塑本体自身价值的实现上,强调文化意义的高度;突出民族性,对应国际诉求;可持续建设观念,进行有序建设等。百年奥运史,也是奥运文化发展史。赵萌认为,奥运发展真正的动力是不断的创新,创新是奥运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2008年奥运会工作的一部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牵动人心。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黄艳、北京市政府建筑艺术顾问宣祥鎏、全国城市雕刻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段喜臣等分别讲话。北京市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及城市雕塑方案征集工作实施的相关情况。自2005年11月起,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园林局、第29届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等,共同组织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及城市雕塑方案征集工作。北京奥运公共艺术-环境设施暨城市雕塑设计方案百日展于今年6月6日举办。76天时间,环境设施征集到整体设计方案2518件,107天征集到雕塑方案2800件,展览期间共接待参观团体30批次,观众30000余人,收到建设性意见千余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奥运契机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指出了“公共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公共空间、公众欣赏和公权主导。他说,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有共同的基因,即奥运文化可以带动公共艺术的繁荣,而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奥运文化体现和倡导奥运理念。“国内对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我认为非常模糊,真正的公共艺术,我认为是代表了当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强调的艺术向生活的回归。民主、互动、开放、参与、综合、整体、实践、多元这16个字可以说代表了当代公共艺术一个文化的阐释。”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是在对美国主要城市公共艺术连续两年考察的基础上作此发言的。他认为,如果跟欧洲公共艺术比较,美国在公共艺术法规层次和整体运作上更健全。公共艺术政策的支持、严密的组织机构、专门资金保障等,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公共艺术分很多层面,如联邦一级由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公共服务署负责统筹,州郡和市都有艺术委员会。这几年有一个趋向,那就是社区、社团、基金会和个人赞助等等几乎现在成为美国公共艺术建设的主流。当代公共艺术打破很多界限,建筑、景观、雕塑甚至园林等等,在今天的美国其内涵已经延展到诗歌、表演、演艺甚至艺术节。1984年,洛杉矶借奥运会举办之机,用艺术装点城市,后来出台公共艺术政策。1987年,芝加哥市撤消《倾斜的弧》事件催生公共艺术的复审细则。美国联邦政府公共艺术百分比项目委员会委员罗伯特·曼斯菲尔德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百分百项目的情况:1963年,美国政府第一次提出了每一个联邦赞助的建筑成本的0.05%用于公共艺术。这是百分比项目的发端。它是通过联邦政府进行管理的,该项目有法律加以保障,对版权管理也有明文规定;对于申请者有选择标准,并确定了最终期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公共艺术法规的推动应该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专家们呼吁,应利用奥运机遇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法规建设。北京奥运,值得期待北京市人文奥运基地执行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梳理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公共艺术、现代景观艺术的关系,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发掘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精神,北京城市景观设计要代表中国风格、中国风骨、中国特色,但又要在对世界的观照下完成。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云岗认为,公共艺术在中国发生、发展非常短暂,但是不等于说公共艺术的文化积淀在中国是空白,中国人自古就有着欣赏、观览大自然秀美山川的美学境界和审美经验。我们奥运会公共艺术或说是中国的公共艺术,应该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奥运应尊重中国城市的历史遗产、城市的性格,尊重一座城市的市民风俗和城市的自然环境。要创造而不是移植,兼容并包,体现国际化和多元化。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景观设计的征集工作的加拿大艺术家伯纳德·荷西说,奥运会与艺术都能促使不同文化间人们的了解。要摒弃差异,找到最纯粹的快乐,找到对美的表达。国际动态艺术组织(KAO)主席拉尔方索介绍了动态艺术的情况。来自瑞士的职业雕塑家比亚特·克林穆勒,介绍了瑞士在过去100年中公共艺术的发展。北京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轩规划设计所吴宜夏介绍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重点景观设计及公共艺术方面的计划。曹春生、钱绍武、殷双喜、许正龙、全惠民等来自艺术院校和雕塑界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建议。奥运带给一个城市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我们期待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留下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