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356页 共10660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2017-2018之鲍玉梅

时间:2018/10/1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意在总结、梳理中国紫砂艺术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与崭新魅力,同时在当下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瞻仰未来新的面貌。在项目的行进过程中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与精进,同时提供一个交流与解读的全新艺术角度。

  此项目包含《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书籍与“薪火相传:行进中的中国紫砂艺术”学术邀请展两部分。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一书以紫砂艺术家为叙述单元,全景梳理和再现本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发展与繁荣全貌,忠实、客观地记录中国紫砂艺术领域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情况,清晰地体现中国紫砂艺术传承发展的蓬勃状态。 力求以学术为标杆,以紫砂艺术家为基本叙述单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再现2017-2018年度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貌,力求客观、公证,以年鉴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实实在在的中国紫砂艺术的工具书。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

  第六十一期推荐紫砂艺术家:鲍玉梅


艺术家鲍玉梅

  一、艺术家简介

  鲍玉梅(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68年生于宜兴丁蜀陶艺世家,1984年进宜兴方圆紫砂工艺一厂学习制壶技术。1990年因个人勤奋努力及聪慧悟性等优异条件的叠合积累下,跨进了宜兴方圆紫砂工艺厂研究所,1992年被厂部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艺术”,其间得到了张守智、王建中、李正安等教授的悉心传授,经考试以优异成绩结业。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古韵壶 泥料:朱泥 容量:280cc 创作年代:2013年

  2010年和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名誉会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何家英老师联袂合作,由何家英老师雕刻书画;2011年、2015年二次和韩美林老师合作,设计和制作了《天书壶》系列;2015年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交流活动并现场制作示范,曾赴台湾、马来西亚、英国、阿联酋参加紫砂交流活动;作品多次在全国评比中荣获金、银、铜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多件作品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收藏。2014年9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鲍玉美紫砂作品集》,由鲍玉美著;2017年12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读壶抟砂》紫砂传统器研习书集,由鲍玉美著。

  从事紫砂制壶三十多年来,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奋刻苦、好学的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制作作品简练大方、灵秀大度,被收藏家公认为实力派制壶名家。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金瓯壶 泥料:紫泥 容量:400cc 创作年代:1992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尽藏壶 泥料:紫泥调段砂 容量:500cc 创作年代:2002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聚宝葫芦 泥料:紫泥 容量:300cc 创作年代:2007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神韵壶 泥料:紫泥 容量:260cc 创作年代:2012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万象更新壶 泥料:紫泥调段砂 容量:400cc 创作年代:2004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星宇壶 泥料:紫泥铺砂 容量:400cc 创作年代:2007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瑶台会壶 泥料:朱泥 容量:280cc 创作年代:2009年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圆珠壶 泥料:紫泥 容量:300cc 创作年代:2012年

  二、艺术家理论著述

  气之动物有神 物之感人生韵

  ——关于“乐在其中壶”的“乐感”塑造

  鲍玉梅

  一件品位高的紫砂壶艺作品,一定是茶文化中极为适用的一件优秀的茶饮器,其设计理念与造型形态一定是表里如一,不仅外表灵致、结构美观秀气,具备一目了然的欣赏之处,更有气韵生动的内涵蕴藉其中,需在慢慢品味中才能渐渐感悟到。对于光素圆器而言,首先得具备简练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的线韵美,具备丰腴饱满、骨肉亭匀的轮廓美,同时还融入多种文化元素和美学理念,使内外兼修,能“气之动物有神,物之感人生韵”。

  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中,可融入各种题材的文化元素,包罗万象各有千秋,如古陶文化、青铜文化、祥瑞文化乃至民俗、宗教、音乐、舞蹈文化等。正是紫砂壶艺可以集陶文化、茶文化、诗词、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艺术于一体,才使它成为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东方艺术瑰宝。“乐在其中壶”(见图1)吸纳了表征幸福吉祥的“快乐”元素和表征天地之和的“音乐”元素,并融入壶的造型形态中,又通过“乐(le)感”和“乐(yue)感”的塑造,使形之气、意之韵在“生”中“动”,又在“动”中“生”。


艺术家鲍玉梅作品 乐在其中壶 泥料:黑料 容量:300cc 创作年代:2007年

  “乐在其中壶”的造型特征

  该器采用传统光素圆器制作工艺成型,通体色泽浑厚,沉稳朴雅,如玉质般温润。壶身形态如微扁的球体,圆润饱满,充满张力。壶身下设圈足、上设曲柔过渡的圆楞颈口,与嵌盖吻合贴切,结合紧凑。从正面图观察,圈足的竖直线与壶颈的横曲线上下呼应刚柔并济。升展的壶嘴直而短,精悍有劲。环把乘势,曲中充满柔韧,显得大度豪迈。壶钮为浑圆桥式,钮中间的“桥顶”增设“结”的过渡,使得钮如从“两岸”对接汇合而成。嘴根、把上端与壶身的衔接过渡自然,不见“折”的棱角,线条在曲的“柔滑”中舒缓平稳地运行。同样,钮的两脚与盖面也在流畅中完成交接。在环绕颈口的部位与钮顶“圈结”部位,分别以铺砂的装饰手段予以点缀。紫玉、金砂,相互映衬;珠光、宝气,相映生辉,也让“乐感”的主题意境凸显。

  整器把几何曲线作为造型的轮廓线,构成造型形体,又以弧线、抛物线、自由曲线与直线交替运用,构成既有对比变化、又有整体统一谐调的造型效果。在审美欣赏过程中,能给人产生柔和流畅、起伏灵动、饱满圆润等视觉印象,从而让心灵受到滋润,心情得以愉悦,“乐在其中”的感受也就逐渐生成,浸润其中,其乐无穷。

  “乐在其中壶”的快乐之感

  怎么使人感到幸福、快乐,顺其自然、顺心合意、色彩鲜艳、色调和谐乃至美味的佳肴、美丽的服饰、美好的祝愿、如意的图案、吉祥的标式等,都能使人感到幸福、愉快、欢乐。“乐在其中壶”的钮顶珠粒隐现、珠光闪烁的“结”,谐音“吉”,是将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中吉祥理念的一个“符号”融入壶艺造型,有“鸿运当头”之意,也是该器塑造快乐之感的一个切入点、一个凝聚点。

  传统吉祥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祝福与祈盼等。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吉祥理念,使人能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融入吉祥理念,一是为了能体现出一种“美感”,二是为了能表达某种美好的观念意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反映了至善至美的本质,传统吉祥理念的实质是以营造吉兆环境为宗旨,以美的造型和装饰来寄托祈求吉利祥瑞的心愿,其功能和寓意涉及纳吉、祝福、求平安等。它符合大众的心理趁向,也是它存在并让人“愉悦快乐”的源泉。紫砂壶艺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传统吉祥理念在作品中的反映可谓多姿多彩。其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谐音”、“寓意”和“符号”等手段来完成,如以鱼、金鱼表示“年年有余(鱼)”、“金玉(金鱼)满堂”,以松竹梅借喻“岁寒三友”,以云纹代指“如意”、圈结代指“吉祥”等。“乐在其中壶”顶端中央的“钮结”,如日中天,除调以金砂,还在端面饰以“谷粒”,五谷丰登、繁荣兴旺,珠玑晶莹、金光璀璨等吉祥氛围缭绕,洪福齐天绵延不断,助推了“快乐之感”的营造。“乐在其中”,此为一“乐”也。

  “乐在其中壶”的音乐之感

  “乐在其中壶”的线律始终贯穿着柔和之美,自嘴至钮至把左右顾盼,蜿蜒流畅,自底至肩至口盖上下滑移,灵动起伏,音符节律如高山流水,婉转悠扬,如阳春白雪,幽雅清丽。

  音乐,在中国文化中与美感联系最为紧密。早在远古时期,“乐”就与原始仪式“礼”连在一起,到了封建社会,宗教祭祀、朝廷仪式、宫廷活动等,更是“无礼不乐”,连帝王在每顿饭食时,都有音乐歌舞相随。

  音乐诉诸听觉,不可见而可感,直接打动情感,瞬间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被神秘化。《荀子?劝学》中有“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乐,除了乐音的神秘,还在于依乐而舞的仪式舞蹈的神秘,舞能使人在模仿对象时变为对象,舞的节奏也能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人在“仪礼”的乐舞中,能达到与神秘力量的互渗而重获信心与神力,感受到人、神的互渗。因此,乐是仪礼的灵魂,乐亦即“礼”,而“仪礼之和”首先就表现为音乐之和,正如《礼记?乐记》所言:“乐者,天地之和也。”通过音乐的和谐可以表现天地的和谐,其所代表的是完全理性化了的天人合一关系。

  “音乐”发展到今天,原先“礼仪”的内涵和功能已得到极大的扩展,不仅在重大祭祀、盛大庆典、庄重仪式中适用,并走下神圣的礼坛殿堂,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抚慰人的灵魂,缓释紧张的心绪,使人忘却疲劳烦恼。一首优美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体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体力得到适当的调整。音乐还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唤起人与人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心灵的契合,得到美妙无比的情感愉悦的享受。

  “乐在其中壶”的音乐之感,首先可以从壶身线条与轮廓的婉约流畅、曲折起伏中表现出来,二是可以从其具体形象的揣摩中体验出来。从正面看,犹如一位丰姿绰约的美女,壶钮如冠饰珍珠宝石的发髻,壶肩颈似华丽高贵的霓裳霞帔,一手抵腰,一手轻抬抛甩,仿佛是一位九天仙女在轻歌曼舞,一曲天籁之音在吉祥和谐的天地间回响。此乃“乐在其中”之二乐也。

  “乐在其中壶”的生动气韵

  “气”与“韵”,是衡量一件紫砂壶艺作品有无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中国美感的主体构成是“五官”整合的,从原始到周代的朝廷美学体系,又经春秋战国“心、气”扩充和秦汉的整合,中国美学形成了“心气五官”的审美主体构成,从而使中国的美感成为心气五官对审美对象进行全面欣赏的美感,也是中国人宇宙观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大千世界的变化都由气的有规律的变化所致,钟嵘《诗品序》称之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这也决定了紫砂壶艺创作与鉴赏中对“气韵生动”的审美要求有了极高的准则和规范,紫砂壶的造型形态是物貌本身,紫砂壶的艺术美感来自决定物貌生机的宇宙之气。

  气,原为哲学范畴,古人把气视为天地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基,作为人来说,气既是人的自然生命存在的本源,又和人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韵,本指音乐的声韵,引申为音节形式的和谐。在品藻人物时,可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个性风度和生活情调,即人格美所体现的清虚玄远的情感风格,与个性独有的才情、智慧、风度直接相连。在紫砂壶艺创作领域,气、韵作为衡量作品成败优劣审美品鉴的一个尺度,如把一把壶视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这件生命力旺盛的壶艺作品整体所呈现的一种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审美意味和情感力量,即是气与韵高度融合后产生的审美结果。“乐在其中壶”的线条运用注重蜿蜒柔和,节奏组合注重婉转起伏,轮廓形态注重和润饱满,又将表征幸福吉祥物貌的“快乐之感”与表征天地之和礼乐愉悦的“音乐之感”,巧妙地融入物貌形态中,构成作品内在的富有生气的美感力量,它既包含着与吉祥相通的情感格调之美,又包含着与音乐相通的节奏韵律之美,并使两者合成一种可观视、可触摸却又难以言传的内在精神之美。“乐在其中壶”将乐(le)之感和乐(yue)之感赋予壶的物貌,并贯注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理念,从而使整器气生韵动,产生出能感应得到的一种“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艺术美感。

  结语

  紫砂壶的造型形态设计和结构制作,与审美鉴赏的评判标准密切相关。一件优秀的壶艺作品,是生命的律动和个体才情智慧的高度统一,是主体与客体、内在意蕴与外观物貌的高度交融。“乐在其中壶”注重了作品物貌的形式美,更注重情感格调与节奏韵律之气、之韵的提炼,使得其中之“乐”,既可在形态上直观感受,又可在精神上愉悦享受,从而提升了该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2013年发表于《中国陶瓷工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