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上一页
1/356页 共10660

建盏工艺师徐小华 一心只为高品质

时间:2018/4/21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现在谈及建盏,大伙都知道它,并能向朋友介绍一二。但在2010年以前,了解的人并不多,仅限瓷器玩家圈子内或零星分布于建阳的几个作坊里。 

  早在二十多年前,大众对建窑建盏的认知不多时,徐小华就接触大量的建盏完整瓷器、标本,在那个建窑知识匮乏的年代,能够大量接触特色标本,并对其做深入的学习,是如今的建窑学者心向往之之事,对于早期宋代建盏的收藏,可以接触许多珍稀釉面,这类存世量极少的特殊釉面,往往出现后不久就会被收藏家收藏,难于面世。

  建窑瓷器收藏圈与其它瓷器的收藏不同,由于宋代之后,建窑断烧八百余年,学术素材可研究的空间较少,这给当地的“土专家”有了极大的成长空间。徐小华就是其中的一名,正因为接触了众多不同的釉面、器型、特色标本,关于建窑所产的无论是早期作品、出土的区域又或者是现在极为少见的釉面,徐小华都能一一说道。大约在90年代后期,徐小华开始对当地称为“破碗”的建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将其收藏于家中,对特色的标本、釉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奠定了他扎实的功底。

  而做为研究宋代文化经典之作——“建窑建窑烧制技艺”,在2011年5月23日才戴上那姗姗来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冠。而早在2010年以前,徐小华就师从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前辈,如今的建窑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大师许家有,学习建窑的烧制技艺。

  如果没有大量的建窑瓷器、标本的阅历,没有扎实的鉴定功底,又或者是没有长期的接触,也不会对当时无人问津的建盏烧制感兴趣。源于内心对事物的追求,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开启了他从事恢复建盏烧制的道路,同时也是收藏多年建盏的感悟,宋代建盏出土后就备受收藏家喜爱,由建阳出发分散于全球各地,想再见一面就难了。而恢复烧制当代建盏,它将可以做为文化使者,代表杰出的宋代文化及家乡建阳,散播至海内外。

  师从许家有,开始了对建盏的了解更为深入,由之前的器型、釉面、环境的认知转向对釉面的形成、气氛的控制、釉面对饮茶的影响等方向,他也从多维度完善他对建盏的知识体系。

  2010年学成归来后在当地的大潭古玩城设立他的工作室,并命名为“井池建盏“工作室,取自建窑的两大区域,后井、池中,这是从事宋代建盏收藏的人特有的情怀。经过多年努力的研究与付出,取得极大的突破,作品得到市场及广大爱好者的追捧,并于2015年扩建工作室,将工作室搬迁至建盏烧制的集中区域。建阳城郊的白茶布,提高研发、生产、制作的综合能力。

  心怀心造瓷器文化使者的情怀,也带着他对深厚的建盏认知,创作了多款经典特色釉面,其中的两款特色作品,一款名为“火云邪神”的作品,夺得“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的荣誉。

  新作,“火云邪神”延续了传统的基因,泛着紫粉色的光芒,与前作不同之处在于,其晶体如同绽放的火焰,在单调的黑釉瓷器上,略施粉黛,紫光粉红与黑底交相辉映,每颗晶体的内部边缘产生霓红色泽,源于原产地建阳当地的矿物质,在高温下产生的。中国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彩虹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建阳所产的矿物质,在徐小华的练就下形成这一独特而又色彩斑斓的瓷器。

  “紫陌红尘随风去,笑语嫣然入梦来”。紫嫣之作,盏之外部与内部通体泛着紫粉色的光芒,带着建盏经典的兔毫斑纹,如同披着五彩缤纷的兔毛,在阳光下,转到盏体,随着光线折射的变化,会闪着七彩的色泽。

  如今,他正实践内心的情怀,带着新创作的作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荣获多项奖项,也正是他的积极参与文化交流,被评为“2017年中国企业品牌杰出人物”并受邀担任“福建收藏协会建窑建盏收藏委员会”副会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