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356页 共10660

芜湖铁画传承人储金霞初心不改 促进铁画艺术发展

时间:2017/7/21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


  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三百余年来,芜湖铁画以“巧夺万代所未有”而堪称“中华一绝”。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众多的铁画艺人为之倾注了毕生精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铁画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储金霞就是其中一位。她说:“铁画,是我的一生钟爱。”

  15岁师从父亲,入门锤了3年煤炭

  “在我们这行,女铁匠很少。”采访伊始,刚落座的储金霞便笑意盈盈,娓娓道出了自己的入门之路。用她的话来说,自己与铁画结下不解之缘,源于一个“必然加偶然”。

  储金霞出自铁画世家,父亲储炎庆堪称铁画大师,在铁画方面颇有造诣。“我父亲没有儿子,思想也比较开明,对于自己的技艺并没有‘传男不传女’的想法。”尽管当时身处豆蔻年华的储金霞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要么做老师,要么搞文艺”,但是仍然未能拗过家庭中权威发声的父亲,最终迈进了铁画的门槛。

  回想起初入铁画行当的心情,储金霞表示“一开始很抵触”。她没有想到,父亲让她学的第一课竟然是锤煤炭和拉风箱。她十分委屈,而父亲的解释则是这些不起眼的杂活能够磨练人的意志。“他说,铁画是个吃苦的行当,如果这个都坚持不了就不要学铁画。”就这样,储金霞一连做了3年的辅助工作。3年里,她帮着师兄打炭拉风箱,也亲见了铁画从无到有、从铁到花的过程,慢慢接受了铁画。兴趣渐浓之后,储金霞铆劲苦学铁画,几年后,其做的小品不仅得到了父亲的褒奖,也燃起了她苦心钻研铁画的激情。

  不断完善完美打造,一幅精品10年磨出

  “我从事铁画50多年,可以说铁画给我带来了酸甜苦辣。”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到沉稳自身的大师,储金霞的成长与人生历练可谓与铁画密不可分。

  在世人眼里,芜湖铁画以国画为基础,被誉为“中华一绝”乃至“世界一绝”。但在储金霞眼里,铁画更多意味着她一生的追求与独特的魅力。

  储金霞的工作室里,摆着她的许多铁画作品,有苍劲的迎客松、静谧的松竹兰,也有奔腾的骏马、鲜活的大对虾……在众多作品中,储金霞格外中意的是一幅名为《鸡趣图》的作品。画面展现的是:丝瓜架下,一只大公鸡正掀着翅膀张着大嘴,全神贯注地盯着头顶丝瓜叶上的小天牛,天牛意识到危险,绷紧神经,随时准备飞走逃生。整个画面透着一种让人驻足围观的现场感。

  为了表现这个精彩的瞬间,储金霞采用了中国画中小写意的技法,让整幅铁画看起来精致而不失洒脱,活泼又不失内敛。储金霞说,这幅画她2002年就开始做了,但第一次制作这幅画时,与最终的成品有很大的差异。此后时间里,她静心潜思,反复修改。观察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郊外农家的放养鸡群,野外枝叶上的飞虫小鸟……经过十年的沉淀,2012年,这幅《鸡趣图》一经展出,便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金奖。

  延续父亲艺术生命,迎客松修了22天

  2002年,储金霞接到一个任务:对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巨幅铁画《迎客松》进行全方位维修。那是她父亲当年的作品。

  顶着企业改制、初起炉灶的压力,尽管面对着技术力量疏散、资金和设备都力有不逮的困难,储金霞还是咬牙把任务抗了下来。但是到达北京看到作品后,她还是傻眼了。一方面,大会堂那边提出的“修旧如旧、原汁原味、耳目一新”的维修要求相当之严苛,另一方面则是对整幅对作品无从下手的茫然,这些都让储金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看作品看了一个礼拜,不知道拆卸从哪里着手。”经过苦思冥想,储金霞从作品完工的最后一步下手,耗时22天终于将《迎客松》拆卸下来。随后,维修复原的过程同样困难重重,仅预定毛毡,储金霞和她的团队一天就要打上百余通电话,好在储金霞和师傅们的“精诚所至”,最终迎来了困难迎刃而解的“金石为开”。

  这段充满了艰辛的往事,如今却成为储金霞“难忘美好的回忆”。她说:“维修《迎客松》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我是在延续父亲的艺术生命,与父亲对话;另外一方面,这个任务也是政府对我的信任,做好它我责无旁贷。”

  初心不改匠心不变促进铁画艺术发展

  采访中,储金霞对铁画的市场和未来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今,包括其女儿在内的家族成员中已有多位加入了“储氏铁画军”,芜湖多所高校也抛来橄榄枝,与储金霞合作,开设铁画相关专业,培养年轻匠才。对于铁画的传承和发展,储金霞始终不遗余力地去推动。

  对于“匠人”的称谓,她认为“匠人是一个褒奖,代表大家对匠人专业性的高度评价”。回首铁画市场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发展,她提出观点:“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铁画的发展离不开有序的市场。”

  除了客观存在的市场环境,铁画的传承与发展亦离不开代代匠人的妙手匠心。在储金霞看来,一个手艺人的“匠心”离不开三心的联合打造——责任心、苦心、恒心。“没有责任心,就失去了向前推动的力量;没有苦心,就不会深入钻研;没有恒心,就不会坚持。”犹如铁画从下料到整型完工的一系列锻造过程,一名优秀的铁画大师,也需要在时光里自我打磨,完成自我的匠心坚守与技艺沉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