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名家

上一页
1/10页 共257

“哲匠”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王采

时间:2019/7/4 文章来源:哲匠文化

  王采,男,1952年生,安徽黟县人,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之子,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

  其作品取采于民间题材,典雅大方,受父亲影响甚深。作品在国外多次展出均受到好评,清丽、俊逸、明朗、自然的陶瓷人物画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汲取传统墨趣下,力求在表现形式上求得创新的突破,以形成自己作品的个性特征。

  50年代出生的王采,几乎每一个历史重要时期都赶上了:“上小学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好不容易上了中学,又上山下乡去了。”直到28岁,王采考上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才真的走上了工艺美术这条路。

  其族爷爷王大凡是清末“珠山八友”的一员,“很小的时候见过爷爷,他老年的时候有点儿齐白石的味道,留着长胡须,拿着个烟斗,很有艺术家的味道。”

王大凡 禹王治水图 粉彩瓷板

  清末时期,“珠山八友”把文人画搬上了陶瓷艺术上,将诗书画赋印在瓷器上,这一创举将景德镇的艺术瓷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王采的父亲王锡良,便传承了王大凡的画风,以清末陶瓷文化精髓之粉彩为嗜。

  王采回忆,爷爷对父亲的教导是有别于景德镇传统的传艺方式的。在景德镇,一直都是师傅画什么,徒弟就画什么,这样的方式,至今仍在民间作坊受用。不过王大凡却不这么教育王锡良。对弟子,王大凡的要求是:“我不要你学我的,但你要把基本功学好。”

王锡良 粉彩《庐山写生系列》六条屏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想要做一批瓷器运往前苏联展览,于是就派出中央美术院校的学生到景德镇,与当地的艺术家一起搞创作。王锡良是其中的合作者之一。就是在跟院校老师们同吃住的日子里,王锡良学到了西洋画的素描、写生等技艺。从那以后,王锡良就常带着王采外出写生。

王锡良 粉彩《陆羽品茶图》瓷板

  写生,不同于照搬画册的画工,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你需要选择呈现什么,还要想着如何呈现,画面的层次要如何安排。这样的写生很疲惫。不过,在过程中,父亲也总是会对王采指点一二。

  1980年从院校毕业后,王采被分配到厂里技术科。从一个本科大学生走向一个陶艺工匠的路,不太容易。一开始,王采觉得吃力,厂里讲效益,要求画胚的速度,完不成,就得加班。

  那段时间,让王采明白了一个道理:工艺美术,工艺和美术是对半开的。只有技艺牢固了,才能走得更远。当然,王采认为要成为一个工艺美术大师,做一辈子的匠人,那是不可能的。“美术走到后面,需要的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思想,没有思想,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大师。”

  现在有个误区,好像搞美术都是一些成绩不怎么好。实际上,他们是理解错误的。当然,你来学艺糊口,维持家庭生活,那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大师,那是不可能的。

  艺术这个东西,越到后面越要文化,越要修养。你如果没有好的文化修养,你就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家,永远只能是个画匠。有时间别人叫我带徒弟,说我家孩子读书不行啊,跟你学艺啦。我听到这句话,我很生气。这好像有意贬低我们,好像我们学习成绩也不好。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到了这把年纪就知道,艺术实际上是很艰辛的,它不是画看图说话这样的东西,它是要表达一个思想、一个意境。艺术家,必须要把好的东西、美的东西,呈现给别人。很多不搞艺术的人,它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好比如,我现在画的一些东西,都是很静的,为什么要画很静的东西啊?那就是因为现在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闹,大家都很浮躁。所以尽量画一些安静的东西,让看着的人心能静下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